苏幕遮·送春 文
赏海棠花妖诗 文注赏
海棠何事忽摧隤?
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海棠何事忽摧隤?
今日繁花为底开?
隤:通“颓”。
底:何。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北堂:母亲的代称,已见于小说前面薛宝钗给林黛玉的诗。
寿考,长寿,“考”是老的意思。
一阳旋复:冬至阴极阳回。
占先梅,说海棠比梅花抢先了一步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海棠何事忽摧隤?
今日繁花为底开?
应是北堂增寿考,一阳旋复占先梅。
《红楼梦》八十回以后为续补文字,非曹雪芹所作。
《赏海棠花妖诗》出自第九十四回,共有三首。
这首《赏海棠花妖诗·海棠何事忽摧隤》就是其中之一,为贾宝玉所作。
小说中,怡红院里的海棠本来枯萎了几棵,忽然冬日开花,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
贾宝玉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
八十回之前,曹雪芹让海棠在晴雯死时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
这里,续书者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那样能够死而复生,这也是一种象征,它与原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后来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坚持“按迹循踪”的曹雪芹是不同的。
续书者在小说中宁可“失真”,也要顽强地表现自己维护传统制度和这个大家庭利益的主观愿望。
贾母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
”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
其实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
别人还可以,连贾宝玉也写得如此笨拙,毫无诗意,这与小说前面的描写是不符合的。
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者,在这里却成了一个善于说好话、能迎合长辈心理的孝子,这种转变也很惊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文
青玉案·丝丝香篆浓于雾 文注赏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香篆:香上刻有记时间的篆文。
此处言燃着后的香篆,散出比雾还浓的烟。
莲幕:亦作“莲花幕”。
唐韩偓《寄湖南从事》诗:“莲花幕下风流客,试与温存遣逐情。
”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鳞瞑羽迷:这句的意思是鱼雁瞑迷,不能为我传书,思念之情向谁诉说呢?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丝丝香篆浓于雾,织就绿阴红雨。
乳燕飞来傍莲幕,杨花欲雪,梨云如梦,又是清明暮。
屏山遮断相思路,子规啼到无声处。
鳞瞑羽迷谁与诉。
好段东风,好轮明月,尽教封侯误。
此词抒写闺中怀人之情。
上片写景。
香篆雾浓,“织就绿阴红雨”。
燕傍莲幕,杨花似雪,梨云如梦,清明即将过去。
下片写春闺怀人。
鱼雁鲜通,此情谁诉?
辜负了春风明月,大好时光。
于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想感情,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全词委婉缠绵,秾艳多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