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波上清风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上片先以工笔绘景: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

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干,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夜空中的一叶轻舟。

江波、清风、明月、画船,这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并举,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却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之感。

“人归后”三字含蕴丰厚,既点明行人,又暗示送者独留,从而引出下文对居者的描写。

“渐消残酒”翻进一层,写临行前,置酒饯别,双方筵席间缱绻叮咛、依依难舍之情,一并涵盖内。

“凭栏久”紧承“渐消残酒”,“独自”应上“人归后”。

这几句写的是这位女郎兀自一人,夜幕中凭栏伫立,不忍离去,她对行人的无限钟情,她的满怀思绪,不言自明。

  下片写“独自凭栏”的思绪。

对于恋人,短暂的分离已足可消魂,何况年年分别,岁岁离恨,而这回又归期难凭呢!

这两句,好似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她从当前的离别进而回想起昔日多少次的“聚散匆匆”,其中包含着无数的辛酸与忧虑、期待与不安,容纳了多少实际的生活内容!

她凝神冥想,思绪翻腾,而时间如奔逝的流水从她身边悄悄掠过。

  猛然,远处的芜城传来隐隐的更鼓声,原来夜已很深,回首遥望,向时的津渡一片沉寂,只有残月映射下的两行疏柳、几缕淡烟,依稀可辨。

芜城,扬州别称。

南朝宋竟陵王刘诞作乱,城邑荒芜,遂称芜城。

鲍照写过著名的《芜城赋》,其后,芜城常被用来寄慨。

煞拍三句,以景结情,言止而意无尽。

“重回首”遥接“人归后”,“芜城漏”暗合“凭栏久”,全篇浑然一体,妙合无垠。

  朱熹曾将魏夫人与李清照并提,说是“本朝妇人能文者,唯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清人陈焯亦云:“魏夫人词笔颇有超迈处,虽非易安之敌,亦未易才也。

”从这些评价中,足见此词作者艺术功力之高。

此词借景色之映托以言情,具深婉流美之致,显示了作者不凡的艺术才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武陵春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小院无人帘半卷,独自倚阑时。

宽尽春来金缕衣。

憔悴有谁知。

玉人近日书来少,应是怨来迟。

梦里长安早晚归。

和泪立斜晖。

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溪山掩映斜阳里。

楼台影动鸳鸯起。

隔岸两三家。

出墙红杏花。

绿杨堤下路。

早晚溪边去。

三见柳绵飞。

离人犹未归。

卷珠帘·记得来时春未暮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记得来时春未暮,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东君空把奴分付。

  上片首句以“记得”引入回忆,“春未暮”点明时间。

以下二句,摄取典型的动作细节,描绘了一个富于情趣的生活场景。

这两句写的是:当海棠花开放的时候,少女进入了幸福的热恋,她和恋人“执手攀花”,歌笑逗闹,情投意合。

这两句将人与花结合来写,沾带晨露的娇艳海棠,深情脉脉的纯洁女郎,交相辉映,浑化为一。

“暗卜”两句写出了天真无邪的少女对纯真的爱情和幸福,怀着赤诚的祈望和热烈的追求。

她暗自想象自己怀春初恋前景,乃至痴情地希望海棠能给以启示,寻到开蒂花,赢得爱神的庇护满意而归。

“暗卜春心”句表现少女初恋时的微妙的心理:“争寻双朵争先去”,写少女与情人心心相印,争先去寻并蒂双花以证他们的爱情美满久长。

  下片情绪顿转,女主人公倾诉爱情生活的不幸和委曲。

过片三句,直吐胸臆,说情人不知为何负心,轻易毁约,辜负了自己一片痴情,令人一腔幽恨,欲诉无门。

“多情”是对情人的俗称,宋元俗语,词曲中屡见。

两个“轻”字,既是对对方的诘责,又是对命运的控诉,种种复杂的感情凝铸成这几句率直、外露、一泻无余的“分诉”。

煞拍二句,归结到少女对花伤心,自悲感情虚掷,与开端几句呼应。

东君,司春之神。

付,发落之意。

时至暮春,少女只得到当初与负心人嬉游徘徊的花下暗暗地落泪,因为海棠是她爱情悲剧的见证,海棠最了解她的痴情,也看清了薄幸人的负心。

当时,她曾“共花语”,此时无人“分诉”,只可向海棠倾洒悲泪,表明心迹了。

她埋怨春之神把她打发到这海棠花下的爱情圈子里,颇具无理之妙。

  此词结构上采用了今昔对比的形式,词的上片描写热烈的恋情,下片词意、情绪急转而下,倾诉了抒情女主人公对爱情横遭不幸而触发的悲苦与绝望,以及对薄幸男子的不满和诘责。

这种结构,勾画出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由对幸福的追求、向往、期盼转向对于不幸命运的怨恨、悲伤、懊悔这一心路历程,有力地渲染出佳人薄命的主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卷珠帘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记得来时春未暮。

执手攀花,袖染花梢露。

暗卜春心共花语。

争寻双朵争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负。

轻拆轻离,欲向谁分诉。

泪湿海棠花枝处。

东君空把奴分付。

系裙腰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灯花耿耿漏迟迟。

人别后、夜凉时。

西风潇洒梦初回。

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

锦屏绣幌与秋期。

肠欲断、泪偷垂。

月明还到小窗西。

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

菩萨蛮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红楼斜倚连溪曲。

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

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

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

菱歌月下归。

江城子(春恨)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别郎容易见郎难。

几何般。

懒临鸾。

憔悴容仪,陡觉缕衣宽。

门外红梅将谢也,谁信道、不曾看。

晓妆楼上望长安。

怯轻寒。

莫凭阑。

嫌怕东风,吹恨上眉端。

为报归期须及早,休误妾、一春闲。

菩萨蛮

作者: 魏夫人 朝代: 宋代

东风已绿瀛洲草。

画楼帘卷清霜晓。

清绝比湖梅。

花开未满枝。

长天音信断。

又见南归雁。

何处是离愁。

长安明月楼。

123 共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