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斜月)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已送清歌归去后。

东南楼上人声悄。

冷落尤临弦上调。

欢意少。

空将万感收残照。

窗外剑光初出鞘。

斜窥梦断人年少。

未到盖棺心未了。

尘虑扰。

双眸竟入扶桑晓。

水龙吟(方外述怀)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五城中锁奇书,世间睡里无人唤。

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

能驻光阴,解留颜鬓,引君霄汉。

便西归、休梦华胥国□,约无限、烟霞伴。

谁是采真高士,幻中寻取元非幻。

时人不为,玉峰三秀,尘缘难断。

莫说英雄,万端愁绪,夕阳孤馆。

到流年过尽,韶华去了,起浮生叹。

渔家傲(中秋月)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三月为光今夜半。

一年人爱今回满。

莫放笙歌容易散。

须同玩。

姮娥解笑人无伴。

抱尽金精来碧汉。

醉吟莫作寻常看。

已过中天欢未断。

还同叹。

时情已向明朝换。

渔家傲(秋月)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人在月中霄汉远。

仙槎乘得秋风便。

寒信已归砧上练。

衣未翦。

疏窗空引相思怨。

须信婵娟尤有恋。

轻飞叶上清光转。

寒菊枝头笼婉变。

人初宴。

新妆更学铅华浅。

宴琼林·红紫趁春阑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红紫趁春阑,独万簇琼英,尤未开罢。

问谁共、绿幄宴群真,皓雪肌肤相亚。

华堂路,小桥边,向晴阴一架。

为香清、把作寒梅看,喜风来偏惹。

莫笑因缘,见景跨春空,荣称亭榭。

助巧笑、晓妆如画,有花钿堪借。

新醅泛、寒冰几点,拚今日、醉尤飞斝。

翠罗帏中,卧蟾光碎,何须待还舍。

蝶恋花·忽破黄昏还太素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忽破黄昏还太素。

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

江上分明星汉路。

金银闪闪神仙府。

影卧清光随我舞。

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

今月亭亭曾照古。

古人问月今何处。

渔家傲(冬月)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风入金波凝不住。

玉楼间倚谁飞举。

霜艳雪光来竞素。

分辨处。

独垂馀意窥庭户。

强薄罗衣催玉步。

美人为我当尊舞。

醉到春来能几度。

愁今古。

月华不去年华去。

蝶恋花(劝酒致语)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适来已陈十二短章,辄歌三五盛景。

累累清韵,尚渐梁上之飞尘;

抑抑佳宾,须作乡中之醉客。

同乐当勤于今夕,相从或系于他年。

更赋幽情,再声佳咏。

万籁无声天地静。

清抱朱弦,不愧丹霄镜。

照到林梢风有信。

抬头疑是梅花领。

万感只应闲对景。

独倚危栏,扰扰人初定。

吟不尽中愁不尽。

溪山千古沈沈影。

蝶恋花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杳杳晴虚寒漫漫。

放下尘劳,相共游银汉。

便入醉乡休浩叹。

神仙只在云门馆。

饮兴偏宜流水畔。

时有红蕖,落在黄金盏。

鹭未忘机移别岸。

画船更上前汀看。

减字木兰花·竞渡

作者: 黄裳 朝代: 宋代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

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

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8页 2、 曾强.唐宋诗词名篇 诠注详析 插图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06:第179页 3、 夏于全.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卷(下卷)(绣像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版:第214页 4、 伍心铭.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23页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

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

红旗高举:高高举起红旗。

渚(zhǔ):水中间的小洲。

春雷:形容鼓声像春雷一样响个不停。

远远回:形容龙舟的速度之快。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

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竞争之激烈气势,就像打仗一样,把观众都惊呆了。

金碧楼西:领奖处装饰得金碧辉煌。

衔(xián)得:夺得。

锦标: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38页 2、 曾强.唐宋诗词名篇 诠注详析 插图本:云南人民出版社,2010.06:第179页 3、 夏于全.中国历代诗歌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卷(下卷)(绣像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07月第1版:第214页 4、 伍心铭.宋词三百首鉴赏:时事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23页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上阕首句“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

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

“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

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

“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

“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

“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

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

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

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

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

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参考资料: 1、 刘默,陈思思,黄桂月.宋词鉴赏大全集 上: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09:第191页

12345 共8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