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子 丁亥秋,复得仲常书,有楚星燕月, 文
之语。
就谱此曲以寄之。
花月少年场。
嬉游伴,底事不能忘。
杨柳送歌,暗分春色,夭桃凝笑,烂赏天香。
绮筵上,酒杯金潋滟,诗卷墨淋浪。
间袅玉鞭,管弦珂里,醉摧红袖,灯火夜。
回首事堪伤。
温柔竟处,流落江乡。
惆怅鬓丝禅榻,眉黛吟窗。
甚社燕秋鸿,十年无定,楚星燕月,千里相望。
何日故园行乐,重会风光。
烛影摇红 前事用吕东窗韵 文
三尺枯桐,古来长恨知音少。
玉箫吹断凤楼云,此恨何时了。
落日飞鸿声消。
□长江、离魂浩渺。
□□□□,□□□□,□□谁表。
风雨红稀,梦回别院莺啼晓。
一生孤负看花心,惆怅人空老。
待访还丹瑞草。
驾飚轮、蓬莱去好。
又愁沧海,恍惚尘扬,难寻仙岛。
沁园春 夜枕无梦感子陵太白事,明日赋此。 文
千载寻盟,李白扁舟,严陵钓车。
□故人偃蹇,足加帝腹,将军权幸,手脱公靴。
星斗名高,江湖迹在,烂熳云山几处遮。
山光里,有红鳞旋斫,白酒须赊。
龙蛇。
起陆曾嗟。
且放我狂歌醉饮些。
甚人生贫贱,刚求富贵,天教富贵,却骋骄奢。
乘兴而来,造门即返,何必亲逢安道也。
儿童笑道,先生醉矣,风帽欹斜。
木兰花慢 灯夕到维扬 文
壮东南形胜,淮吐浪、海吞潮。
记此日江都,锦帆巡幸,汴水迢遥。
迷楼故应不见,见原缺见字,兹据丁钞本补琼花、底事也香消兴废几更王霸,是非总付渔樵。
谁能十万更缠腰。
鹤驭尽飘飘。
正绣陌珠帘,红灯闹影,三五良宵。
春风竹西亭上,拌淋漓、一醉解金貂。
二十四桥明月,玉
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文
爱人问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木兰花慢 戊子秋,送合道监司赴任秦中,兼 文
倦区区游宦,便回棹、谢山阴。
算谁似君侯,莼鲈有味,富贵无心。
匆匆又移玉节,恨相思、何处更相寻。
渭北春天树边,江东日暮云深。
岸花樯燕动悲吟。
把酒惜分襟。
问玉井莲开,三峰绝顶,谁共登临。
长安故人好在,忆元龙、名重古犹今。
说与英雄湖海,应怜枯槁山林。
木兰花慢 题阙 文
快人生行乐,卷江海、人瑶觞。
对满眼韶华,东城南陌,日日寻芳。
吟鞭缓随骄马,?春风、指点杏花墙。
时听鸾啼宛转,几回蝶梦悠扬。
行云早晚上巫阳。
蓦地恼愁肠。
待玉镜台边,银灯影里,细看浓妆。
风情自怜韩寿,恨无缘、得佩贾充香。
说兴殷勤青鸟,暂时相见何妨。
玉漏迟 题阙 文
碧梧深院悄。
清明过也,秋千闲了。
杨柳阴中,又是一番啼鸟。
人去瑶台路远,孤负却、花前欢笑。
音信杳。
西楼尽日,凭栏凝眺。
缥缈。
雾阁云窗,恨梦断青鸾,夜深寒悄。
檐玉敲残,捱得五更风小。
麝注金猊烬冷,画烛短、银屏空照。
芳径晓。
惆怅落红多少。
玉漏迟 题阙 文
故园风物好。
芳樽日日,花前倾倒。
南浦伤心,望断绿波春草。
多少相思泪点,算只有、青衫知道。
残梦觉。
无人解我,厌厌怀抱。
懊恼。
楚峡行云,便赋尽高唐,后期谁报。
玉杵玄霜,着意且须重捣。
转眼梅花过也,又屈指、春残灯闹。
妆镜晓。
应念画眉人老。
天净沙·秋 文翻注译赏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山清水秀;
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参考资料: 1、 白朴 著 孙安邦 李亚娜 编 .天边残照水边霞:白朴曲作精品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139-141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菊花。
红叶:枫叶。
参考资料: 1、 白朴 著 孙安邦 李亚娜 编 .天边残照水边霞:白朴曲作精品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139-141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太阳渐渐西沉,已衔着西山了,天边的晚霞也逐渐开始消散,只残留有几分黯淡的色彩,映照着远处安静的村庄是多么的孤寂,拖出那长长的影子。
雾淡淡飘起,几只乌黑的乌鸦栖息在佝偻的老树上,远处的一只大雁飞掠而下,划过天际。
山清水秀;
霜白的小草、火红的枫叶、金黄的花朵,在风中一齐摇曳着,颜色几尽妖艳。
秋:题目。
残霞:快消散的晚霞。
寒鸦:天寒即将归林的乌鸦。
飞鸿:天空中的鸿雁。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白草: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草。
黄花:菊花。
红叶:枫叶。
参考资料: 1、 白朴 著 孙安邦 李亚娜 编 .天边残照水边霞:白朴曲作精品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139-141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白朴这首小令《天净沙·秋》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无论写法还是构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处。
此曲题目虽为“秋”,并且写尽秋意,却找不着一个“秋”字。
此曲开篇先绘出了一幅秋日黄昏图,营造出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再以名词并列组合的形式,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秋景也由先前的萧瑟、寂寥变为明朗、清丽了。
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个字,篇幅虽短,却以神来之笔捅绘出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前三句着力渲染出一派深秋凄凉之景。
黄昏时:如血的残霞映照着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夕阳淡淡的炊烟袅袅,几只归巢的寒鸦,静静的站立在老树枝头,忽然,一只哀鸣的孤鸿,在人边晚霞影里远远的飞翔,而后两句,作者却将笔锋一转,写到:青山静静、绿水悠悠,白草绵绵,红叶片片,黄花朵朵,在暮色中,这些明丽的色彩,为这萧杀的气氛平添了许多生机活力。
一扫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朴在写秋景选词语辞精炼,其词并不是单纯的突出秋的悲凉。
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着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
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于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
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
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
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
“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于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
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的高明了。
如果联系白朴不愿在元朝做官的态度,读者就不难理解同样的秋景会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
画面中的“一点飞鸿”,与李白的《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其一:“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
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原”中的“飞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
白朴不愿在朝廷中谋职,却希望自己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鸿雁,飞离那种萧瑟、冷清、没有生气的地方,寻找到自己感到满意,有生机的乐土,还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转折。
因此“影下”的这片“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之地,读者可以理解为是作者的归隐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
情调开朗平和,没有一点消极之感,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应属于虚写。
在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迹地把“心中之景”与当时真实的环境放在一起,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爱恨之情。
描绘秋景,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一个题材,为表现它而不惜笔墨的诗人骚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胜举,但许多作品易于流入俗套。
白朴却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在作品中,层次分明的描写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虽然,在开始时,有些许的萧瑟之意,然而后来以缤纷的色彩作结,终究是赏心悦目、的韵味无穷的。
他用笔精深,作品风格独具,婉约清丽,意境新颖,可与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媲美。
这首小令不仅不俗,还很是典雅。
词、曲有雅、俗之别,一般来说,词尚妩媚、含蓄,而曲贵尖新、直率。
白朴的这支小令却有词的意境。
曲中虽无“断肠人在天涯”之类句子,抒情主人公却时隐时现,在烟霞朦胧之中,传达出一种“地老天荒”的寂静。
参考资料: 1、 白朴 著 孙安邦 李亚娜 编 .天边残照水边霞:白朴曲作精品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139-141 2、 纪江红.唐宋诗词元曲(精编):北京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