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信州作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广。

咿呦蚁穴间,飞瀑一线响。

关侯初为此,避世挹萧爽。

晁子亦欣然,闭户穿瓦盎。

虚堂一亩静,纯白四隅敞。

中央浑沌胚,鯈忽所求往。

凿窍令语言,岂但一成两。

危峰下俯瞰,石井黝然仰。

奔泉决眦落,惨澹阴壑想。

明珠溢盘盂,白露湿尘坱。

声音通大道,断竹自谁赏。

何曾戛击阑,缾缶日夜长。

初疑风陨箨,骤雨来莽苍。

乍似酒落槽,夜枕听惚恍。

鸣禽杂啁哳,物魅乱肸蠁。

相依欠林樾,见蔽赖帷幌。

范侯惊侧耳,李令......更多

荳叶黄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蒹葭苍,荳叶黄。

南村不见冈,北村十顷强。

东家车满箱,西家未上场。

荳叶黄,野离离。

鼠窟之,兔入畦。

豕母从豚儿,豕啼豚咿咿。

衔角复衔萁。

荳叶黄,谷又熟。

翁媪衰,餔糜粥。

荳叶黄,叶黄不独荳。

白黍堪作酒,瓠大枣红皱。

荳叶黄,穰穰何膴膴。

腰镰独健妇,大男往何许。

官家教弓刀,要汝杀贼去。

洞仙歌·温江异果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温江异果,惟有泥山贵。

驿送江南数千里。

半含霜,轻噀雾,曾怯吴姬,亲赠我,绿桔黄柑怎比。

双亲云水外,游子空怀,惆怅无人可归遗。

报周郎、须念我,物少情多,春酒醉,独胜甜桃醋李。

况灯火楼台近元宵,似不减年时,袖中香味。

次韵李秬双头牡丹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寒食春光欲尽头,谁抛两两路傍球。

二乔新获吴宫怯,双隗初临晋帐羞。

月底故应相伴语,风前各是一般愁。

使君腹有诗千首,为尔情如篆印缪。

忆少年·别历下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

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

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罨画园林溪绀碧。

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

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参考资料: 1、 宋·晁补之著 乔力校注.晁补之词编年笺注:齐鲁书社,1992年:40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华文出版社,2009:281-282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

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ɡě):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罨画园林溪绀碧。

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罨(yǎn)画:色彩杂染的图画。

出自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驿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绀(gàn)碧:深蓝色。

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

刘郎:刘禹锡。

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参考资料: 1、 宋·晁补之著 乔力校注.晁补之词编年笺注:齐鲁书社,1992年:40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华文出版社,2009:281-282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

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柳树一片,一望无边,画船不知人间离情,依然载着四方来客四处游荡,挂起远航的征帆。

只有南山有情有意,在两岸来相送,只是高城处的佳人,却被山水隔断了视线。

官柳:大道两旁的柳树。

官,把官道,大路。

画舸(ɡě):画船,指首尾彩画的大船。

南山:指历山,在历城县南。

罨画园林溪绀碧。

算重来、尽成陈迹。

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

两岸风光如画,秀丽动人,园林溪水一片水色青青,明净透彻。

就算能重新游一遍旧地,也物是人非,成为过眼云烟,到处飘泊,刘郎的鬓发已花白如斑,人已苍老,何况桃花的青春?

罨(yǎn)画:色彩杂染的图画。

出自唐秦韬玉《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驿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绀(gàn)碧:深蓝色。

绀:本谓青红,青而含赤色,后谓青翠之色。

刘郎:刘禹锡。

刘禹锡诗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郎桃花:谓刘禹锡作桃花诗讥讽当权贾祸遭贬之事。

参考资料: 1、 宋·晁补之著 乔力校注.晁补之词编年笺注:齐鲁书社,1992年:40 2、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华文出版社,2009:281-282

少年游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当年携手,是处成双,无人不羡。

自间阻、五年也,一梦拥、娇娇粉面。

柳眉轻扫,杏腮微拂,依前双靥。

盛睡里、起来寻觅,却眼前不见。

水龙吟·次歆林圣予惜春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

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

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参考资料: 1、 《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宋词三百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6:第167页 2、 张傲飞.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页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壅(yōng):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参考资料: 1、 《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宋词三百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6:第167页 2、 张傲飞.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页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请问春天何苦这样匆匆,夹风带雨好似骏马驰骋。

幽幽花朵、细瓣绿萼,在小园的低槛里,还没等人把土培好,就被风吹得满地落红。

这百花占有春天的时间,还不如垂柳长久。

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幽葩(pā):清幽的花朵。

壅(yōng):把土或肥培在根上。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一年中春恨占有十之八九,怎忍心辜负时光不饮美酒。

难道不知,桃花凋谢是因自己要结果,并不是因为春去而消瘦。

世上功名利禄也是如此,人到了老年之境界,就如春天到了晚暮时候。

今天纵使能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孤:辜负。

芳醪(láo):芳醇的美酒。

自是:本是,原严明。

风味:风度,风采。

参考资料: 1、 《传统国学典藏》编委会编著.宋词三百首: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6:第167页 2、 张傲飞.唐诗鉴赏辞典 宋词鉴赏辞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587页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孤、芳醪经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本篇抒写惜春情怀,层层铺叙,多有转折,但却不厌其详尽情发露,在于真情贯注,气势充沛。

  “ 问春何苦匆匆,带风伴雨如驰骤”。

这一问,从古到今真不知重复了多少遍。

问春何苦匆匆,问春去往何处,问春几时归来;

问得带七分难舍,问得带三分哀怨。

而本词以一问起篇,惜春怜春之情,更是直泻而出。

然而,百唤千呼,春光终究难留,挟风带雨,如快马般一霎急逝而去。

  “幽葩细萼,小园低槛,壅培未就”。

小园中新种下了娇嫩的花儿,还都未来得及培土,就已是“风雨送春归”。

一夜醒来,园中泥土湿润,空气清新,园中花儿,却是绿肥红瘦了。

“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垂柳”。

繁华易落,倒是那嫩黄的杨柳,几番雨水后,反是一树青翠。

不知那风中摇曳的万千柔条,是否试图绾系住渐远的春天?

莫非是因为对春天的相思,才催生如此绵长的柳枝?

此处写春花易谢,春柳不凋,则不仅有物情的体会,还有哲理的蕴藏。

  后四句“算春长不老,人愁春老,愁只是、人间有",抒发了词人的感慨:其实春天周而复始永不老,只是人总爱忧愁春老,这忧愁只有人间才有。

写到这里,词人已阐述清楚了自己对“惜春”这个题目的见解,有景有情,颇具苏东坡的旷逸之气。

  “春恨十常八九,忍轻辜、芳醪经口"承接上文,世间春恨十常八九,每到此时,必生怅恨,只能借助美酒才能排遣。

  “那知自是,桃花结子,不因春瘦”。

此语用唐诗人王建《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的诗意。

桃花会谢,结子是为了下个春天,而非春天让它瘦了。

但即便如此,“狂风落尽深红色,绿树成阴子满枝”,惆怅遗憾,怕也是终究难免吧。

  “桃花”句已暗蕴人生哲理,而‘世上功名,老来风味,春归时候”,更是直写人生体悟了。

词人将春愁与人间意脉扭结,将“惜春”归拢到叹老,事业无成,而人生已到了“春归时候”,倾吐出功业难就,岁月迟暮之感。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这世上的功名、老来的情味,春快要走的时候,总是多有感慨。

  “纵樽前痛饮,狂歌似旧,情难依旧”。

今日纵然能够举杯痛饮,像过去一样狂歌,但心情却不可能依旧。

此三句表达了对人生和青春的惋惜之情。

  这首词以物之理,通观人之情,以达明理,花开花落,春来春去,时日推移,季节代序,本于常理,春归不必惜。

由物之理,推及人情,岁月催人老,亦属人之常理,不足惜。

关键是暮年与挚友,金樽对饮,以叙友情,重夕阳,重有为,以求进取和康泰,不惜而惜,惜得更有价值。

这首词,情中景,理中情,景化情中,情以入理,物我相一。

可谓笔如游龙盘旋下,惜春笔墨悟人生。

参考资料: 1、 秋实.唐诗·宋词·元曲大全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01:第212页 2、 谢真元.一生必读宋词三百首鉴赏: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2:664-665 3、 上彊村民选编;李森等编译.精译赏析宋词三百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第201页 4、 郭竹平.宋词三百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第184页

摸鱼儿·东皋寓居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买陂(bēi)塘、旋栽杨柳,依稀淮(huái)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zuǐ)鹭(lù)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zhǔ)。

无人独舞。

任翠幄(wò)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陂塘:池塘。

旋:很快,不久。

依稀:好像是。

嘉雨:一场好雨。

沙觜:从水中突出和陆地相连的沙滩。

渚:水中的小洲(岛)。

翠幄:绿色的帐子。

这里指杨柳。

柔茵:柔软的褥子。

这里指草地。

藉:铺垫。

青绫(líng)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jì)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qù)。

满青镜、星星鬓(bìn)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青绫被:汉朝时,尚书郎值夜班,官家给青缣白绫被褥使用。

金闺:汉朝宫门的名称,又叫金马门,是学士们著作和草拟文稿的地方。

此指朝廷。

晁补之曾做过校书郎、著作佐郎这样的官。

“儒冠曾把身误”:说读书、做官耽误了自己。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有“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的句子,这里是借用。

弓刀千骑:说达官贵人出行时护卫侍从很多。

邵平瓜圃:邵平是秦朝的官员。

秦朝灭亡后,他就做老百姓,在城外种瓜。

觑:细看。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说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鬓发已经白了不少。

青镜:古代镜子多用青铜制成,故称青镜。

星星:指头发花白的样子。

如许:这么多。

浪语:空话,废话。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说像班超那样,虽然做了高官,回归故乡时已经年岁老大,有些晚了。

汉朝班超少年有大志,后来在西域立了大功,封了侯,在外30多年,回到京城洛阳时已经70多岁,不久便死了。

迟暮,晚年,此指归来已晚。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东皋嘉雨新痕涨,沙觜鹭来鸥聚。

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

无人独舞。

任翠幄张天,柔茵藉地,酒尽未能去。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君试觑。

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冲淡平和 ,闲适宁静的风景画:陂塘杨柳,野趣天成,仿佛淮水两岸,湘江之滨的青山绿水。

东皋新雨,草木葱茏,山间溪水的涨痕清晰可辨,沙州上聚集着白鹭、鸥鸟,一片静穆明净的景色 。

开头,“买陂塘、旋栽杨柳,依稀淮岸江浦。

”买到池塘,在岸边栽上杨柳,看上去好似淮岸江边,风光极为秀美。

“沙觜”,沙嘴,即突出在水中的沙洲。

“翠幄”,绿色的帐幕,指池岸边的垂柳。

“柔茵”,软草。

“东皋”句以下九句是说,刚下过雨,鹭、鸥在池塘中间的沙洲上聚集,很是好看;

池岸边的垂柳,遮住了天空;

池塘四周,绿草如茵。

作者一个人,坐在池塘边上,自斟自饮。

描写了田园优美恬静、爽朗明快的风光。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此美景由衷的喜爱,从而,衬托出他洁身自好的情怀。

“东皋嘉雨新痕涨”、“一川夜月光流渚”,均系作者从心底深处有感而发的佳句。

然而其中最令人神往的 ,莫过于满山明月映照着溪流 ,将那一川溪水与点点沙洲裹上了一层银装 。

以“ 一川”形容夜月,可见月色朗洁,清辉遍照。

“光流渚”三字则将宁谧的月色写得流动活跃,水与月浑然一体,那滔滔汩汩流动着的,难以辩识那是溪水还是月光。

完全是一幅动静谐和的山中月夜图。

面对着此景,词人翩然起舞,头上是浓绿的树幕,脚底有如茵的柔草,偌大的世界好象只剩下他一个人,他尽情地领略这池塘月色 ,酒尽了还不忍离开。

词之上片,寓情于景 。

表现了归隐的乐趣。

绘色绘影的描写中,可见到作者“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

”的高超艺术表现力 。

词中用了由大及细 ,由抽象到具体的写法,先说园内景色如淮岸湘浦,是大处落墨,总述全貌 。

接着写雨至水涨,鸥鹭悠闲,是水边常见景物,但已见其明丽清幽。

最后以“堪爱处”、“最好是”引出野居幽栖的最佳景象。

  下片抒情。

“青绫被,莫忆金闺故步。

儒冠曾把身误。

”青绫被,汉代制度规定,尚书郎值夜班,官供新青缣白绫被或锦被。

这里用来代表做官时的物质享受。

金闺,金马门的别称。

江淹《别赋》:“金闺之诸彦。

”李善注:“金闺,金马门也。

”这里泛指朝廷。

儒冠,指读书人。

杜甫《奉赠韦左丈二十二韵》:“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这三句是说不要留恋过去的仕宦生涯,读书做官是耽误了自己。

“弓刀千骑成何事,荒了邵平瓜圃。

”弓刀千骑,指地方官手下佩带武器的卫队。

邵平:秦时人,曾被封为东陵侯。

秦亡,在长安城东种瓜,瓜有五色,味很甜美。

世称东陵瓜。

这三句是说自己曾做过地方官,但仍一事无成,反而因做官而使田园荒芜。

“君试觑,满青镜、星星鬓影今如许。

”觑,细观。

青镜,青铜镜。

细看镜中鬓发,已经是两鬓花白了。

  “功名浪语。

便似得班超,封侯万里,归计恐迟暮。

”这几句是说,所谓“功名”,不过是一句空话。

连班超那样立功于万里之外,被封为定远侯,但回来不久便死去了。

班超,东汉名将,在西域三十余年,七十余岁才回到京都洛阳,不久即去世。

作者通过此句来表现厌弃官场、激流勇退的情怀。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

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

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

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

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

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青烟幂(mì)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jiāng),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幂: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

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

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

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

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

《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

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

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

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

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

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

吾何人哉?

”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青烟幂(mì)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jiāng),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青色的烟云,遮住了月影,从碧海般的晴空里飞出一轮金灿灿的明镜。

长夜的空阶上卧着挂树的斜影。

夜露渐凉之时,多少秋蝉零乱地嗓鸣。

思念京都路远,论路近唯有月宫仙境。

幂:烟雾弥漫貌。

永: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寒螀:即寒蝉,体小,秋出而鸣。

神京:指北宋京城汴梁。

蓝桥:谓秀才裴航于蓝桥会仙女云英事。

唐裴铏《传奇·裴航》云:长庆中,有秀才裴航,行于湘汉。

同行樊夫人,国色天姿,航欲求之,夫人与诗曰:“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

蓝桥便是神仙宫,何必崎岖上玉清。

”后经蓝桥驿侧近,因渴甚,遂下道求浆而饮,会云英,以玉杵臼为礼,结为连理。

方知云英为仙女、樊夫人则云英之姐也。

蓝桥,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蓝溪之上,故名。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高卷水晶帘儿,展开云母屏风,美人的淡淡脂粉浸润了夜月的清冷。

待我许多月色澄辉,倾入金樽,直到拂晓连同流霞全都倾尽。

再携带一张胡床登上南楼,看白玉铺成的人间,领略素白澄洁的千顷清秋。

云母屏:云母为花岗岩主要成分,可作屏风,艳丽光泽。

佳人:这里指席间的女性。

流霞:本天上云霞,语意双关,借指美酒。

《太平广记》引《抱朴子·须曼卿》曰:蒲坂有须曼卿者曰:“在山中三年精思,有仙人来迎我,乘龙升天。

龙行甚疾,头昂尾低,令人在上危怖。

及到天上,先过紫府,金床玉几,晃晃昱昱,真贵处也。

仙人以流霞一杯饮我,辄不饥渴。

忽然思家,天帝前谒拜失仪,见斥来还。

令更自修责,乃可更往。

昔淮南王刘安,升天见上帝,而箕坐大言,自称寡人,遂见谪,守天厕三年。

吾何人哉?

”河东因号曼卿为“斥仙人”。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坐具,可以折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

永夜闲阶卧桂影。

露凉时、零乱多少寒螀,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此词通篇都写赏月。

上片开头写词人仰望浩月初升情景。

首二句化用李白诗中“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句意,“青烟”指遮蔽月光的云影。

夜空像茫茫碧海,无边无际;

一轮明月穿过云层,像一面金镜飞上碧空,金色的光辉照亮了天上人间。

“飞”字写乍见月之突然升起,使人感到似是何处飞来,充满惊异欣喜之情。

“永夜”三句,通过永夜、闲阶、凉露、寒蝉等物象,极写月夜的静寂清冷,描绘出一幅充满凉意的,悠长寂寞的中秋月夜图,烘托出词人的孤寂心境和万千感慨,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月色的珍惜眷恋。

  以下两句,写因望月而生的身世感慨。

词中引用,以蓝桥神仙窟代指蟾宫月窟。

这两句意思是说,京城邈远难至,倒是这一轮明月,与人为伴,对人更加亲近。

作者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曾三次任京官,后面两次都是因牵连党争而去职,被贬外郡;

作此词前不久词人虽得脱出党籍,起任泗州知州,但朝中已无知音。

“神京远”的“远”,主要是从政治的含意说的。

  上面这几句赞美眷恋中透出了几分凄清。

这时作者已五十八岁,前次去官回家,就已修葺归来园隐居,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此词对仕途坎坷,也仅微露怅恨而已,全词的主调,仍然是旷达豪放的。

两句明白点出孤寂心情,意脉紧接上文,而扬景则由环境景物转到望月抒怀。

  下片转写室内宴饮赏月。

卷帘、开屏,都是为使月光遍满,为下文“付与金尊”预作地步,表现了对明月的极端爱悦。

“淡指粉”的“淡”字也与月光极协调。

水晶做成的帘子高高卷起,云母屏风已经打开,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内,宛如浸润着佳人的淡淡脂粉。

筵上的人频频举怀,饮酒赏月,似乎要把明月的清辉全部纳入金尊之中,待天晓时同着流霞,一道饮尽。

  这里把月下筵面的高雅素美,赏月兴致的无比浓厚,都写到极致。

月光本来无形。

作者却赋予它形体,要把它“付与金尊”,真奇思妙想也。

天晓时分,月尚未落,朝霞已生;

将二者同时倾尽,意思是说赏月饮酒,打算直到月落霞消方罢。

  结尾写登楼赏月,由室内转到室外。

夜更深,月更明,虽然夜深露冷,作者赏月的兴致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更加豪壮。

这时他想起《世说新语·容止》记载的一个故事:晋庾亮武昌,尝秋夜与诸佐吏殷浩之徒南楼赏月,据胡床咏谑。

作者觉得庭中赏月不能尽兴,所以要象庾亮那样登上南楼,去观赏那月光下如白玉做成的人无际素白澄澈的清秋气象。

古代五行说以秋配金,其色白,故称秋天为素秋。

用“玉做人间”比喻月光普照大地,可谓奇想自外飞来。

它既写月色,也暗含希望人间消除黑暗和污浊,像如玉的明月一般美好之意。

“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作豪放之语,两句包举八荒,丽而且壮,使通篇为之增色。

  全词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与东坡词颇有相似之处。

全词以月起,以月结,首尾呼应,浑然天成。

篇中明写、暗写相结合,将月之色、光、形、神,人对月之怜爱迷恋,写得极为生动入微。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678910 共7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