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信州作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

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

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

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编著 .婉约词典评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 :59 . 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四卷 :学习出版社 ,2011 :2534-2535 .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残僧:老僧。

语自杜甫《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松间”句: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

水穷句:王维《终南别业》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词化用王维诗句而略有变化。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幽禽:指杜鹃。

缘底事:为什么。

青山二句:这两句全部袭用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成句。

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编著 .婉约词典评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 :59 . 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四卷 :学习出版社 ,2011 :2534-2535 .

谪宦江城无屋买,残僧野寺相依。

松间药臼竹间衣。

水穷行到处,云起坐看时。

被贬来到江城买不起房屋,只能与仅存的几个和尚在野外的寺庙里相依。

在松林捣药竹林中挂放长衣,来到水源穷尽处,坐而远眺白云涌起时。

江城:即信州,因处江边,故称。

残僧:老僧。

语自杜甫《山寺》:“野寺残僧少,山园细路高”。

“松间”句:在松下捣药,竹间晒衣。

水穷句:王维《终南别业》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此词化用王维诗句而略有变化。

一个幽禽缘底事,苦来醉耳边啼?

月斜西院愈声悲。

青山无限好?

犹道不如归。

一只幽栖的鸟儿为什么在我这醉汉耳边苦苦悲啼?

月向院西斜移而鸟鸣之声更悲切。

青山虽然无限好,但杜鹃鸟还是说“不如归去”。

幽禽:指杜鹃。

缘底事:为什么。

青山二句:这两句全部袭用范仲淹《越上闻子规》诗成句。

不如归:杜鹃鸣声悲切,如呼“不如归去”。

参考资料: 1、 周笃文编著 .婉约词典评 :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9 :59 . 2、 郑竹青,周双利主编 .中华诗词经典 第四卷 :学习出版社 ,2011 :2534-2535 .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才短官慵,命奇人弃,年年故里来还。

记往岁、莲塘送我,远赴荆蛮。

莫道风情似旧,青镜里、绿鬓新斑。

佳人怪,把盏为我,微敛眉山。

从来嗣宗高韵,独见赏,青云敻绝尘间。

谩回首、平生醉语,一梦惊残。

莫笑移花种柳,应备办、投老同闲。

从枯槁,松桧耐得霜寒。

鹧鸪天(杜四侍郎郡君十二姑生日)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吉梦灵蛇朱夏宜。

佳辰阿母会瑶池。

竹风荷雨来消暑,玉李冰瓜可疗饥。

心悟了,道成时。

不劳龙女骋威仪。

僧祇世界供游戏,贤懿光阴比寿期。

御街行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天街月照珠帘粉。

亸辔曾相近。

繁华乐事老来慵,对酒尚怜佳景。

王孙年少,风流应更,无奈春愁闷。

幽期莫误香闺恨。

罗带今朝褪。

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有人惆怅,何如归好,相见凭君问。

金凤钩·送春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春辞我,向何处?

怪草草、夜来风雨。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

春自未曾归去。

春辞我,向何处?

怪草草、夜来风雨。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试向我、小园徐步。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

春自未曾归去。

  这首词抒写春恨。

上片着力描写留春无计的遗憾,下片写寻春而觅得的欣慰之情。

  “春辞我,向何处?

”这二句起首便设问,这一方面为下面的感叹找到一个适当的喷射口,另一方面又为下片寻觅春的归路设下伏笔。

  “怪草草、夜来风雨”与“春辞我”相呼应,词人说:春啊!

你为什么要辞我而去呢?

你为何去得又是那样草草匆忙呢?

既不打招呼,又毫无留恋,便这样匆匆走了。

“夜来风雨”似乎是在回答一二句的诘问,实际上只是点明了春归的缘由和去向:春啊!

你是被夜来的横雨狂风挟持而去了吧!

这横风狂雨既指自然界的“夜来风雨”,也可指政治的雷雨风暴。

词人在仕途中并不得意,他曾有过几度宦海浮沉颠沛的经历,因而不管是实写还是虚写,这“夜来风雨”送春归的意象,总包含着诗人自己命运的影子,是宦海中的风风雨雨,草草地送走了诗人的青春年华。

这表达了词人对“春去也,太匆匆”的留恋、怨怼与惋惜之情。

  “一簪华发”几句,由物及人,由景入情,正由于青春草草而逝才落得今朝“一簪华发”。

这“一簪华发”不仅意味着年龄的衰老,青丝成雪,而且还包含着饱经沧桑、遍尝忧患的内涵。

由此,下句的“少欢饶恨”则是自然而然的了。

春光是留不住的,从而青春也是难以挽回的。

这含蓄曲折地表达了词人对青春易逝的憾恨。

  下片,词人的情绪心态却来了一个巨大的转折,“春回常恨寻无路”是情绪上的过渡,对上片抒写的情景是一个形象的总括,而“常”“路”二字却为下文的词句进行了铺垫:“常恨”意味着往昔,而今将有一种新的心境产生,往昔的“无路”即暗示着今朝的有路,这样词作便极为自然地过渡到下句。

  “试向我、小园徐步,”这里“试”与“无路”紧密相连,正因为“无路”而企求“有路”,才“试”着前去探索。

“试向我”中的“我”字,强调了只有在“我”自己惨淡经营的园地里才有永恒的春色,这正是一种象征性的暗示。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紧承上句,十分形象传神地显现了词人的小园中,春光永驻的景象。

一栏鲜艳娇嫩的芍药花倚风而立,含露而开,仪态万方,艳丽异常。

这里“倚风”,写出了芍药绰约飘洒的风姿,“含露”画出了它鲜润欲滴的妩媚。

那临风摇曳含露而开的芍药花,不正是春天的极富情趣的象征吗?

不也正是词人理想、希望、事业、追求的写照吗?

不也正是一个纯洁无瑕的美的缩影吗?

  “春自未曾归去”紧承前两句,词人以芍药花作为不凋的春光的标志,由“倚风含露”的“一栏红药”联想到“春自未曾归去”便显得十分自然,毫无矫饰之处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浣溪沙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江上秋高风怒号。

江声不断雁嗷嗷。

别魂迢递为君销。

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

碧纱窗外有芭蕉。

鹧鸪天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绣幕低低拂地垂。

春风何事入罗帏。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君未归。

临晚景,忆当时。

愁心一动乱如丝。

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金凤钩(同前)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雪消闲步花畔。

试屈指、早春将半。

樱桃枝上最先到,却恨小梅芳浅。

忽惊拂水双来燕。

暗自忆、故人犹远。

一分风雨占春愁,一来又对花肠断。

行香子(同前)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

更黄鹂、久住相知。

微行清露,细履斜晖。

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

衰颜难强,拙语多迟。

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黄莺儿(同前)

作者: 晁补之 朝代: 宋代

南园佳致偏宜暑。

两两三三修篁,新篁新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飐芰荷风,细洒梧桐雨。

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

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

算人间事、岂是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

怪来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678910 共72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