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瑞州张知录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代

岁暮不惜别,君行是宦游。

江西多野水,湖上正高秋。

旧友曾过处,新题必共留。

官閒可寻访,竹径最深幽。

戏为口号(四月三日苦竹派道中)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代

远人羁客古今悲,昔日慵看惜别诗。

六口一家分五处,争教不作断肠词。

送省己上人归太原

作者: 周贺 朝代: 唐代

惜别听边漏,窗灯落烬重。

寒僧回绝塞,夕雪下穷冬。

出定闻残角,休兵见坏锋。

何年更来此,老却倚阶松。

凤吹笙曲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这是李白写给元丹丘的一首送别诗。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作《凤吹笙曲》。

《全唐诗》题下注云:“一作《凤笙篇送别》”。

王琦注云:“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

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指其人,非泛用古事。

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见,非谓其超升飘举。

旧注以游仙诗拟之,失其旨矣。

”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系此诗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并谓:“此送一道流应诏(当为应玉真公主之邀)入京之作,其人当为元丹丘,其时约在本年岁末。

”此说大致可从。

此诗对仗工整,平仄合律,天然自成而又缠绵悱恻。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诗歌鉴赏 .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下途归石门旧居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更多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是难以抑制别离时的伤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就要告别您扬帆而去,离魂正萦绕着春郊的树丛。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此时我心中的郁结有谁知晓呢?

真是有愧于当初承受您对我以国士相待的恩情。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为赏春我们一起在春城三月畅饮,每当迎接节候,我们一起接受王公贵族的宴请。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我常常羡慕您案上摆满素帛道书,那上面的朱字与素帛就像云霞在空中相映。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我也曾为学道而钻研道经与学仙,往往梦中都在仙山上游行。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总盼着有一天会得道解脱而玉,进入那壶中别有日月的仙境。

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人生本来短暂,如花一样易于凋零,又如同这窗前钟山上的白云,飘忽聚散不定。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崖手。

前次伤别是您去嵩山玉女窗访仙学道,归来时我兴奋地对您这洪崔仙子握手相迎。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炼液栖其间。

隐居山,隐居寺,那里曾留下陶公当年炼丹修行的踪影。

凝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当初我诚心诚意地攀登在那里,顿时觉得心旷神抬,恬然清静。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那里一些人己长寿得说不清自己的年龄,一个个肌肤如冰雪,还带着处子的面容。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自从我离开那里,一年年的发生了变化,但今天我还是能够将那一木一石辨清。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莫要悲伤今天的相别不能尽欢,我预料那里自有诗酒为东的朋友对我远接高迎。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石门就像《桃花源记》里描写的那样,到处是溪水绕着桃花。

我要访问的人家也是不知有汉,有唐,更不知世间的情景。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不知从那里弄来的鸡肉、猪羊招待我,人家周围是一片片桑麻丛生。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他们自由自在地生活在世外,有时又骑弯驾鹤,不知道他们的游踪。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有这么好的地方,我何必整天和那些权贵们打交道呢?

费心巨力,即使能聚万贯家产也是徒劳无用。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告别您,长相思,往日的欢聚就像云散雨停。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要想知道我在此别离时心情有多悲伤,您可以看看那傍晚的杨柳在春风中依依舞动的情景。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01-803

饯校书叔云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送别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送鹤与裴相临别赠诗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司空爱尔尔须知,不信听吟送鹤诗。

羽翮势高宁惜别, 稻粱恩厚莫愁饥。

夜栖少共鸡争树,晓浴先饶凤占池。

稳上青云勿回顾,的应胜在白家时。

寿州李定少卿出饯城东龙潭上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山鸦噪处古灵湫,乱沫浮涎绕客舟。

未暇燃犀照奇鬼,欲将烧燕出潜虬。

使君惜别催歌管,村巷惊呼聚玃猴。

此地他年颂遗爱,观鱼并记老庄周。

菩萨蛮·回文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

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

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673-675

峤南江浅红梅小,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篱疏向我窥。

山南的江水浅处红梅开出小花,浅红色小朵梅花,开放在江南山岭上。

红梅探看我倚靠着稀疏的篱笆,红梅从篱笆的缝里朝我望着。

江南:代指黄州。

疏篱:稀疏的篱笆。

篱疏:篱笆之间的缝隙。

老人行即到,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枝残惜别离。

南极老人星行将到来,老人星到时,就是进入暮年时。

离别时我们叮嘱要珍惜余年,红梅枯谢了,我们会依恋别离时的情谊。

老人:老人星,又叫寿星,暗指时光流逝很快。

行人,代指赵晦之。

老:暮年。

残枝:残败的梅花树枝,这里代指余年。

惜:依恋。

参考资料: 1、 朱靖华、饶学刚、王文龙、饶晓明.历代名家词新释辑评丛书苏轼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7年1月:673-675

678910 共1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