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风急雁声高

作者: 陈著 朝代: 宋代

风急雁声高,露冷蛩吟切。

枕剩衾寒不耐烦,长是伤离别。

望得眼儿穿,巴得心头热。

且喜重阳节又来,黄菊花先发。

水调歌头·亭皋木叶下

作者: 蔡伸 朝代: 宋代

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

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

追想彭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

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

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

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

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戏文·荆钗记

作者: 柯丹邱 朝代: 元代
第一出家门【临江仙】(末上)一段新奇真故事,须教两极驰名。三千今古腹中存,开言惊四座,打动五灵神。六府齐才并七步,八方豪气凌云,歌声遏住九霄云。十分全会者,少不得仁义礼先行。〔问答照常〕。【沁园春】才子王生,佳人钱氏,贤孝温良;以荆钗为聘,配为夫妇。春闱催试,拆散鸾凰。独步蟾宫,高攀仙桂,一举鳌头姓氏香。因参相,不从招赘,改调潮阳。修书远报萱堂,中道奸谋变祸殃。岳母生嗔,逼凌改嫁,山妻守节,潜地去......更多

朝中措(为人寿)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年年金蕊艳西风。

人与菊花同。

霜鬓经春重绿,仙姿不饮长虹。

焚香度日尽从容。

笑语调儿童。

一岁一杯为寿,从今更数千钟。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2-67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mǐng)酊(dǐ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

(霑 同:沾)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2-67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 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翠微:这里代指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但将酩(mǐng)酊(dǐng)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 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酩酊:醉得稀里糊涂。

这句暗用晋朝陶渊明典故。

《艺文类聚·卷四引·续晋阳秋》:“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登临: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zhān)衣。

(霑 同:沾)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 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牛山:山名。

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泣牛山,即其地。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672-673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霑 同:沾)   首联用白描的手法写雁过江上南飞,与客提壶上青山的一副美景。

仅用七字,把江南的秋色描写的淋漓尽致。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江涵秋影”四字精妙的传达出江水之清,“秋影”包容甚广,不独指雁影。

“与客携壶”是置酒会友,兼之有山有水,是人生乐事,“翠微”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颔联为唐诗名句,夹叙夹议,写出了诗人矛盾的心情。

“难逢”、“须插”的言外之意是应把握当前及时行乐,不要无益地痛惜流光,表现了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

“菊花”是扣合重阳节的习俗。

  颈联与颔联手法相同,都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想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及时行乐之意。

“酩酊”也是扣合了重阳节的习俗。

颔联和颈联都用了对比,一是尘世不乐与佳节尽情快乐的对比,一是大醉无忧与怨恨忧愁的对比。

两联也多次提到重阳。

节日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使人们暂时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抛开日常生活的烦恼,让自己的心情放松片刻。

杜牧在这里所表现的正是趁着重阳节抛开世事、尽情放纵快乐的思想。

  尾联承上“登临恨落晖”意,诗人用齐景公牛山泣涕之事进一步安慰自己。

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以齐景公的反例作结,表现了这种旷怀中包含着一种苦涩。

  此诗通过记叙重阳登山远眺一事,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以看破一切的旷达乃至颓废,表现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人生观的落后、消极一面。

参考资料: 1、 余恕诚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076-1077

赠崔立之评事

作者: 韩愈 朝代: 唐代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

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

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

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

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

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更多

好事近(秋残)

作者: 赵长卿 朝代: 宋代

初过菊花天,饯送月宫仙客。

丹桂拒霜浓淡,映眉间黄色。

红裙歌夜饮离觞,努力赴劲敌。

惟愿捷书来到,道一声都得。

田家杂兴八首

作者: 储光羲 朝代: 唐代

春至鶬鹒鸣,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黾勉娶邻女。

既念生子孙,方思广田圃。

闲时相顾笑,喜悦好禾黍。

夜夜登啸台,南望洞庭渚。

百草被霜露,秋山响砧杵。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

众人耻贫贱,相与尚膏腴。

我情既浩荡,所乐在畋渔。

山泽时晦暝,归家暂闲居。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

禽雀知我闲,翔集依我庐。

所愿在优游,州县莫相呼。

日与南山老,兀然倾一壶。

逍遥阡陌上,远近无相识。

落日照秋......更多

【双调】折桂令_村庵即事掩

作者: 张可久 朝代: 元代

村庵即事掩柴门啸傲烟霞,隐隐林峦,小小仙家。

楼外白云,窗前翠竹,井底朱砂。

五亩宅无人种瓜,一村庵有客分茶。

春色无多,开到蔷薇,落尽梨花。

崔闲斋元帅席上绣帘开语燕呢喃,柳眼青娇,杏脸红酣。

春日迟迟,香风淡淡,相府潭潭。

环粉黛犀梳玉辔,引儿孙竹马青衫。

坐客江南,妙舞清歌,阔论高谈。

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容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更多

九日病起

作者: 殷尧藩 朝代: 唐代

重阳开满菊花金,病起支床惜赏心。

紫蟹霜肥秋纵好, 绿醅蚁滑晚慵斟。

眼窥薄雾行殊倦,身怯寒风坐未禁。

沈醉又成来岁约,遣怀聊作记时吟。

1112131415 共57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