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折桂令_别怀人生最 文
别怀人生最苦别离,柳系柔肠,山敛愁眉。
金缕歌残,青衫泪湿,锦字来迟。
留客醉鱼肥酒美,送春行莺老花飞。
此恨谁知?
今夜相思,何日归期?
幽居红尘不到山家,羸得清闲,当了繁华。
画列青山,茵铺细草,鼓奏鸣蛙。
杨柳村中卖瓜。
蒺藜沙上看花。
生计无多,陶令琴书,杜曲桑麻。
西陵送别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
懒上归鞍,情开泪眼,怕倚层楼。
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
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
烟水悠悠,有句相......更多
【双调】水仙子_访梅孤山苍 文
访梅孤山苍苔封了岁寒枝,翠袖闲来日暮时,黄昏说尽平生事。
西湖林处士,想当年鹤骨松姿。
花下孤山寺,水边新月儿,慰我相思。
湖上晚归二首桃花马上石榴裙,竹叶樽前玉树春,荔枝香里江梅韵。
风流比太真,索新词缠住诗人。
醉眼中银汉,歌声度锦云,凉月黄昏。
佳人微醉脱金钗,恶客佯狂饮绣鞋,小鬟催去褰罗带。
花寒月满街,荡湖光影转楼台。
未了鸳鸯债,枉教鸥鹭猜,明日重来。
清明小集红香缭绕柳围花,翠柏殷勤酒当茶,游春三月清......更多
风入松 三月三西郊即事 文
啁喳娇燕语茅茨。
红暗海棠枝。
双丫小髻谁家女,踏青归、三月三时。
淡淡郁金衫子,盈盈玉药钗儿。
避人忙掩女仙祠。
背后见腰支。
金鞭过客争回首,拉山翁、怀古成诗。
当日*萝村里,误人曾有西施。
凤栖梧 天台石桥 文
【商调】梧叶儿_夏夜即席溯 文
夏夜即席溯月兰舟便,歌云翠袖勤,湖上绝纤尘。
瓜剖玻璃瓮,酒倾白玉盆,鲙切水晶鳞,醉倒羲皇上人。
春晓堤上花垂露,柳散烟烟,苏小酒楼前。
舞队飞琼珮,游人碾玉鞭,诗句缕金笺,懒上苏堤画船。
湖山夜景猿啸黄昏后,人行画卷中,箫寺罢疏钟。
湿翠横千嶂,清风响万松,寒玉奏孤桐,身在秋香月宫。
第一楼醉书梨云褪,柳絮飞,歌敛翠峨眉。
月澹冰蟾印,花浓金凤鹓,酒滟玉螺杯,醉写湖山第一。
折桂令·九日 文翻注赏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游子思念故家。
忆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
西风萧萧人已衰老满头白发,玉蝶愁飞明日黄花,回头看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归雁横秋:南归的大雁在秋天的空中横排飞行。
翠袖殷勤:指歌女殷勤劝酒。
化用宋晏几道《鹧鸪天》词句“彩袖殷勤捧玉钟”意。
翠袖:此处借指女子或妓女。
金杯错落:各自举起酒杯。
金杯:黄金酒杯。
错落:参差相杂,一说酒器名。
玉手琵琶:谓歌女弹奏琵琶助兴。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这种感情,正如晋代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样。
张可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
他自己所说的“半纸虚名,万里修程”(《上小楼·春思》),是很形象的概括。
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
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
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见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
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
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败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
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这里又化用宋词人秦观的《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
这是景语,又是情语;
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
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
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
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越调】小桃红_别澉川杨安 文
【南吕】金字经_湖上小隐老 文
湖上小隐老翁婆娑处,清风安乐窝,十二阑干锦绣坡。
多,好山横翠蛾。
兰舟过,月明闻棹歌。
采莲女小玉移莲棹,阿琼横玉箫,贪看荷花过断桥。
摇,柳枝学弄瓢。
人争笑,翠丝抓凤翘。
秋望白发三千丈,画楼十二阑,鸥鹭翩翩逐往还。
山,淡云秋树间。
芦花岸,钓船沙上滩。
湖堤春日院宇绿杨树,酒旗红杏村,一片棠梨苏小坟。
春,水边多丽人。
莺花阵,玉骢嘶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