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行乐惜芳辰,秋风常苦早。

谁知念离别,喜见秋瓜老。

秋瓜感霜霰,茎叶飒已槁。

宦游归无时,身若马系皁。

悲鸣念千里,耿耿志空抱。

多忧竟何为,使汝玄发缟。

次前韵寄子由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我少即多难,邅回一生中。

百年不易满,寸寸弯强弓。

老矣复何言,荣辱今两空。

泥丸尚一路,?古语云,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所向余皆穷。

似闻崆峒西,仇池迎此翁。

胡为适南海,复驾垂天雄。

下视九万里,浩浩皆积风。

回望古合州,属此琉璃钟。

离别何足道,我生岂有终。

渡海十年归,方镜照两童。

还乡亦何有,暂假壶公龙。

峨眉向我笑,锦水为君容。

天人巧相胜,不独数子工。

指点昔游处,蒿莱生故宫。

好事近(黄州送君猷)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红粉莫悲啼,俯仰半年离别。

看取雪堂坡下,老农夫凄切。

明年春水漾桃花,柳岸隘舟楫。

从此满城歌吹,看黄州阗咽。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

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

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

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

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参考资料: 1、 刘刈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2、 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

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

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还自叹”三句:已值中年,最不堪离别之苦。

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

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

檄(xí席):檄文,即告示。

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

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典出《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

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

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词的起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词的“千古浪”即由苏词而来。

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

唐人雍陶《送客归襄阳旧居》诗:“惟有白铜鞮上月,水楼闲处待君归。

”陌上:田间。

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

阿袁(即陈忠远)《客次夜读》诗:“客中谁此话相逢,千万休夸陌上蓬。

夜读不知星月隐,一襟窗畔挹春风。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正值,正当时。

相忆:相思;

想念。

参考资料: 1、 刘刈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2、 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

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

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蜀道攀登难于上青天,一杯薄酒为你践行。

正是祖国被侵占的时候,自己又有才能去驱除外侮,却非要闲置如此。

希望借着这首《喻巴蜀檄》让金人闻风心惊。

你文才出众,希望大展身手,为国立功建业。

蜀道登天:李白《蜀道难》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绣衣:西汉武帝时设绣衣直指官,派往各地审理重大案件。

他们身着绣衣,以示尊贵。

这里借指友人李正之。

“还自叹”三句:已值中年,最不堪离别之苦。

据《世说新语·言语篇》,谢安曾对王羲之说:“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

”东北看惊:指曹魏有惊于西蜀北伐,此借喻金人闻风心惊。

诸葛表:诸葛亮出师北伐曹魏,有《出师表》上蜀汉后主。

西南:川蜀地处西南。

檄(xí席):檄文,即告示。

相如檄:司马相如有《喻巴蜀檄》。

功名:赞友人文才出众,足能立功建业。

君侯:汉代对列侯的尊称,后泛指达官贵人,此指李正之。

如椽(chuán传)笔:如椽(架屋用的椽木)巨笔,指大手笔,典出《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

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 儿女泪,君休滴。

荆楚路,吾能说。

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

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

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君莫要流泪伤心,请用诗写下一路美好景色:庐山的丰姿,赤壁的激浪,襄阳的明月。

正是梅花花开、大雪纷飞季节,务必相互勉励莫相忘并不断传递消息。

休:不要。

荆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为李由江西入蜀的必经之地。

稼轩曾官湖南、湖北,故谓“吾能说”。

要:请。

赤壁矶: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县西南,苏轼以为是当年周瑜破曹之地,曾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赤壁赋》凭吊之。

词的起句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辛词的“千古浪”即由苏词而来。

铜鞮(dī):铜鞮在今湖北襄阳。

唐人雍陶《送客归襄阳旧居》诗:“惟有白铜鞮上月,水楼闲处待君归。

”陌上:田间。

古代规定,田间小路,南北方向叫做“阡”,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叫做“陌”。

阿袁(即陈忠远)《客次夜读》诗:“客中谁此话相逢,千万休夸陌上蓬。

夜读不知星月隐,一襟窗畔挹春风。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

古代把子时作为三更,一般用三更来指深夜。

正:正值,正当时。

相忆:相思;

想念。

参考资料: 1、 刘刈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1436-1441 2、 辛弃疾.辛弃疾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83

临江仙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小靥人怜都恶瘦,曲眉天与长颦。

沈思欢事惜腰身。

枕添离别泪,粉落却深匀。

翠袖盈盈浑力薄,玉笙袅袅愁新。

夕阳依旧倚窗尘。

叶红苔郁碧,深院断无人。

蝶恋花·点检笙歌多酿酒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点检笙歌多酿酒。

蝴蝶西园,暖日明花柳。

醉倒东风眠永昼。

觉来小院重携手。

可惜春残风雨又。

收拾情怀,长把诗僝僽。

杨柳见人离别后。

腰肢近日和他瘦。

踏莎行(春日有感)

作者: 辛弃疾 朝代: 宋代

萱草斋阶,芭蕉弄叶。

乱红点点团香蝶。

过墙一阵海棠风,隔帘几处梨花雪。

愁满芳心,酒潮红颊。

年年此际伤离别。

不妨横管小楼中,夜阑吹断千山月。

丁宇田家有赠

作者: 王维 朝代: 唐代

〔英华作田家赠丁禹。

注云。

集作丁宇。

误也。

〕君心尚栖隐。

久欲傍归路。

在朝每为言。

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

群动从所务。

农夫行饷田。

闺妾(一作妇)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

散帙理章句。

时吟招隐诗。

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

日映(一作[日失])桑榆暮。

阴昼(一作荫尽)小苑城。

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

幽赏何由屡。

道存终不忘。

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

再来芳菲度。

琵琶仙 中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寄远人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终日求人卜,回回道好音。

那时离别后,入梦到如今。

1617181920 共62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