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梅 五七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黄河十月冰如地,骑马何人说好官?

老子门前三丈雪,梅花开尽不知寒。

南阳闸下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十月黄河道,舟行浊水泥。

今晨见清浅,不觉散凄迷。

云转山腰断,天连野色低。

可知茅屋近,忽听一声鸡。

送林叔大架阁上京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林君家世重诗礼,冠盖东南官济济。

三年参幕小蓬莱,烂漫文章照山筮。

自公退食趣有余,好古博雅耽文儒。

牙签玉轴照窗几,名花翠竹罗庭除。

开帘放春影物俱,湖山四面如画图。

掀髯长啸尘事少,神仙官府真吾居。

转首京华天尺五,暂离堂前彩衣舞。

青骢马啸杨柳风,黄河水落桃花雨。

天上故人相笑迎,碧蒲萄酒满盏倾。

忘形尔汝恣欢谑,连床可话灯窗情。

省台求贤张治具,知君快展青云步。

有怀若问草堂翁,门外梅花三百树。

庐陵

作者: 王冕 朝代: 元代

庐陵曾记画锦堂,黼黻韩魏开忠良。

文章足以照千古,富贵岂止荣一乡?

寿张新得河东记,中陶乃是安阳裔。

知几不独见井泉,自是胸中有天地。

春风入帘春雨收,下堂不受黄河流。

彩衣诸郎舞新好,奉恩归拜髯参谋。

衣冠文物能潇洒,不羡老裴居绿野。

山中自有宰相家,休问桃源种桃者。

塞下曲

作者: 戎昱 朝代: 唐代

惨惨寒日没,北风卷蓬根。

将军领疲兵,却入古塞门。

回头指阴山,杀气成黄云。

上山望胡兵,胡马驰骤速。

黄河冰已合,意又向南牧。

嫖姚夜出军,霜雪割人肉。

塞北无草木,乌鸢巢僵尸。

泱渀沙漠空,终日胡风吹。

战卒多苦辛,苦辛无四时。

晚渡西海西,向东看日没。

傍岸砂砾堆,半和战兵骨。

单于竟未灭,阴气常勃勃。

城上画角哀,即知兵心苦。

试问左右人,无言泪如雨。

何意休明时,终年事鼙鼓。

......更多

塞下曲·其一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

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蕃(fán)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西北部的军队士兵会整理戎装,打扮自己,早晚在黄河转弯的地方奔驰狩猎。

蕃州:泛指西北地区。

结束:装束,打扮。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sī)边草绿。

在不绝的豪壮燕歌声中,边塞的鸿雁高飞,放牧的马儿叫着。

春天快到了,地上的草开始转绿。

燕歌:泛指悲壮的燕地歌曲。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方相氏译注,作者邮箱:1572076419@qq.com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

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

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

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人方面,是比较突出的。

  1.诗中“蕃州”乃泛指西北边地(唐时另有蕃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山县西,与黄河不属),“蕃州部落”则指驻守在黄河河套(“黄河曲”)一带的边防部队。

军中将士过着“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的生活,十分艰苦,但又被磨炼得十分坚强骁勇。

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作者通过对将士们英姿飒爽的外形描写,示意读者其善战已不言而喻,所以下句写“驰猎”,不复言“能”而读者自可神会了。

  2.军中驰猎,不比王公们佚游田乐,乃是一种常规的军事训练。

健儿们乐此不疲,早晚都在操练,作好随时迎敌的准备。

正是“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同组诗其四)。

“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句中饱含作者对他们的赞美。

  这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

西北高原的景色是这样壮丽: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气象。

  3.征人们唱的“燕歌”,有人说就是《燕歌行》的曲调。

目送远去的飞雁,歌声里诚然有北国战士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然而,飞鸿望断而“燕歌未断”,这开怀放歌中,也未尝不包含歌唱者对边地的热爱和自豪情怀。

如果说这一点在三句中表现尚不明显,那么读末句就毫无疑义了。

  4.“牧马群嘶边草绿”。

在赞美西北边地景色的诗句中,它几乎可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奇句媲美。

“风吹草低”句是写高原秋色,所以更见苍凉;

而“牧马群嘶”句是写高原之春,所以有油然生意。

“绿”字下得绝佳。

因三、四对结,上曰“塞鸿飞”,下对以“边草绿”,可见“绿”字是动词化了。

它不尽然是一片绿油油的草色,而且写出了“离离原上草”由枯转荣的变化,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

这与后来脍炙人口的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都以用“绿”字见胜。

在江南,春回大地,是啼鸟唤来的。

而塞北的春天,则由马群的欢嘶来迎接。

“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

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

诗所表现的壮美豪情是十分可贵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促促何促促,黄河九回曲。

嫁与棹船郎,空床将影宿。

不道君心不如石,那教妾貌长如玉。

统汉峰下(一作过降户至统漠烽)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塞下曲

作者: 李益 朝代: 唐代

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黄河东流流九折,沙场埋恨何时绝。

蔡琰没去造胡笳,苏武归来持汉节。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已亥杂诗 252

作者: 龚自珍 朝代: 清代

风云才略已消磨,甘隶妆台伺眼波。

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2122232425 共45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