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 文
和陶饮酒二十首 文
芙蓉在秋水,时节自阖开。
清风亦何意,入我芝兰怀。
一随采折去,永与江湖乖。
断丝不复续,斗水何足栖。
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感此每自慰,吾事幸不谐。
醉中有归路,了了初不迷。
乘流且复逝,抵曲吾当回。
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 文
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酒中真复有何好,孟生虽贤未闻道。
醉时万虑一扫空,醒后纷纷如宿草。
十年揩洗见真妄,石女无儿焦谷槁。
此身何异贮酒瓶,满辄予人空自倒。
武昌痛饮岂吾意,性不违人遭客恼。
君家长松十亩阴,借我一庵聊洗心。
我田方寸耕不尽,何用百顷糜千金。
枕书熟睡呼不起,好学怜君工杂拟。
且将墨竹换新诗,润色何须待东里。
和刘长安题薛周逸老亭周最善饮酒未七十而致 文
近闻薛公子,早退惊常流。
买园招野鹤,凿井动潜虬。
自言酒中趣,一斗胜凉州。
翻然拂衣去,亲爱挽不留。
隐居亦何乐,素志庶可求。
所亡嗟无几,所得不啻酬。
青春为君好,白日为君悠。
山鸟奏琴筑,野花弄闲幽。
虽辞功与名,其乐实素侯。
至今清夜梦,尚惊冠压头。
谁能载美酒,往以大白浮。
之子虽不识,因公可与游。
和陶饮酒二十首 文
和陶饮酒二十首 文
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文翻注译赏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
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
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
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
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
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可怜”两句:一问。
天色将晓,月亮悠悠西行,将行向何处?
可怜:可爱。
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
“是别有”三句:二问。
难道西天极处别有人间,月从这边冉冉西落,又从那边人间缓缓东升?
光影:指月亮。
“是天外”三句:三问。
太空浩渺,月亮运行是否凭借浩荡秋风?
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
“飞镜”句:四问。
月亮如飞镜无根,是谁用绳索将它悬系太空?
李白《拟古》:“长绳难系日。
”“姮娥”句:五问。
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谁殷勤将她留下?
?(héng横)娥:即月里嫦娥。
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谓经”两句:六问。
听说月亮西经海底而重返于人间东方,究竟是真是假。
问无由:无从查询。
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
“怕万里”三句:七问。
谓上说如真,则月亮行经海底时,月中的玉殿琼楼怎不为恣意纵横的万里长鲸冲破撞坏?
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
“虾蟆”两句:八问。
倘言月中虾蟆自会游水,则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
按:神话传说谓月中宫中有金蟾戏水,白兔捣药。
故堪:固然能够。
“若道”两句:九问。
如说月亮一切安然无恙,则何以一轮圆月渐渐变作一弯银钩?
按:此指月亮的盈亏圆缺变化。
无恙(yàng样):完好无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
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
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
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
“可怜”两句:一问。
天色将晓,月亮悠悠西行,将行向何处?
可怜:可爱。
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
“是别有”三句:二问。
难道西天极处别有人间,月从这边冉冉西落,又从那边人间缓缓东升?
光影:指月亮。
“是天外”三句:三问。
太空浩渺,月亮运行是否凭借浩荡秋风?
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
“飞镜”句:四问。
月亮如飞镜无根,是谁用绳索将它悬系太空?
李白《拟古》:“长绳难系日。
”“姮娥”句:五问。
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谁殷勤将她留下?
?(héng横)娥:即月里嫦娥。
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
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
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谓经”两句:六问。
听说月亮西经海底而重返于人间东方,究竟是真是假。
问无由:无从查询。
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
“怕万里”三句:七问。
谓上说如真,则月亮行经海底时,月中的玉殿琼楼怎不为恣意纵横的万里长鲸冲破撞坏?
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
“虾蟆”两句:八问。
倘言月中虾蟆自会游水,则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
按:神话传说谓月中宫中有金蟾戏水,白兔捣药。
故堪:固然能够。
“若道”两句:九问。
如说月亮一切安然无恙,则何以一轮圆月渐渐变作一弯银钩?
按:此指月亮的盈亏圆缺变化。
无恙(yàng样):完好无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诗不可胜计,咏月词也多得不可胜数 。
但是 ,真正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却并不很多,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 。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天问》,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
辛弃疾使用《天问 》体,而创作的这首《木兰花慢》,构思新颖,想象奇瑰 ,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人不同,他不思乡,不怀人,不吊古,而是紧紧抓住黎明前的刹那时间 ,象伟大诗人屈原那样,驰骋想象的翅膀,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个个疑问,把有关月亮的一些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绚丽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
请看他那妙趣横生的发问是: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接着又问: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
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
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
这些问题,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
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离开人间而独居于广寒宫。
于是,作者又发问: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
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
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词人这一连串的发问,把我们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 ,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得妙。
当然 ,稼轩写这首词不只是驰骋艺术才思而已,其中也有着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作出了大胆的猜测。
在诗词中,向月亮发问,前已有之,不算什么发明创造。
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然而,这首词中所提出的一些疑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大胆猜测,却是前人所不及的。
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个科学现象的发现,曾引起天文学界的革命。
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观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时,已经隐约猜测到这种自然现象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 》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谓“豪 ”,就是豪纵跌宕 ,横绝古今 ;
所谓“放 ”,就是雄放恣肆,别开天地。
辛弃疾的词,的确达了这种境界。
他这首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
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
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
并且,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
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卜算子(饮酒成病) 文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文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文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
嫦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