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澧 文翻译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虽然山路崎岖遥远,但我不会推辞你的盛情邀请;
纵使大雪厚积,也要踏雪前往拜访,何况现在已经是春天,冰雪已经消融。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9
松叶堪(kān)为酒,春来酿(niàng)几多。
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
堪:即可以,能够。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虽然山路崎岖遥远,但我不会推辞你的盛情邀请;
纵使大雪厚积,也要踏雪前往拜访,何况现在已经是春天,冰雪已经消融。
过:意即拜访、探望。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39页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9
晚霁登王六东阁 文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文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
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鲜白日皎。
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
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
默然置此去,变化谁能了。
商洛山行怀古 文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
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臾独皤皤。
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文翻注译赏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 .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华文出版社 ,2009 :99-100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
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灭烛(zhú)怜光满,披衣觉露滋(zī)。
怜:爱。
滋:湿润。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不堪盈(yíng)手赠,还寝梦佳期。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 .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华文出版社 ,2009 :99-100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有情之人都怨恨月夜漫长,整夜里不眠而把亲人怀想。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
一说指亲人。
遥夜:长夜。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
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灭烛(zhú)怜光满,披衣觉露滋(zī)。
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怜:爱。
滋:湿润。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
这里的灭烛怜光满,很显然根据上下文,这应该是个月明的时候,应该在农历十五左右。
此时月光敞亮,就是在现在今天,熄掉油灯仍然感受得到月光的霞美。
当一个人静静的在屋子里面享受月光,就有种“怜”的感觉,这只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而已,读诗读人,应该理解当时诗人的心理才能读懂诗词。
光满自然就是月光照射充盈的样子,“满”描写了一个状态,应该是月光直射到屋内。
不堪盈(yíng)手赠,还寝梦佳期。
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给你,只望能够与你相见在梦乡。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
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 . 2、 蘅塘退士 等 .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华文出版社 ,2009 :99-100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月怀远》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是作者在离乡时,望月而思念远方亲人而写的。
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
它和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鲍照的“明月照积雪”,谢朓的“大江流日夜”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
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
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情,转入“怀远”。
前乎此的有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后乎此的有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都是写月的名句,其旨意也大抵相同,但由于各人以不同的表现方法,表现在不同的体裁中,谢庄是赋,苏轼是词,张九龄是诗,相体裁衣,各极其妙。
这两句把诗题的情景,一起就全部收摄,却又毫不费力,仍是张九龄作古诗时浑成自然的风格。
从月出东斗直到月落鸟啼,是一段很长的时间,诗中说是“竟夕”,亦即通宵。
这通宵的月色对一般人来说,可以说是漠不相关的,而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故而落出一个“怨”字。
三四两句,就以怨字为中心,以“情人”与“相思”呼应,以“遥夜”与“竟夕”呼应,上承起首两句,一气呵成。
这两句采用流水对,自然流畅,具有古诗气韵。
竟夕相思不能入睡,或许是怪屋里烛光太耀眼,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光线还是那么明亮。
这天涯共对的一轮明月竟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见到它那姣好圆满的光华,更难以入睡。
夜已深了,气候更凉一些了,露水也沾湿了身上的衣裳。
这里的“滋”字不仅是润湿,而且含滋生不已的意思。
“露滋”二字写尽了“遥夜”、“竟夕”的精神。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两句细巧地写出了深夜对月不眠的实情实景。
相思不眠之际,没有什么可以相赠,只有满手的月光。
诗人说:“这月光饱含我满腔的心意,可是又怎么赠送给你呢?
还是睡罢!
睡了也许能在梦中与你欢聚。
”“不堪”两句,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没有深挚情感和切身体会,恐怕是写不出来的。
这里诗人暗用晋陆机“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两句诗意,翻古为新,悠悠托出不尽情思。
诗至此戛然而止,只觉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参考资料: 1、 沈熙乾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0 .
春江晚景 文翻注译赏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
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那:同“哪。
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
春,《全唐诗》注:“一作乡。
”按:作“乡”非。
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
”(《唐诗笺注》卷一)渺,一作“眇”。
渺然,幽远貌。
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渺然,犹眇绵之意。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
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
”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只自.副词。
犹言独自。
自,词缀,无义。
佳处:一作“佳气”。
佳气:美好的云气。
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薄暮:黄昏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余花:残花。
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诗》:“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客船:旅客乘坐的船;
运载旅客的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景象明丽。
秀发:枝叶繁茂,花朵盛开。
语出《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
”相鲜:景色鲜丽,相互辉映。
谢灵运《登江中孤屿》诗:“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自觉春思渺然,赏心自得,其中佳趣,莫可言传。
“征路”二句:行途中不意逢此佳景,更教我情兴幽远。
那:同“哪。
春心,指春景引发的意兴。
春,《全唐诗》注:“一作乡。
”按:作“乡”非。
黄叔灿云:“作‘乡心’,与通首绝无关会。
”(《唐诗笺注》卷一)渺,一作“眇”。
渺然,幽远貌。
作者《题画山水障》诗:“对玩有佳趣,使我心眇绵。
”渺然,犹眇绵之意。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日落西山,整个江面沐浴在夕阳的余晖中,水面泛着金光。
“兴来”二句:言此中佳趣只可心会,却难用言语表达。
宋唐庚《春日郊外》诗:“疑此江头有佳景,为君寻取却茫茫。
”陈与义《春日二首》之一:“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都是写刹那间的创作感受,可以参读。
只自.副词。
犹言独自。
自,词缀,无义。
佳处:一作“佳气”。
佳气:美好的云气。
古代以为是吉祥、兴隆的象征。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飘落的花瓣伴着晚霞洒落在渡口的客船上,这样一幅绮丽迷人的景象,怎不让人赞叹。
薄暮:黄昏时分。
津亭:渡口边的驿亭。
余花:残花。
南朝齐谢朓《游东田诗》:“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客船:旅客乘坐的船;
运载旅客的船。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江林多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胡应麟说“曲江清而澹”(《诗薮》外编卷四),确实抓住了他的特点。
另外张九龄在被贬所作的诗基本上不悲伤,往往充满了对美和理想的憧憬,显示出一种潇洒飘逸的情趣。
《春江晚景》这首诗写旅途中春日的繁花佳气令人心醉。
首联写景,江畔林木茂盛,花儿盛开;
天上云朵落日相辉映。
景象明丽。
虽然化用谢灵运诗句,但是没有谢的玄气和故作高深,非常自然,仿佛信口吟来,令人感到亲切。
三四句用虚笔。
征行逢此佳景,惊喜之情顿生。
五六句述其中不可言传之佳趣。
中间两联只写情而景在其中。
落句再补写春江景色,而“眇然“意自见。
尾联复写春江景色。
结句,以景物收束,余韵不尽,留下了美好的遐想。
胡震亨评论说,张九龄诗“结体简贵,选言清冷,如玉磬含风,晶盘盛露,故当于尘外置赏”(《唐音癸签》卷五)。
这种看法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张九龄确可称为盛唐神韵诗派的开山作家,一出手就区别于六朝清远诗人,为后来的盛唐山水田园派树立了标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送韦城李少府 文翻译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送别客人南昌县尉,路旁驿亭拜别贵宾时,正是春天。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美丽野花尽收眼底,林中乌鸣犹感清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告别县城踏上回乡路,归车走向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送别客人南昌县尉,路旁驿亭拜别贵宾时,正是春天。
南昌:今江西南昌市,古曾设南昌县。
南昌尉:即南昌县尉。
离亭:路旁驿亭。
西:古代宾主相见,以西为尊。
主东而宾西。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美丽野花尽收眼底,林中乌鸣犹感清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告别县城踏上回乡路,归车走向白马津。
青门:泛指城门。
轩:车的通称。
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知己挚友不分远近,相隔万里如同邻居。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文
登襄阳岘山 文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