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五首·其一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化:造化,即大自然。

钧:陶瓷匠所用的转轮。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诗,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陈:旧的,时间久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题遗山诗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身阅兴亡浩劫空,两朝文献一衰翁。

身阅兴亡:言元好问曾经历金元易代之变。

浩劫空:大灾难,破坏严重。

佛家谓世界由成、住到坏、空为四劫,空指世界毁灭。

后遂以“劫”指灾难。

“两朝”句:谓元好问集两朝文献于一身。

金亡于哀宗天兴二年(1233),元好问已四十馀岁,此后近三十年,致力于搜集整理金代文献,编有《壬辰杂编》、《中州集》,并作有大量诗文,为一代文宗。

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

“无官”句:元好问在金为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入元不仕,无损大节。

周粟,周武王灭商后,殷商贵族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不食周粟,最后饿死。

(参看《史记·伯夷列传》)元好问虽未如伯夷、叔齐之饿死,但却未仕元,故曰“未害”。

“有史”句:谓元好问担心有金一代文献之遗亡。

失楚弓,据《孔子家语》载:楚共王出游,遗失一良弓,从人要寻找,他说:“楚人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孔子认为楚共王心胸还不大,说:“人遗之,人得之,何楚也。

”这里以“楚弓”喻金代文献。

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乔木泣秋风。

“行殿”二句:拟想金亡后宫殿凄凉,抒亡国之悲。

行殿,行宫,指金之南京汴梁。

作者《汴京杂咏》中咏金亡事一首有“幽兰轩已火光红”句,幽兰似为金汴京行宫轩名。

夜火,鬼火。

故都,指金中都燕京。

金迁汴梁前之京都。

乔木,高大树木,多用以喻故国、故里。

《文选》颜延之《还至梁城作》:“故国多乔木。

”李善注:“《论衡》曰:‘观乔木,知旧都。

’”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国家”二句:作者《瓯北诗话》卷八评元好问:“值金源亡国,以社稷丘墟之感。

发为慷慨悲歌,有不求工而自工者。

此固地为之也,时为之也。

”这里即用其意。

赋,吟咏、描写。

沧桑,沧海桑田之省文,此指金之易代。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五首·其二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才人:有才情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才人:有才情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

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事叫“风骚”。

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第一、二句诗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五首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但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杜:指李白、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cí)黄。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艺苑:艺坛,艺术领域。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不断的运动发展,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即使能预支五百年的新意作,到了一千年又觉得陈旧了。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李白和杜甫的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但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李杜:指李白、杜甫。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cí)黄。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艺苑:艺坛,艺术领域。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其二   第一、二句人指出,即使是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他们的诗篇也有历史局限性。   第三、四句诗人呼唤创新意识,希望诗歌写作要有时代精神和个性特点,大胆创新,反对演习守旧。   世人常常用这句诗来赞美人才辈出,或表示一代新人替换旧人,或新一代的崛起,就如滚滚长江,无法阻拦。   此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写出了后人继承前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为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其三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前二句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这时 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   后二句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   这首诗继承以诗歌体裁论诗歌的传统,见解卓异,说理畅达。全诗看似佶手拈来、随手而出,但却具有极为精辟深刻的理论内涵。李白、杜甫被称为诗中仙圣,在唐代即受到推崇,如韩愈在仕由逝世时才3岁,后来他熟读李杜诗篇,作有《调张籍》一诗,其中有“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伊我生其后,举颈遥相望”等语,可谓敬佩得五体投地。而后世特别是明清两代,对李杜的崇拜更是前所未有,并且普遍地认为诗自唐以来诗道不振,一代不如一代。甚至有人还提出从《诗经》以来每况愈下、自宋元以来无诗之论,这种看法在明清诗歌理论中占有主导地位。   诗人开篇即总论概述了这一普遍现象,以李杜为代表指出了他们的诗作固然光耀千秋,流传万古,其崇高地位与普及程度已是脸炙人家传户诵。接下来却陡然转笔,尖锐地指出了这种情况带来的另外的弊端:熟极而流,不仅令人觉得从内容到形式都没有新意,而且还隐隐含有这一现象在某一程度上阻碍了后世诗人的创新之意,其见解之深刻,笔触之辛辣,思虑之周到,足以发人深省。前两句并非真足在贬低李杜,而是为下文略作铺垫而已,以下即转入主题的抒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工夫半未全。

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良会:美好的会见。

意外奇:指两人意外相聚。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苏堤:在杭州西湖中。

传为北宋元丰年间苏轼于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故名。

杜牧三生:杜牧,晚唐著名诗人,风流多才,比喻袁枚。

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鬓有丝:鬓发花白。

此年袁枚六十三岁。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才子:指袁枚。

端:真正。

枉:白费。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袁枚暨性灵派诗传.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08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我们不曾见面就早已知道姓名,这次意外相聚让我格外惊奇。

良会:美好的会见。

意外奇:指两人意外相聚。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你的才华一定会长久流传,我有幸晚年见到你也不算晚了。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二月的苏堤涨着春水,我曾像杜牧一般风流,如今却已鬓边生白。

苏堤:在杭州西湖中。

传为北宋元丰年间苏轼于杭州任职时疏浚西湖,堆泥筑堤,故名。

杜牧三生:杜牧,晚唐著名诗人,风流多才,比喻袁枚。

三生,指前生、今生、来生。

鬓有丝:鬓发花白。

此年袁枚六十三岁。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一赏西湖一见你,不枉费我这里游玩啊。

才子:指袁枚。

端:真正。

枉:白费。

参考资料: 1、 费振刚.袁枚暨性灵派诗传.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08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首联写诗人与袁枚不期而遇。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诗人与袁枚知交已久,这次相遇正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而自己的欢快之情溢于言表。

  颔联赞叹袁枚卓越的才华,必将流传永久,因而自己有幸于晚年得见这位名高一代的诗人也并不嫌太晚。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此时赵翼五十三岁,袁枚已六十三岁,所以称老,而这次会面又在风光旖旎的西子湖畔,更有诗情画意。

  颈联写二月西湖涨春水,苏堤沉浸在春光之中。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在此景中,风流如杜牧的袁枚此时鬓边已有了白发。

这两句形象地再现出当日两位诗人见面时的情景。

“望湖楼下水如天”,那浩淼无际的水势正如二月的眷光,不仅充溢于天地之间,而且也漾溢在诗人的心头。

眼前这位两鬓花白而风流倜傥的才子便是自己心仪已久的随园主人,怎不使诗人欣慰,所以说西湖与袁枚一样足以令他觉得不虚此行,甚至连游程的花费电不冤枉了。

  尾联将西湖和袁枚系为一体,点明诗人喜悦心情。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将西湖与袁枚联系在一起,非常浅切,却别开生面,“不枉游资”云云虽语带戏谑,却也体现了袁、赵二人之间的友谊是真诚的。

这一次的聚会是欢愉的,在两位诗人心中都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袁枚也有诗记载此事,中有“西湖天为两人生”之句,表现了同样轻快戏谑的笔调。

  赵翼的诗明白清通,追求一种朴实平易的美感,如这一首通篇没有僻字涩句,也不用浓艳的词藻、艰深的典故,冲口而出,然不乏佳句。

“才可”二句意在称扬袁枚的才华出众,然也带出白首相逢的情景,“苏堤”二句于通篇议论之中插入形象的描绘,令景物与人融合无间,都于平淡中含有深味,令人难忘。

赵翼诗的另一特点是诙谐幽默,如此首中“老犹得见未嫌迟”等诸句中都显然有一种风趣的精神,或表现旷达的胸襟,或抒写真率的友情。

参考资料: 1、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元明清诗鉴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391 2、 郑春山.千古绝唱·中国古典文学赏析.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4491

后园居诗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有客忽叩门,来送润笔需。

乞我作墓志,要我工为谀。

言政必龚黄,言学必程朱。

吾聊以为戏,如其意所需。

补缀成一篇,居然君子徒。

核诸其素行,十钧无一铢。

其文倘传后,谁复知贤愚?

或且引为据,竟入史册摹。

乃知青史上,大半亦属诬。

论诗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李杜诗篇万人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野步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料峭的寒风催着换上了厚衣服,到附近的郊区原野去游玩。峭寒:料峭。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秋风最爱多管闲事了,它一来,不但把枫叶变红,还把人的头发变白了。红他枫叶白人头:这是名句。意思是:(秋风)把枫叶变红,却把人的头发变白了。更是感叹时间不饶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论诗五首·其三

作者: 赵翼 朝代: 清代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

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说明评论事物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

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

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

只眼:独到的见解,眼力出众。

艺苑:艺坛,艺术领域。

雌黄:即鸡冠石,黄赤色,可作颜料。

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用雌黄涂掉再写。

后用信口雌黄喻随口乱说。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如果自己见识低下,就像矮人看戏似的,自己什么也没看见,对戏的好坏心中没有定数,只是随声附和罢了。

说明评论事物要有主见,不要人云亦云。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12 共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