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州开元寺 寺置于东晋时。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南朝谢朓城,东吴最深处。

亡国去如鸿,遗寺藏烟坞。

楼飞九十尺,廊环四百柱。

高高下下中,风绕松桂树。

青苔照朱阁,白鸟两相语。

溪声入僧梦,月色晖粉堵。

阅景无旦夕,凭栏有今古。

留我酒一樽,前山看春雨。

中途寄友人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 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赠沈学士张歌人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拖袖事当年,郎教唱客前。

断时轻裂玉,收处远缲烟。

孤直縆云定,光明滴水圆。

泥情迟急管,流恨咽长弦。

吴苑春风起,河桥酒旆悬。

凭君更一醉,家在杜陵边。

醉赠薛道封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饮酒论文四百刻,水分云隔二三年。

男儿事业知公有,卖与明君直几钱。

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命世须人瑞,匡君在岳灵。

气和薰北陆,襟旷纳东溟。

赋妙排鹦鹉,诗能继鶺鴒.蒲亲香案色,兰动粉闱馨。

周孔传文教,萧曹授武经。

家僮谙禁掖,厩马识金铃。

性与奸邪背,心因启沃冥。

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

阊阖开时召,箫韶奏处听。

水精悬御幄,云母展宫屏。

捧诏巡汧陇,飞书护井陉。

先声威虎兕,馀力活蟭螟。

荣重秦军箭,功高汉将铭。

戈鋋回紫塞,干戚散彤庭。

顺美皇恩洽,扶颠国步宁。

禹谟推掌诰,......更多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劝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樯似邓林江拍天,越香巴锦万千千。

滕王阁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铁轴船。

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要君严重疏欢乐,犹有河湟可下鞭。

秋夕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52-54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3-54
银烛秋光冷画屏(píng),轻罗小扇扑流萤(yíng)。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jiē)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52-54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3-54
银烛秋光冷画屏(píng),轻罗小扇扑流萤(yíng)。在秋夜里烛光映照着画屏,手拿着小罗扇扑打萤火虫。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jiē)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寝宫凝视牛郎织女星。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参考资料: 1、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52-54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3-54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 一作:天街;卧看 一作:坐看)  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银白色的蜡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是无用的。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这首诗中的“轻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见《六一诗话》)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这首诗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一“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52-54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53-54

赤壁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著 吴兆基 编.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20 2、 蘅塘退士 著 金性尧 编.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56-357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8-50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著 吴兆基 编.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20 2、 蘅塘退士 著 金性尧 编.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56-357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8-50

折戟(j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古代兵器)沉没在水底的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吴军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参考资料: 1、 蘅塘退士 著 吴兆基 编.唐诗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320 2、 蘅塘退士 著 金性尧 编.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356-357 3、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一):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48-50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

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

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

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

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

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陵道中 / 寄远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南陵的江水,满满地、慢悠悠地流荡,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见哪家的女子独倚在临江的楼窗?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客:作者自指。

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南陵的江水,满满地、慢悠悠地流荡,西风紧吹,轻云掠过,秋天即将来到身旁。

南陵:唐县名,在今安徽省繁昌县西。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正当客居他乡,心情孤寂凄清的时候,忽见哪家的女子独倚在临江的楼窗?

客:作者自指。

孤迥:指孤单。

参考资料: 1、 吴鸥 等 .杜牧诗文选译 .成都 :巴蜀书社 ,1991 :107 . 2、 乔力 .唐诗精华分卷 .北京 :朝华出版社 ,1991 . 3、 贺新辉 .唐诗精品鉴赏辞典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这首诗收入《樊川外集》,题一作“寄远”。

杜牧在文宗开成(835-840)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南陵是宣州属县,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南陵道中”,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描写看,理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

“漫悠悠”,见水面的平缓、水流的悠长,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一、二两句之间,似有一个时间过程。

“水面漫悠悠”,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的景象。

过了一会,风变紧了,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天空显得高远,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

“欲变秋”的“欲”字,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

这些描写,都为第三句的“客心孤迥”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心境孤迥的时候,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

三、四两句所描绘的这幅图景,色彩鲜明,饶有画意,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在客心孤迥之时,意绪本来有些索寞无聊,流目江上,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精神为之一爽,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这是从“正是”、“谁家”这样开合相应、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至于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女子,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还是像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自然也无法向读者交待,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

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想。

在这里,“红袖凭江楼”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恰恰为联想的丰富、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似乎告诉读者,在一定条件下,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不但不是缺点,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因为它使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

当然,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客心孤迥”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

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095-1096 .

登乐游原

作者: 杜牧 朝代: 唐代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五陵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

参考资料: 1、 罗时进.杜牧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81-182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

没:消失。

销沉:形迹消失、沉没。

销: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事业:功业。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

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无树:即每棵树。

参考资料: 1、 罗时进.杜牧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81-182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天空广阔无边鸟儿消失天际,古时的遗迹消失在这荒废的乐游原里。

澹澹:广阔无边的样子。

没:消失。

销沉:形迹消失、沉没。

销:同“消”,消散,消失。

此中:指乐游原四周。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想要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那五陵的数目都在那萧瑟而秋风中。

事业:功业。

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分别为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

约位于现在的西安市西北。

无树:即每棵树。

参考资料: 1、 罗时进.杜牧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81-182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上联描写了乐游原的景色,渲染了凄凉的气氛。

登临乐游原,只见孤鸟远飞;

沧海桑田,人事变迁,惟有长空永在。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物是人非,夕盛今衰的感慨之情,对执政者的劝勉忠告。

诗人在此展示了永恒的宇宙对有限的人事的销蚀,深感人世盛衰、兴亡迭代、终在无限的宇宙中归于寂灭,可见诗人感慨之深。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下联萧瑟凄凉,衰败的景色使诗人对历史的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发出由衷的感慨。

诗人从纵横两方面,即地理和历史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览与思考,从而表达出登楼临眺时触动的个人感受。

用典的修辞手法,凝练含蓄,反用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飞意”,言汉朝之英雄伟业皆已成历史陈迹,诗人内心对报效祖国,建功立业,驱除侵略者抱有崇高的爱国热情,感喟之情极深。

参考资料: 1、 罗时进.杜牧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181-182

678910 共4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