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朱庆馀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温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6页 2、 刘士林.《床前明月光:唐诗阅读笔记,》:济南出版社,2005年05月:第204页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越女:越国美女,西施。出镜心:出现任明镜中,意即揽镜自照。更:又。沉吟:犹豫不决。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齐纨(wán):齐地出产的细绢。菱歌:采菱所唱的歌。敌:通“抵”,比得上。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温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6页 2、 刘士林.《床前明月光:唐诗阅读笔记,》:济南出版社,2005年05月:第204页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越女:越国美女,西施。出镜心:出现任明镜中,意即揽镜自照。更:又。沉吟:犹豫不决。 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齐纨(wán):齐地出产的细绢。菱歌:采菱所唱的歌。敌:通“抵”,比得上。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温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46页 2、 刘士林.《床前明月光:唐诗阅读笔记,》:济南出版社,2005年05月:第204页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一)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版本二)  “越女新妆出镜心”,越地出美女,而朱庆馀恰好又是越州人,这简直是天缘巧合,作者把朱庆馀比做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风景优美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这一句,表面上说越女天生丽质,再加上精心的妆饰打扮,自然更加美艳动人,实际上是说朱庆馀有良好的先天素质,再加上后天的刻苦学习,自然是德才兼备,文质彬彬。   “自知明艳更沉吟”,表面上是说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思量起来,实则是说朱庆馀虽然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文章不错,但还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得到考官的赏识。诗的后两句,紧扣“更沉吟”三个字,针对朱庆馀的疑虑,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   “齐纨未足人间贵”,这句表面是说,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身上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做成的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齐纨”,在这里比喻表面的、花哨的东西。整句是说,表面的华而不实的东西并不值得看重,言外之意是,朱庆馀并不是一个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便自然引出最后一句“一曲菱歌敌万金”。   “一曲菱歌敌万金”,《采菱》是古曲,是高雅的曲子,在这里意指真才实学。一益高雅的《采菱曲》比万金都有价值。同时也是告诉朱庆余你的文章很有价值,我很欣赏,金榜题名没有问题。结合后两句,作者除回答了朱庆余的疑问以外,还肯定了朱庆余的德行文章.告诉朱庆馀:在我眼里你不是一个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人。我很欣赏你。   该诗表达含蓄蕴藉,趣味横生,当人们透过它的字面意思而体味到它的内在含义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微笑。结构上,全诗四句,浑然一体,结构谨严。前两句针对朱庆馀的原诗,首先肯定了朱庆馀的人品文章,指出他虽自负才华但仍信心不足;三四两句紧扣“更沉吟”三字,一方面回答了朱庆馀的疑问,另一方面对朱庆馀的文章作了高度评价。 参考资料: 1、 刘士林.《床前明月光:唐诗阅读笔记,》:济南出版社,2005年05月:第204页 2、 陶文鹏.《唐诗鉴赏》: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302页

采莲曲·秋江岸边莲子多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

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

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

归时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秋江岸边莲子多,采莲女儿并船歌”,清秋时节,莲子成熟了,碧荷沿江连绵无际,正是收获的季节。

采莲女们笑着,唱着驶船来江上采莲。

“并船歌”,几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

一个“并”字,突出了采莲是群体活动,以及采莲女们的爽朗和快乐。

她们的船摇到哪里,她们那优美的歌声就飞到哪里。

江流蜿蜒向前,欢快悠扬的歌声随着江流一路飘荡。

这阵阵甜美的歌声,为清秋江面增添了无限风光。

这两句环境描写,烘托出秋江采莲的热闹场景。

下面两句具体描绘采莲细节:“青房圆实齐戢戢,争前竞折漾微波。

”齐戢戢,形容众多莲蓬露出水面,一个挨一个,戢戢然。

这些饱满的莲子,吸引着采莲女们。

她们荡着小船,在荷丛里穿梭,在绿色的芙蓉国里你追我赶,相互竞赛,都想多采一些莲子。

澄碧的水面,溅起一朵朵晶莹闪亮的水花,荡起一道道翡翠般的波浪。

歌声、笑声、桨声,合奏出一支支活泼欢畅的青春曲。

绿叶青莲,映衬采莲女红润的面颊,采莲女和粉红的荷花在阳光下相映生辉。

颜色的相互映衬,使画面明丽多姿;

荷叶和莲子是静态的,采莲女和江水是动态的,静态和动态相互转换,衬托出画面的中心——采莲女轻盈、敏捷。

“争前,”描写她们争着划船向前,使轻舟竞采的动人画面跃然纸上。

“竞折”,突出她们争相采摘莲子的情态,把她们的青春风采写活了。

从“争前”到“竞折”,采莲画面的动态感越来越强。

诗人连用争、折、漾几个动词,描绘出采莲女们神速、灵敏的动作、兴奋欢快的心境,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她们轻盈飞动的神彩。

前四句押“歌”韵,为第一段,展现出广阔而热闹的秋江采莲场景,情调悠扬甜美。

  五、六两句写寻藕:“试牵绿茎下寻藕,断处丝多刺伤手。

”“试牵”说明她们寻藕的目的只是想看一看藕长得多大了。

因为此时的藕只是小嫩藕,还没有到扒藕的季节。

绿茎上有刺,如果不小心就会刺伤手。

因此,她们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顺着绿茎向下摸藕,采莲子是那样飞快,寻藕却是如此缓慢,一快一慢,突出了她们寻藕的细致。

这两句押“有”韵,为第二段,刻画寻藕的具体细节,表现出她们劳作的情景。

节奏缓慢,给人以舒缓轻松的感受。

  下面四句转入刻画采莲人。

“白练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钗妆梳浅”这两句用白描手法描绘采莲女的妆扮。

她们用白色的带子系着腰,显示出形体曲线美和俊俏优美的风姿。

她们不插玉钗,只施淡妆,表现出采莲女的自然风采,表现出一种朴素大方的美,“船中未满度前洲,借问阿谁家住远”,莲子还没有把船舱装满,她们便相互鼓劲:“我们结伴到前面的洲边继续采吧。

”她们边采边相互关切地询问:“我们越往前采,离家就越远了,谁家住得远一些?

”一句亲切的问话,揭示出她们善良的心地和开朗的性格,突出了她们相互的友爱和关切。

这浓厚的人情显示出她们美的心灵、美的情操,她们的形体美和内在美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给人美的享受。

  这四句押“洗”韵,为第三段,刻画采莲女们的形体外貌和内心世界,情调朴实亲切。

  最后两句描绘采莲女暮归:“归时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还荡桨。

”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们的勤劳。

日暮涨潮,正好可以乘船疾驶。

这个“共”字用得妙,突出了她们同出同归和丰收后共同的欢乐。

在归途中,她们边荡着桨边拿着荷花玩耍。

一天劳动后,她们还是那样轻松。

这最后两句展现出一幅水彩画:红色的晚霞给采莲女披上了绚丽的色彩,她们的欢笑和歌声,为日暮秋江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结尾和开头照应紧密。

最后两句押“漾”韵,描绘出一幅采莲女丰收归来边荡桨边弄荷花的动人画面,让人们在轻松愉快中回味全篇。

  这首诗采莲活动写得相当细致,从头到尾都是运用叙述和白描手法,如同采莲女一样淡妆浅梳,不假雕饰,表现出一种纯朴明丽的风格,洋溢着浓郁的江南民歌风味。

全诗构思独特,每韵一段,各段之间富有变化,从而展示出从晨出到暮归群体采莲的全部过程。

全诗场景多变,情节丰富,令人留连往返,兴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434-436页

塞下曲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边州八月修城堡,候骑先烧碛中草。

胡风吹沙度陇飞, 陇头林木无北枝。

将军阅兵青塞下,鸣鼓逢逢促猎围。

天寒山路石断裂,白日不销帐上雪。

乌孙国乱多降胡, 诏使名王持汉节。

年年征战不得闲,边人杀尽唯空山。

秋山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秋山无云复无风,溪头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闭石床静,叶间坠露声重重。

行路难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 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永嘉行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

晋家天子作降虏, 公卿奔走如牛羊。

紫陌旌幡暗相触,家家鸡犬惊上屋。

妇人出门随乱兵,夫死眼前不敢哭。

九州诸侯自顾土, 无人领兵来护主。

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

宫词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新鹰初放兔犹肥,白日君王在内稀。

薄暮千门临欲锁,红妆飞骑向前归。

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

尽理昨来新上曲,内官帘外送樱桃。

无题(一作刘禹锡诗,题云踏歌词)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桃溪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

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有细腰多。

同严给事闻唐昌观玉蕊近有仙过,因成绝句二首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山禽

作者: 张籍 朝代: 唐代

山禽毛如白练带,栖我庭前栗树枝。

猕猴半夜来取栗,一双中林向月飞。

1112131415 共42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