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章封事 文翻注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道士穿着青霓长袍呼请天宫的守护神,鸿龙玉狗听见他的声音打开了天门。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道士穿着青霓长袍呼请天宫的守护神,鸿龙玉狗听见他的声音打开了天门。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绿章封事呈给天帝,奏文中向他倾诉:长安六条街马蹄杂沓,失去了主宰。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目前空气极不清爽,时疫流行,一般人染病而死,化为尘埃。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目前空气极不清爽,时疫流行,一般人染病而死,化为尘埃。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但愿拿着汉戟招回寒士书生的魂魄,不让他们的尸骨长期被埋在荒草丛中。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5-37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青霓(ní):一作“青猊”。
鸿龙玉狗:守天门的神兽。
石榴花发满溪津,溪女洗花染白云。
石榴二句:设想天门打开之后,道士看到的景象。
绿章封事咨元父,六街马蹄浩无主。
元父:元气之父。
指的是天帝。
六街:长安。
唐朝长安有左右六街。
虚空风气不清冷,短衣小冠作尘土。
虚空风气:空气。
短衣小冠:指普通人。
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
金家:显贵人家。
汉朝金日磾是匈奴人,但是归顺汉朝,子孙几代显贵。
扬雄:字子云,汉朝著名文士,生活贫寒,这里借指一般寒士。
秋室:冷落的书屋。
无俗声:没有嘈杂的声音,只有读书声。
愿携汉戟招书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书鬼:书生的鬼魂。
蒿里:死人的墓地。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35-37
送韦仁实兄弟入关 文
送客饮别酒,千觞无赭颜。
何物最伤心?
马首鸣金环。
野色浩无主,秋明空旷间。
坐来壮胆破,断目不能看。
行槐引西道,青梢长攒攒。
韦郎好兄弟,叠玉生文翰。
我在山上舍,一亩蒿硗田。
夜雨叫租吏,春声暗交关。
谁解念劳劳?
苍突唯南山。
竹 文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文
京城 文
还自会稽歌 文赏
湘妃 文
恼公 文
宋玉愁空断,娇饶粉自红。
歌声春草露,门掩杏花丛。
注口樱桃小,添眉桂叶浓。
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
钿镜飞孤鹊,江图画水葓。
陂陀梳碧凤,腰袅带金虫。
杜若含清露,河蒲聚紫茸。
月分蛾黛破,花合靥朱融。
发重疑盘雾,腰轻乍倚风。
密书题豆蔻,隐语笑芙蓉。
莫锁茱萸匣,休开翡翠笼。
弄珠惊汉燕,烧蜜引胡蜂。
醉缬抛红网,单罗挂绿蒙。
数钱教姹女,买药问巴賨. 匀脸安斜雁,移灯想梦熊。
肠攒非束竹,......更多
啁少年 文
青骢马肥金鞍光,龙脑入缕罗衫香。
美人狭坐飞琼觞, 贫人唤云天上郎。
别起高楼临碧筱,丝曳红鳞出深沼。
有时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飞鸟。
自说生来未为客, 一身美妾过三百。
岂知劚地种苗家,官税频催勿人织。
长得积玉夸豪毅,每揖闲人多意气。
生来不读半行书, 只把黄金买身贵。
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
荣枯递传急如箭,天公不肯于公偏。
莫道韶华镇长在, 发白面皱专相待。
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文注赏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泱泱:深广的样子。
靥黄:在面颊附近施以月形黄色粉妆,曰黄星靥,见段成式《酉阳杂俎》。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龙骨:御沟边雕龙的石条。
鸭头:绿色,指水。
御沟有宫女洗下的脂粉,水为之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泛小觞:即流觞,古人斟酒于觞中,放在曲折的水中,随水流泛,在谁的面前停下,谁就喝酒。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何郎:三国魏何晏,字平叔,南阳人,有奇才,美容貌,尚金乡公主。
这里借以指沈驸马。
参考资料: 1、 滕学钦疏译.李贺诗歌全集简疏:中国书店,2010.09:第8页
入苑白泱泱,宫人正靥黄。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
别馆惊残梦,停杯泛小觞。
幸因流浪处,暂得见何郎。
诗写自己荣幸地与沈驸马同避于宫苑御沟清波荡漾的水边,李贺想在政治上有所出路,对驸马这种身份的人难免有点巴结奉迎之心,这也是他未能免俗之处吧。
即使这种应酬之作,李贺写得也不空泛,沟水流入宫苑、宫女正在梳妆,水声惊醒早梦,水流泛然、可供流觞等一系列场景的描绘,显得富有生活情趣。
从诗中“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停杯泛小觞”来看,当是三月三日宴游作“流觞曲水”之戏。
诗写御沟之水,只起首一句直笔状水流之貌,馀皆曲为之辞,然都不离御沟和水。
流入御沟之水,始则“白泱泱”,其时正值清早时候,继而水绕沟堤,已有脂粉香气。
再经别馆,汩汩有声,故能惊人梦醒,曲折回环,故可流觞饮酒为乐。
同游者贵为驸马,幸得相见于御沟。
此诗是李贺逞才之作,有讨好之嫌,似无深寄。
参考资料: 1、 李华 李景华主编.唐诗一万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831页 2、 刘衍著.刘衍论著集: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1:第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