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安秋日 文赏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卷云山角戢,碎石水磷磷。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沦。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而将他贬至钦州(今广西钦州市)。
这是他第二次被贬岭南。
《始安秋日》这首诗就是他前往钦州途经桂林时所写的。
《旧唐书》说他“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播远近。
”《始安秋日》就是当时广为流传的一首排律。
诗人敏锐地抓住了岭南物候的特征,起句就开门见山地直陈其对桂林的独特感受。
次句点题并阐述上句“风景异”的内容:“秋似洛阳春”。
洛阳的春日究竟怎样,诗人没有明说,但这是人们所熟悉的,杨柳新绿,繁花似锦,莺歌燕语。
仅“洛阳春”三个字就道尽了桂林秋色佳。
这句诗写得既概括又具体,简洁而饶有韵味。
紧接着的两句诗写得更新颖奇警,“晚霁江天好,分明愁杀人”。
在这傍晚时分,雨过天晴,斜阳余辉倾洒江中,江天虽美非故土,只能使离人更加愁肠欲断。
“分明”二字活泼了句意,使江天人格化,江天好像是有意恼人的。
“卷云山角戢角戢,碎石水磷磷”,晚风袭来,云雾飞卷而去,山峰忽隐忽现,如同兽的角尖在角戢角戢钻动;
江水清沏得可以看见底下的小石子,江水在石间穿梭,发出磷磷的声音,悦耳动听。
像这样朴实生动的描写,已脱尽了绮靡之气。
自第七八句起,便转入述志感怀。
“世业事黄老,妙年孤隐沧”,黄老,道家祖黄帝老子,故称道家之言为黄老。
赞美隐士研习黄帝老子的学说,脱尘出俗,能悠游世事之外。
宋之问早年曾学道,在陆浑山庄隐居过。
这里言外之意很有些悔恨自己未能坚持隐居,热心仕途混迹官场,以致弄到“迁窜极炎鄙”,“百越去断魂”的地步。
他一贬再贬终至流放,于是才产生了不如归隐的思想。
他在这次流放途中写的《自洪府舟行直书其事》中说道:“妙年拙自晦,皎洁弄文史。
谬辱紫泥书,挥翰青云里。
事往每增伤,宠来常誓止。
铭骨怀报称,逆鳞让金紫。
安位衅潜搆,退耕祸犹起。
栖岩实吾策,触藩诚内耻。
”暗示自己欲进不得,欲退不能,心中感到羞耻。
宦海的沉浮,他已经深有体会了。
“归欤卧沧海,何物贵吾身”,表现的是急欲隐归的心理。
意思是:说归去吧,到那海岛上远离尘世,寄情沧海,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比自己的生命更贵重呢?
上句感叹,下句反诘,深沉有力,蕴含着无限辛酸和无奈。
眼前美好的桂林山水,只能更增添他的烦恼和感伤。
不久,他被勒令自杀。
《旧唐书》说他“先天中,赐死于徙所”。
《新唐书》说他“赐死桂林”,情节十分凄惨:“之问得诏震汗,东西步,不引决。
祖雍请使者曰‘之问有妻子,幸听决’。
使者许之,而之问慌悸不能处家事。
祖雍怒曰:‘与公俱负国家当死,奈何迟回邪?
’乃饮食洗沐就死。
”可见这一次的被流放,诗人早已预感到凶多吉少了。
《始安秋日》诗,是他晚期的作品,感情真挚动人。
艺术风格迥异于早年的应制诗。
这首诗所写的山水景物,个性鲜明,是诗人在独特环境中的独特感受,给读者以新颖的美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龙门应制 文
江亭晚望 文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村作 文翻译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等到天亮便越过闽地的山障,乘风向粤进发。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宿云如落鹏之翼,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台。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流水击打溪石,叮咚有声。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黑猿抱叶啼叫,翡翠鸟衔花飞来。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南中的景象虽娱心悦目,但我留恋北方的思绪却更长了。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黑发忽然变成了白发,赤心已经化作冷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故乡去剪来草过日子罢了。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1-33页 2、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25 3、 刘文蔚.唐诗合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5-477
候晓逾闽嶂,乘春望越台。
等到天亮便越过闽地的山障,乘风向粤进发。
候:等候,等待。
晓:天亮。
逾:逾越。
闽:福建。
嶂:山障。
越(yuè粤):广东。
越台:昔尉陀立台,以朝汉室,号为“朝台”。
宿云鹏际落,残月蚌中开。
宿云如落鹏之翼,残月如开于蚌中之珠。
宿云:隔宿之云。
鹏:大鸟。
际:天际。
残月:夜阑之月。
蚌中开:明月之珠,藏于蚌中,故见晓月,如珠在蚌中开也。
薜荔摇青气,桄榔翳碧苔。
碧绿的薜荔如青气在摇动,茂密的桄榔树遮蔽着碧台。
薜(bì)荔:香草。
桄榔(guāng láng):桄榔树,大四五围,长五六丈,无枝,至头生叶。
翳(yì):遮蔽。
桂香多露裛,石响细泉回。
桂花带露开放,香气袭人,流水击打溪石,叮咚有声。
裛(yì):通“浥”,沾湿。
抱叶玄猿啸,衔花翡翠来。
黑猿抱叶啼叫,翡翠鸟衔花飞来。
玄猿:黑猿。
啸:啼叫。
南中虽可悦,北思日悠哉。
南中的景象虽娱心悦目,但我留恋北方的思绪却更长了。
南中:中国南部。
思:思绪。
悠:时间之长。
鬒发俄成素,丹心已作灰。
黑发忽然变成了白发,赤心已经化作冷灰。
鬒(zhěn诊)发:黑发。
俄(é):忽然。
素:白色。
灰:冷灰。
何当首归路,行剪故园莱。
仕进的路已绝,不如回头返故乡去剪来草过日子罢了。
首:向,朝。
行:去。
莱(lái):草名,即藜。
参考资料: 1、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31-33页 2、 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525 3、 刘文蔚.唐诗合选: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02月第1版:475-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