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牡丹 文翻赏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在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中,我曾经见到过你。
文章中说只有洛阳的姚黄才是独步天下的名花。
(现在)与芍药和琼花相比,真是亏待了你。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昔日你生长在花圃中,王侯将相争相观赏,如今花圃荆棘丛生,你与狐兔相伴。
请不要说起中州的惨境,恐怕花也要哀愁。
参考资料: 1、 李晓丽编著.国人必读宋词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03:第317页 2、 杜茂功选注;
王文超总编;
王德俊副总编,.九都洛阳历史文化丛书 九都诗韵: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10:第346页 3、 《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宋词鉴赏辞典: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01:第304页
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
若比广陵花,太亏他。
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
大多数词人写牡丹,多赞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充满富贵气象。
总之大都着重于一个喜字,而词人独辟蹊径,写牡丹的不幸命运,发之所未发,从而寄托词人忧国伤时之情。
上片首二句“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独步”写牡丹的身世。
姚黄魏紫在当时是牡丹中的名贵品种,这里单举姚黄,是以姚黄代名贵牡丹花种。
“独步”二字,准确、简洁地说出这些牡丹的美丽和名贵。
三、四句转写目前。
芍药、琼花和牡丹都是天下名花,前二者虽经战火摧残,但仍近朝廷,常为词人咏歌。
而牡丹命运独苦,沦落于敌人的铁蹄下,犹如昭君,成为朝廷孱弱的的牺牲品。
这是对牡丹的同情,也是对朝廷当政者的怨愤。
下片“旧日王侯园圃,今日荆榛狐兔”描绘了国破家亡后中州的惨象,同时也形象地表明了牡丹的处境。
盛世繁华时姚黄魏紫,倾国倾城;
山河破碎中的一片焦土,牡丹也就只剩下与荒烟衰草,荆榛狐兔相伴的命运了。
词人的忧国之心,离黍之哀,也通过这些形象的描写,得到充分的表现。
文字极为精炼,含义极为丰富。
“君莫说中州,怕花愁”蕴含着词人极为复杂而深沉的感情。
怕人说中州的惨境,并非怯懦,而是更翻进一层,说明爱中州之深,言明光复中州之心的迫切,也说明未能渡江驱敌的愤恨心情。
在堂堂男子汉空怀壮志、报国无门的南宋末年,词人那种不平静的心潮是不言而喻的。
结句“怕花愁”,实则是自己愁不堪忍。
而词人采用曲折写法,不仅能表现出惜花的深厚情意,而且也能引读者进入境界,仿佛与牡丹相对,见其愁态,而不能无动于衷。
全词构思精妙,对比鲜明,感情深沉,达意委婉。
虽是一首小词,却做到叙事、议论、抒情相结合,并且结构严谨,层层相扣。
借咏牡丹而生发出一个富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来,是与词人的一腔爱国热情紧紧相连的。
感时伤世,寄情于花,充分表现了对国家人民命运的时刻关注。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6页 2、 金志奎著.宋词名家名作三百首诠释赏析:武汉出版社,2010.08:第526页
朝天子 文
忆秦娥·春酲薄 文翻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
豪如昨。
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
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春酲薄,梦中毬马豪如昨。
豪如昨。
月明横笛,晓寒吹角。
春酒微醉之后,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他又在与战士们快马飞驰,争毬为戏;
他仿佛又回到了军营,听到了明月下悠扬的笛声和晓寒中嘹亮的号角声。
古来成败难描摸,而今却悔当时错。
当时错,铁衣犹在,不堪重著。
古来成败是难于用言辞描述的,当年如果继续留在军中,很难说就没有建立功勋的希望。
参考资料: 1、 林霄选.《唐宋元明清名家词选》:贵州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90页 2、 刘怀荣、陈殿、王海燕、张晓明、高志国著,,.《唐宋元诗词曲名篇解读》:济南出版社,2003年:第203页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文
长相思 文
贺新郎(戊戌寿张守) 文
南国秋容晚。
晓寒轻、菊花台榭,拒霜池馆。
试向壶山堂上望,万顷黄云_遍。
总吃著、君侯方寸。
不要汉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
春脚到,福星见。
家家香火人人愿。
要还他、庆元狨座,建炎蝉冕。
稳奉安舆迎两国,谁谓山遥水远。
福寿比、河沙难算。
来岁而今黄花节,早骖鸾、入侍瑶池宴。
风浩荡,海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