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中吕宫) 文
庆佳节(双调) 文
系裙腰·般涉调 文赏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
这是张先婉约词的代表作之一。
人情纵然如月一样长久,算算一年又一年,又能有几次月圆,情圆。
想写点书信随风寄西江,可惜流不到那故人所在的五亭前。
东池里荷叶刚刚泛新绿,小如铜钱。
问问几时才能结藕,何时才能开花?
上片以景起笔,月影朦胧,如诗如画。
一个“纵似”由月圆月缺联想到情无长久,不禁令人悲从中来。
下片由情及景,欲寄心事而不得,伤感之余又充满了愁思。
小荷才新绿,要到结藕开花,尚待时日,也许那就是相见之期。
“藕”“莲”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以“藕”和“莲”分别谐音“偶”和“恋”(一说为“怜”,如《采莲曲》;
亦有作“联”讲的),从而委婉含蓄地表达爱情的主题及对爱人的思念。
杨慎《词品》谓张先的《系裙腰》“词秾薄而意优柔,亦柳永之流也”。
词人见到东池中的荷叶才刚刚泛绿,小如铜钱;
便想到荷花生长的过程最终要“结藕开花”的,于是心中便有些许安慰,与心上人的见面,尚待时日,还没有到真正“结藕开花”的时候,但终究有“结藕开花”之日。
(“藕”、“莲”运用象征手法,“藕断丝连”,“莲”谐音“怜”,古诗词中常用莲来表示爱情。
)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文赏
巴子城头青草暮。
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
杯且举。
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
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
春满缕。
为君将入江南去。
巴子城头青草暮。
巴山重叠相逢处。
燕子占巢花脱树。
杯且举。
瞿塘水阔舟难渡。
天外吴门清霅路。
君家正在吴门住。
赠我柳枝情几许。
春满缕。
为君将入江南去。
这是作者为友人程公辟赠别之作而写的和词,也是一首富含民歌风味的词。
发端三句指出分别的地点、时间和景色。
巴子即今之巴县,渝州附近,周代为巴子国,与巴东、巴西合称三巴,三巴都可以称巴山。
先说眼前巴子城头碧草萋萋,正是“斜阳暮暮长安道,是离人断魂处”(柳永《引贺行》)。
再写远望重峦叠翠,那是两人相逢之处。
“燕子占巢”形容当时双燕归来,接着写花开又复花落,春去夏来,时光如水;
人事变迁,亦复如此,曾几何时,相爱的人相逢而又将别。
“杯且举”两句,写饯别宴上,送行者劝君更净杯酒,祝君能得平安旅。
瞿塘峡,即“古西陵峡也,连崖千丈,奔流电源,舟人为之恐惧”(《太平寰宇记》)。
此峡夔州(今奉节县)之东,滩石险阻,猿鸟哀鸣,是民歌《竹枝》的流行地。
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有《竹枝》九篇,其中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
此中道路古来难。
”又云:“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此词亦是叙行路之难,乡关之思,写得明白如话,复叠回环,颇有民歌风味。
下片将视线从长江头移向长江尾,从巴子城头移到“天外吴门、清霅路”,正是两人家乡所。
所谓“天外”,是形容其远。
吴门(今苏州市,程师孟故乡)与霅溪(作者故乡湖州乌程东南)相隔不远,当时一人归而一人留,自启思乡之情。
这里字面有意重复,以使词意进一步发展。
结尾三句宛转其意。
作者自注曰:“来词云‘折柳赠君君且住’。
”折柳赠别,意挽留。
作者为了感激其深情厚谊,所以要把所赠的柳枝和无限乡思带回那草长莺飞的江南。
这里的“江南”,承上“君家正在吴门住”句,意指“吴门”。
意为:君虽滞留而寄情的柳枝与我俱归,亦足慰怀矣。
语言明白流利而词句却委婉,多低徊不尽之意。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