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覆金堤 文
采桑秦氏女 文
杂曲歌辞。昔昔盐。倦寝听晨鸡 文
赠金刚三藏(一作许浑诗) 文
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 文翻注译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独上江楼思渺(miǎo)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然:悠远的样子。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依稀:仿佛;
好像。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独上江楼思渺(miǎo)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独自一人来到这江边的高楼,我思绪纷然好像有满腹的忧愁。
我看见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江楼:江边的小楼。
感旧:感念旧友旧事。
思渺然:思绪怅惘。
渺然:悠远的样子。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我还记得我们曾经一同来望月,而如今同来的你们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这江楼水光相接的风景,和去年所见一样幽美一样轻柔。
依稀:仿佛;
好像。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403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此诗是唐人赵嘏的作品,原沈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认为:这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
在一个清凉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
“独上”,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
“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现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态。
而对于诗人在夜阑人静的此刻究竟“思”什么的问题,诗人并不急于回答。
第二句,故意将笔移开去从容写景,进一层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
登上江楼,放眼望去,但见清澈如水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因为江水是流动的,月光就更显得在熠熠闪动。
“月光如水”,波柔色浅,宛若有声,静中见动,动愈衬静。
诗人由月而望到水,只见月影倒映,恍惚觉得幽深的苍穹在脚下浮涌,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整个世界连同诗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无边的迷茫恬静的月色水光之中。
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一笔包蕴了天地间景物,将江楼夜景写得那么清丽绝俗。
这样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尽情陶醉了吧。
然而,诗人却道出了一声声低沉的感喟:“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同来”与第一句“独上”相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原来诗人是旧地重游。
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结侣来游,凭栏倚肩,共赏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欢快的。
曾几何时,人事蹉跎,昔日伴侣不知已经飘泊何方,而诗人却又辗转只身来到江楼。
面对依稀可辨的风物,缕缕怀念和怅惘之情,正无声地啃啮着诗人孤独的心。
写到这里,诗意豁然开朗,篇首“思渺然”的深远意蕴得到充分展示,诗人江楼感旧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了。
短小的绝句律诗,一般不宜写得太实,而应“实则虚之”,这才会有余情余味。
这首诗,诗人运笔自如,赋予全篇一种空灵神远的艺术美,促使读者产生无穷的联想。
诗中没有确指登楼的时间是春天还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还是女,是家人、情人还是朋友,“同来”是指点江山还是互诉情衷,离散是因为世乱飘荡还是情有所阻,这一切都隐藏在诗的背后。
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充分领略这首小诗的幽韵和醇美。
参考资料: 1、 徐竹心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253-1254 .
宿楚国寺有怀 文翻注译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清风吹动着这满池塘衰败的荷叶,只散发出淡淡的荷叶余香,被风吹散的孤烟和那残缺不圆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广阔天际下相互映衬,共同生出那凄静又苍茫的夜色。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入秋的夜总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顿生寒意,凄凉之感袭来,好似一江碧波江水正摇撼着这楚国寺,屋外的红叶也在独自旋转、飘零落地,也有那些误落入屋内,散落在床塌之上。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不知何处的棹声惊动了草丛中的睡雁,大雁纷纷从南浦中飞起,漫天的阴云笼罩在那高高的北楼之上,似乎是想要遮盖那瓦片上的冷霜。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江边上的原有的松菊怕是已经枯败荒芜不见了吧,可怜了这八月的长安的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
参考资料: 1、 唐.赵嘏著;
谭优学注 .《赵嘏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1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壁:一作碧,碧波讲。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南浦:在古诗词中,南浦通常指水边的送别之所,如“长亭”等,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北楼:不知何指,唐诗中,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句。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古人常用松菊代指品格高洁。
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句意。
参考资料: 1、 唐.赵嘏著;
谭优学注 .《赵嘏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1
风动衰荷寂寞香,断烟残月共苍苍。
清风吹动着这满池塘衰败的荷叶,只散发出淡淡的荷叶余香,被风吹散的孤烟和那残缺不圆的明月在灰白色的广阔天际下相互映衬,共同生出那凄静又苍茫的夜色。
寒生晚寺波摇壁,红堕疏林叶满床。
入秋的夜总是格外清冷,心中亦是顿生寒意,凄凉之感袭来,好似一江碧波江水正摇撼着这楚国寺,屋外的红叶也在独自旋转、飘零落地,也有那些误落入屋内,散落在床塌之上。
壁:一作碧,碧波讲。
起雁似惊南浦棹,阴云欲护北楼霜。
不知何处的棹声惊动了草丛中的睡雁,大雁纷纷从南浦中飞起,漫天的阴云笼罩在那高高的北楼之上,似乎是想要遮盖那瓦片上的冷霜。
南浦:在古诗词中,南浦通常指水边的送别之所,如“长亭”等,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
北楼:不知何指,唐诗中,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有“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句。
江边松菊荒应尽,八月长安夜正长。
江边上的原有的松菊怕是已经枯败荒芜不见了吧,可怜了这八月的长安的漫漫长夜,该如何度过。
江边松菊:指故园松菊,古人常用松菊代指品格高洁。
暗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句意。
参考资料: 1、 唐.赵嘏著;
谭优学注 .《赵嘏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