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郊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

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

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参考资料: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线装书局,2007年:11页 2、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7页 3、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东园:泛指园圃。

径:小路。

堰:水坝。

津:渡口。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物色:景色、景物。

连三月:即连月。

三,表示多数。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

绝:《全唐诗》一作“绕”。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曙:破晓、天刚亮。

鱼戏:乐府古辞《江南曲》:“鱼戏莲叶间。

”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山院:山间庭院。

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

参考资料: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线装书局,2007年:11页 2、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7页 3、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

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

东园:泛指园圃。

径:小路。

堰:水坝。

津:渡口。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没有的。

物色:景色、景物。

连三月:即连月。

三,表示多数。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没有的。

绝:《全唐诗》一作“绕”。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

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

曙:破晓、天刚亮。

鱼戏:乐府古辞《江南曲》:“鱼戏莲叶间。

”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刚刚雨过天晴,山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山院:山间庭院。

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

参考资料: 1、 张超.名胜诗词经典赏析:线装书局,2007年:11页 2、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27页 3、 王国安 王幼敏.初唐四杰与陈子昂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5-16页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首联描写诗人信步走到东园、走过西堰,发现处处春意盎然。

颔联诗人从时间长、空间广两方面写春光无处不在。

“连”表示时间持续不断,“绝”表示分布很广,用词精炼而准确。

颈联两句写细小的动态“鸟飞”、“鱼戏”,并夹杂了诗人的感受,“觉”、“知”非常细腻、逼真地传达出诗人面对大好春光时欣喜万分、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

尾联诗人笔锋一转,从另一个角度,即雨后天晴这一特定时段写春天山村里特有的静谧与洁净,扩大了春天的内涵,春天不仅生机勃勃,春光无限,而且还有明净与和谐。

  这是一首吟咏春天的诗,以诗人特有的感觉感受春天,以诗人特有的笔触瞄写春天,清新自然,生机无限。

尤其是第三联,“鸟飞村觉曙”与孟浩然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晓》),语意暗合。

“鱼戏水知春”联想到苏试的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但不同的是,作者王勃从诗人的感受写起,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惊喜意外,而苏轼的诗句却是从鸭的感受写起,鸭子最先感受到春天江水温度的变化,诗人只是作纯客观的描述。

  另外,诗人采取由面到点,点面结合的写作手法描写春天。

第一、二联是面,“东园”、“西堰”、“四邻”是从地域上写春满人间,“连三月”是从时间上写春光无限。

第三联是点,写“鸟飞”、“鱼戏”,把春意渲染得强烈浓郁、无处不在。

  最后一联即景抒怀,抒发了诗人“何处染嚣尘”的出尘脱俗之心态。

王勃面对色彩斑斓的春色,看到东园、西堰的花红柳绿,鱼鸟戏春,借“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的明净美景,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长期萌动的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心态。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 姜剑云.王勃集:三晋出版社,2008年:29-30页

寒夜怀友杂体二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北山烟雾始茫茫,南津霜月正苍苍。

秋深客思纷无已,复值征鸿中夜起。

复閤重楼向浦开,秋风明月度江来。

故人故情怀故宴,相望相思不相见。

益州夫子庙碑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帝象权舆,?凤锡乾坤之瑞。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更多

送卢主簿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江南弄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

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

紫露香烟渺难托, 清风明月遥相思。

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临江二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

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

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

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

夜兴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野烟含夕渚,山月照秋林。

还将中散兴,来偶步兵琴。

临高台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临高台,高台迢递绝浮埃。

瑶轩绮构何崔嵬, 鸾歌凤吹清且哀。

俯瞰长安道,萋萋御沟草。

斜对甘泉路,苍苍茂陵树。

高台四望同, 帝乡佳气郁葱葱。

紫阁丹楼纷照耀,璧房锦殿相玲珑。

东弥长乐观,西指未央宫。

赤城映朝日,绿树摇春风。

旗亭百隧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朱轮翠盖不胜春, 叠榭层楹相对起。

复有青楼大道中,绣户文窗雕绮栊。

锦衾夜不襞,罗帷昼未空。

歌屏朝掩翠,妆镜晚窥红。

为君安宝髻,......更多

赠李十四四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野客思茅宇,山人爱竹林。

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

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

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

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

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

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

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相和歌辞。采莲归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

叶屿花潭极望平, 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摘莲花, 今渠那必尽倡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兹期,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何处所,新物徒华滋。

不惜南津交佩解, 还羞北海雁书迟。

......更多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