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客念纷无极,春泪倍成行。

今朝花树下,不觉恋年光。

长柳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

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

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

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圣泉宴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山路很陡,一路敞着衣襟登山,终于抵达山顶;

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过的圣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美酒香味醇厚,如兰气般弥漫山间,饮着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耳边松涛阵阵,仿佛大自然奏响了旋律,为人们伴奏助兴。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树叶从枝头飘然而下,落入水中,水中的倒影也随之忽高忽低,飘飘悠悠,好像要飘起来;

落花悄然而下,没入土中,它的香气却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而兴犹未尽;

环顾四周,只见云烟四起,远方重峦叠嶂被笼罩其中,迷迷蒙蒙一片。

参考资料: 1、 (唐)王勃 著,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19-21 2、 (唐)王勃 倪木兴 选注.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7-18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山路很陡,一路敞着衣襟登山,终于抵达山顶;

席地而坐,俯瞰淙淙流过的圣泉。

披襟(jīn):敞开衣襟,胸怀舒畅。

乘:登。

石磴(dēng):台阶。

列籍:依次而坐。

春泉:春天的泉水,指圣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美酒香味醇厚,如兰气般弥漫山间,饮着美酒,酒不醉人人自醉;

耳边松涛阵阵,仿佛大自然奏响了旋律,为人们伴奏助兴。

山酌:山野人家酿的酒。

韵:声音相应和。

野弦:在山野演奏的乐曲。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树叶从枝头飘然而下,落入水中,水中的倒影也随之忽高忽低,飘飘悠悠,好像要飘起来;

落花悄然而下,没入土中,它的香气却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垂叶:低垂的树叶。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而兴犹未尽;

环顾四周,只见云烟四起,远方重峦叠嶂被笼罩其中,迷迷蒙蒙一片。

兴洽:兴致和谐融洽。

林塘:树林池塘。

重岩:高峻、连绵的山崖。

夕烟:傍晚时的烟霭。

参考资料: 1、 (唐)王勃 著,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王勃集.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8:19-21 2、 (唐)王勃 倪木兴 选注.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7-18

春日还郊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最近“我”心情闲散,寂寞不语,于是就携带着手杖去观赏山水。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芳草萋萋,碧绿如带,榆荚成串而缀,远远看去,像串串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捕鱼的围栏插入临岸的江水中,大鸟展翅高飞,直入云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我”要像张衡那样写《归田赋》,这时田野里满树繁花,春色正浓。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 .王勃集 .山西 :山西古藉出版社 ,2008 :33-34 . 2、 倪木兴 选注 .初唐四杰诗选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32 .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

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

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

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

  此诗首尾绾合,章法整然。

前六句写景,描绘了一派春日的田园景色,岩泉、绿草、榆钱,所见并未超出常人所及。

后两句表现主题,从诗题的“还郊”而想到了张衡的《归田赋》,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不胜欣羡之情。

  首联写明还郊的原因,开笔点题。

嘿语,《周易·系辞》:“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

”嘿,通“默”。

岩泉,山水。

这里的“兼嘿语”暗示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志向道合者,希望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得到精神安慰。

  次联选择植物传神写照,富含情思。

草绿萦新带,《太平御览》九九四引《三齐略记》:“不其城东有郑玄教授山,山下生草,如薤叶,长尺馀,坚韧异常,士人名作‘康成书带’。

”榆青缀古钱,榆荚形状像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这两句诗观察、描写独具悟解,景象玲珑,清新隽永。

  第三联转为描写动物的活动,蕴含着旺盛的生命力。

用动感极强的词“侵”、“人”来形容鱼、鸟在春天旺盛的生命力,表现万物的勃勃生机,提炼得生动准确。

  第二、三联描绘出“幅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光图,表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并且融情人景,情景交融,设想灵巧,表达新颖,体现出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尾联与开头照应,组织得当。

这里用张衡作《归田赋》的典故暗寓诗人想要回归田圆的愿望。

参考资料: 1、 杨晓彩,姜剑云 解评 .王勃集 .山西 :山西古藉出版社 ,2008 :33-34 .

铜雀妓二首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金凤台紧挨着铜雀台,邺城面对着浊漳河。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君王已死,现在没有地方可寻了,而这里的亭台楼榭却依旧是那个样子。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当年的歌舞席和那未倾倒的歌梁还有什么用呢?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西陵里的松树槚树那样苍冷,谁明了铜雀妓的愁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我本是铜雀合上的乐妓,幽闭在一层又一层的深宫中。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君王死了欢爱已尽,现在为谁打扮为谁歌舞呢?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锦缎的被子懒得再叠,绫罗的衣服也不再缝制了。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由这高高的铜雀台上酉北望西陵,不由得使人对着墓前的青松流下了泪水。 参考资料: 1、 倪木兴.初唐四杰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36-38 2、 聂文郁.王勃诗解: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94-97 3、 栗斯.唐诗故事续集:地质出版社,1990:288-289

麻平晚行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

千里羁旅,多时离家,我禁不住回望故土,倦怠了游山玩水的兴致。

高低寻戍道,远近听泉声。

在山中寻找高高低低的戍道,远远近近可以听到泉水的声音。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山涧旁的草色丰富让人眼花,枝丫上的花朵繁多的让人叫不出名字。

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但是即使在平麻,我的愁思何时才能停止。

只有清肃的晚风和青猿凄厉的啼叫。

参考资料: 1、 注释译文来源:《人民文学》 08年15期 《平麻晚行》诗校正与注解

早春野望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林泉独饮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丘壑经涂赏,花柳遇时春。

相逢今不醉,物色自轻人。

登城春望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霭新。

芳郊花柳遍,何处不宜春。

寻道观

作者: 王勃 朝代: 唐代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笈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12345 共9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