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

牡丹花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

若教解语应倾国, 任是无情亦动人。

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

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感弄猴人赐朱绂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还不如去购买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0-791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就试:应考,参加考试。

唐刘兼《玉烛花》诗:“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闱就试时。

”五湖:其说不一,《史记索隐》认为指太湖、洮湖、鄱阳湖、青草湖和洞庭湖。

此处泛指一切佳山胜水之地。

烟月:烟花风月,代指各种享受和嗜好。

“五湖烟月”是指诗人的家乡风光,他是余杭(今属浙江)人,所以举“五湖”概称。

奈:奈何。

相违:指无缘欣赏。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买取胡孙弄(nòng):一作“学取孙供奉”。

胡孙:猴的别名。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猴玃:猴者猿猴,俗曰胡孙。

”供奉:唐时以文学或技艺侍奉宫廷者。

著(zhuó)绯(fēi):穿绯色的官服。

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绯。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0-791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十二三年我困于考场历尽艰辛,多少良辰美景也只能不去问闻。

就试:应考,参加考试。

唐刘兼《玉烛花》诗:“正当晚槛初开处,却似春闱就试时。

”五湖:其说不一,《史记索隐》认为指太湖、洮湖、鄱阳湖、青草湖和洞庭湖。

此处泛指一切佳山胜水之地。

烟月:烟花风月,代指各种享受和嗜好。

“五湖烟月”是指诗人的家乡风光,他是余杭(今属浙江)人,所以举“五湖”概称。

奈:奈何。

相违:指无缘欣赏。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还不如去购买一只小猴子耍弄,逗得君王开心一笑就绯袍加身。

买取胡孙弄(nòng):一作“学取孙供奉”。

胡孙:猴的别名。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一百:“猴玃:猴者猿猴,俗曰胡孙。

”供奉:唐时以文学或技艺侍奉宫廷者。

著(zhuó)绯(fēi):穿绯色的官服。

唐制,四品、五品官服绯。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 等.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790-791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买取胡孙弄,一笑君王便著绯。

  罗隐这首诗,用作者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诗的前二句概括诗人仕途不遇的辛酸经历,嘲笑自己执迷不悟。

“十二三年就试期”,说他十多年来一直应进士举,辛辛苦苦远离家乡,进京赶考,但一次也没有考中,一个官职也没有得到。

“五湖烟月奈相违”是说为了赶考,只得离开美丽的家乡。

科举入仕一直是诗人奋斗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前后屏居京城十四年以上,竟日苦读,奔走科场,几乎与一切人间美景隔绝。

反过来说,倘使不赶考,他就可在家乡过安逸日子。

所以这里有感慨、怨恨和悔悟。

  诗的后二句便对唐僖宗赏赐孙供奉官位事发感慨,自嘲不如一个耍猴的,讥刺皇帝只要取乐的弄人,抛弃才人志士。

“何如买取胡孙弄”,诗人自嘲不如耍猴人,看似羡慕,实则是对君主的辛辣讽刺,其中蕴含着诗人巨大的悲愤。

“一笑君王便着绯”,既痛刺唐僖宗的症结,也刺痛自己的心事:昏君不可救药,国亡无可挽回,其中蕴含着诗人对李唐江山每况愈下的隐忧。

  这是一首嘻笑怒骂的讽刺诗。

诗人敢于将讽刺的矛头对准高高在上的皇帝,其胆识也是难得和值得褒奖的。

诗人故意把辛酸当笑料,将荒诞作正经,以放肆嘻笑进行辛辣嘲骂。

他虽然写的是自己的失意遭遇,但具有一定典型意义;

虽然取笑一件荒唐事,但主题思想是严肃的,诗人心情是郁愤的。

参考资料: 1、 倪其心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83-1284

魏城逢故人 /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7-159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5-206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两度:两次。

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

城,一作“江”。

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

东风: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指代春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芳草:香草。

碍马:碍住马蹄。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别恨:离别之愁。

离声:别离的声音。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

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

淡烟:淡淡的烟雾。

淡,一作“古”。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

乔,一作“高”。

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7-159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5-206

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一年曾经两次到锦城去游玩,头一次利春风第二次是秋天。

两度:两次。

锦城:又称锦里、锦官城,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

城,一作“江”。

值:适逢,这里作“在”字解。

东风:这里指刮东风的时候,指代春天。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芳草有情碍马蹄不让我们走,彩云片片把楼阁层层来遮掩。

芳草:香草。

碍马:碍住马蹄。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青山把我们隔断产生了别恨,绿水把离愁梦中送到我心田。

别恨:离别之愁。

离声:别离的声音。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今天为你向锦官城回首眺望,只见绵州的乔木和淡淡云烟。

因君试回首:一作“不堪回首望”。

君,指作者遇见的故人。

淡烟:淡淡的烟雾。

淡,一作“古”。

乔木:主干明显而直立,分枝繁盛的木本植物。

乔,一作“高”。

绵州:州名,隋始置,治所在巴西县(今绵阳东),其辖地相当于今天四川省罗江上游以东,潼河以西江油、绵阳间的涪江流域。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十二):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57-159 2、 尚作恩 等.晚唐诗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205-206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天地工夫一不遗,与君声调借君緌.风栖露饱今如此,应忘当年滓浊时。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牡丹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艳多烟重欲开难,红蕊当心一抹檀。

公子醉归灯下见, 美人朝插镜中看。

当庭始觉春风贵,带雨方知国色寒。

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阑干。

春风

作者: 罗隐 朝代: 唐代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12345 共43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