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其八牛衣 文
汤泉 文
新田诗 文
离离新田,其下流水。
孰知其初,灌莽千里。
其南背江,其北逾淮。
父抱子扶,十百其来。
其来仆仆,镘我新屋。
赵侯劬之,作者不饥。
岁仍大熟,饱及鸡鹜。
僦船与车,四鄙出谷。
今游者处,昔止者流。
维昔牧我,不如今侯。
侯来适野,不有观者。
税于水滨,问我鳏寡。
侯其归矣,三岁于兹。
谁能止侯,我往求之。
次韵杏花三首 文
游褒禅山记 文翻注译赏
雨霖铃·孜孜矻矻 文翻译
孜孜矻矻。
向无明里、强作窠窟。
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
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
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
只些些、妄想中埋没。
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
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
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孜孜矻矻。
向无明里、强作窠窟。
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
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
勤勤恳恳不眠休,向来胸无大志,只是勉强做着这事业。
功名利禄皆是过眼云烟,对于身处困顿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哪里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只觉时光飞逝。
幸有那明理静心的佛学,让我能在精神上超越他人。
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
本源自性天真佛。
只些些、妄想中埋没。
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
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
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经历过怎样的事情,才能像现在这样再无如潮水般汹涌起伏的情绪,人的一生就像那渤海上的泡沫般短暂消散。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事物的根本是不变的。
只是那少许的心中梦想已幻灭。
羡慕他人眼中荣华富贵,谁又相信这世间本来无物呢?
一旦心中茫然无归处,易受功名利禄所引诱。
所以纵使有千种计谋在心头,也难抵突如其来的变故。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孜(zī)孜矻(kū)矻。
向无明里、强作窠(kē)窟(kū)。
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
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
勤勤恳恳不眠休,向来胸无大志,只是勉强做着这事业。
功名利禄皆是过眼云烟,对于身处困顿的人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哪里有值得留恋的地方,只觉时光飞逝。
幸有那明理静心的佛学,让我能在精神上超越他人。
孜孜:勤勉;
不懈怠。
矻矻:勤劳不懈貌。
明:目标,意志所趋。
强作:勉力而做,出自《孔丛子·执节》。
窠窟:动物栖身之所。
喻指事业。
济: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
堪:能,可以,足以。
仓猝:匆忙急迫。
弹指:捻弹手指作声。
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
超出:超越别人。
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yíng)渤(bó)。
本源自性天真佛。
只些些、妄想中埋没。
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
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
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经历过怎样的事情,才能像现在这样再无如潮水般汹涌起伏的情绪,人的一生就像那渤海上的泡沫般短暂消散。
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事物的根本是不变的。
只是那少许的心中梦想已幻灭。
羡慕他人眼中荣华富贵,谁又相信这世间本来无物呢?
一旦心中茫然无归处,易受功名利禄所引诱。
所以纵使有千种计谋在心头,也难抵突如其来的变故。
底事:何事。
潮:像潮水那样汹涌起伏的。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
因其易生易灭,常比喻变化无常的世事和短暂的生命。
瀛渤:渤海。
本源:根本。
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
自性:佛教语。
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些些:少许,一点儿。
妄想:佛教语。
谓妄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
机筹:计谋;
计策。
参考资料: 1、 古诗文网经典传承志愿小组.白马非马译注,作者邮箱:930331075@qq.com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文翻注译赏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
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
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
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参考资料: 1、 马敬芳 .豪放词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01月 :第56页 .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三国的吴、东晋、南北朝的宋、齐、粱、陈、五代的南唐等朝代在此建都,故称为“帝王州”。
郁郁葱葱:草木茂盛。
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四百年:金陵作为历代帝都将近四百年。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把晋代与吴宫并举,明确地显示出后代诗人对晋朝的向往。
冠(guān):古代士以上的穿戴,衣冠连称,是古代土以上的服装,后引申为世族、绅士。
古丘:坟墓。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恣(zì)行游:尽情地绕着江边闲行游赏。
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更:再,又,不只一次地。
悠悠:长久。
遥远的样子。
回头:指透彻醒悟。
佛家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槛:栏杆。
语出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参考资料: 1、 马敬芳 .豪放词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01月 :第56页 .
自古帝王州,郁(yù)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guān)成古丘。
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
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
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三国的吴、东晋、南北朝的宋、齐、粱、陈、五代的南唐等朝代在此建都,故称为“帝王州”。
郁郁葱葱:草木茂盛。
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四百年:金陵作为历代帝都将近四百年。
冠:古代士以上的穿戴,衣冠连称,是古代土以上的服装,后引申为世族、绅士。
古丘:坟墓。
绕水恣(zì)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jiàn)外长江空自流。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
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恣行游:尽情地绕着江边闲行游赏。
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更:再,又,不只一次地。
悠悠:长久。
遥远的样子。
回头:指透彻醒悟。
佛家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槛:栏杆。
参考资料: 1、 马敬芳 .豪放词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01月 :第56页 .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亦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
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唐代刘禹锡曾作《西塞山怀古》一诗:“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然而,王安石看到的与刘禹锡所见大不相同,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
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
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
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
“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
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
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
古人在诗中所抒写的,常常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顺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还被“达”的愿望所牵绊,所以读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闲适的背后,是无穷的凄凉与热切的期盼。
“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
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
而唐代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则是从人生哲学意味上诠释了这一个典型的动作、典型的场景。
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
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
通过后文的回忆往事,我们又可以知道作者这时的心理是放弃思念故国的想法,而注重对往事的追寻,注意对往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思考;
我们还可以认定,作者是想“登高望远”,而这里的“远”,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表明作者独特的意趣和别具怀抱。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若只有一种解释便不是好诗。
”一首真正的好诗,就是可以这样多方面地甚至地矛盾地刺激读者去思考,去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思考诗歌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选择甚至人类的境遇。
“更上楼”,不是上到楼的顶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楼。
往事悠悠而去了,你不要问我在想些什么,回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窗外的长江,在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
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者在这里却别有怀抱:可以理解为,历史是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许人类所为的一切只是这水的片刻停留,没有太大的意义;
也可以理解为,不论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长江水一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或者联系《滕王阁诗》原文前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
”的反问,问当今的皇帝“今何在”,表达自己期待着重回朝廷的愿望。
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长江水,一直流着,流着。
参考资料: 1、 刘石主编;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08 :第165页 .
同学一首别子固 文翻注译赏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文翻注译赏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参考资料: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4-125 2、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137-138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助人悲:人本已伤别,烟雨荒凉更加重这种悲伤。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春风沙际绿:春风吹拂,沙边草青。
一如:一切都像。
汝:吴氏女子。
参考资料: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4-125 2、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137-138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野外的烟气冰冷的雨水令人更加悲伤,泪水浸湿了衣领我都浑然不知。
助人悲:人本已伤别,烟雨荒凉更加重这种悲伤。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没有了春风河岸的芦苇依旧碧绿,就好像我当初送你过江的时候一样。
春风沙际绿:春风吹拂,沙边草青。
一如:一切都像。
汝:吴氏女子。
参考资料: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4-125 2、 刘逸生.王安石诗选:香港三联出版社,1983:137-138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王安石是一位大政治家,也是一位有丰富感情和平凡心的平常人。
他这首借送弟兼寄女儿的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兄长、一个父亲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实是写给女儿的,是为了送弟的缘故,来到龙安江边,触景生情,想起女儿出嫁时的复杂心情,不由得再次泪下沾衣。
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与父母的关系就疏远了,骨肉分别,给父亲的心灵是个不小的打击,但孩子的家庭幸福又是父母所期盼的,因而分别时心情十分矛盾复杂。
在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很少有父亲如此真实地表露对女儿出嫁的种种无可名状的心态,王安石却深切真实地写出了一个平凡的父亲的心情。
诗的前两句说来到江边送弟,同样的荒烟凉雨,同样的骨肉分离,这种场面又一次经历,怎不让人泪下沾衣。
诗人说“泪下”而又“不自知”,正写出了站在江边遥望亲人远去时痴凝的神态,其中感情深厚沉郁。
后两句说,除了春风吹绿了沙滩这一点与当年不同,一切都和当年送你出嫁时是一样的让人伤感。
而“除却”一句又特巧妙,把春来草绿、凄迷伤情的景色特点反而加强了,风物一如往日,而今亲人却各自东西,心里必会伤怀和感慨。
参考资料: 1、 高克勤.王安石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24-125
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文翻注译赏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几间茅草屋悠闲地面临着水面,我穿着窄小的衣衫戴着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杨的树丛里边。
要说花朵还是去年开得最鲜红,那可是一夜之间春风把它吹开了,它怎能不红艳艳。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
什么东西最关系到人的感情,想去想来还是那深藏在那树丛里面的黄鹂鸟叫唤的两三声。
参考资料: 1、 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299页 2、 管士光选注.宋词精选:大象出版社,2012.06:第35页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闲:悠闲,闲适。
窄袖短帽:指便装衣帽。
梢梢:树梢。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新月: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偃:息卧。
关情:使人动情;
关,牵动,动心。
参考资料: 1、 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299页 2、 管士光选注.宋词精选:大象出版社,2012.06:第35页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几间茅草屋悠闲地面临着水面,我穿着窄小的衣衫戴着短小的帽子徜徉在那垂杨的树丛里边。
要说花朵还是去年开得最鲜红,那可是一夜之间春风把它吹开了,它怎能不红艳艳。
闲:悠闲,闲适。
窄袖短帽:指便装衣帽。
梢梢:树梢。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可是今夜的新月在那树梢上仰卧着,我中午喝酒一喝也就醉倒了,直到醒来便是这夜晚。
什么东西最关系到人的感情,想去想来还是那深藏在那树丛里面的黄鹂鸟叫唤的两三声。
新月: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偃:息卧。
关情:使人动情;
关,牵动,动心。
参考资料: 1、 杨国孚等编著.韵译历代经典诗词歌赋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12:第299页 2、 管士光选注.宋词精选:大象出版社,2012.06:第35页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菩萨蛮》是一首集句词,即全用前人诗句杂缀成词。
王安石一生写了不少集句诗,当时人们竟相仿效,成为一种风气。
他不仅集句为诗,也集句为词,这也可以说是他的首创,同时的苏轼、黄庭坚,后来的辛弃疾等,皆相效法。
集句为词,除了要谙熟前人作品外,还要考虑句式长短,对偶声韵,但最主要的是在词意上须安排妥帖,情思连续,使之如出己口,真正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
只有如此,集句词才算是一种艺术创作,否则只是一领破衲衣而已。
王安石卜居半山是他晚年罢相后回到金陵时,此时王安石所推行的新法遭到废除,自己也落职出京,政治局面以至自己的身份地位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开首二句明白地表示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与身份。
往昔重楼飞檐、雕栏画栋的官宦居处换成了筑篱为墙,结草作舍的水边茅屋;
如今窄衫短帽的闲人装束取代了过去的冠带蟒服。
作者从九重宸阙的丹墀前来到了水边桥畔的垂杨里。
对于这种遭际的变化,王安石采取一种安然自适的态度。
一个“闲”字渲染出淡泊宁静的生活环境。
也点出了作者摆脱宦海远离风尘的村野情趣。
两句闲雅从容,虽然是从前人诗句中摘录而成,但指事类情,贴切自然,不啻如出己口。
接着两句是写景:“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一夕春风来,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
但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参照唐人的原句“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殷益《看牡丹》),不难觉得作者也包含着与前人相同的感慨。
但是,作为一个曾经励志改革的政治家,他对花事依旧、人事已非的感慨,就不仅仅是时光流逝、老之将至的叹息,更包含着他壮志末酬的忧愁。
这种忧愁和叹息并不仅仅是关乎自已个人宠辱得失,更包含着对政局国事的关切忧虑。
因此在看似闲适的生活里,自然界的月色风声,都会引起这位政治家的敏感与关注,而被赋予某种象征的意义:“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
”作者醉洒昼寝,再不必随班上朝参预政事,生活是如此闲逸,但是,酒醒梦回,陪伴他的并不是清风明月,而是风吹云走、月翳半规的昏沉夜色。
如果将“新月偃”这一富于象征的景象联系当时新法废除,新派落职,宋哲宗年幼不能理事,太皇人后高氏听政起用旧党的政治局而,认为作者用比兴的手法寓示对国家政局的关怀,恐怕也不是郢书燕说。
但是,自己下野的身份,茅舍卜居的环境毕竟是远离了政治中心,他此时的所志所适,也惟有闲逸而已,因此最后二句自然地归结到闲情上:“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作者自问自答,写得含蓄而余韵悠长。
据冯贽《云仙杂记》引《高隐外书》云:“戴颐携黄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鹂声。
此俗耳针砭,涛肠鼓吹,汝知之乎?
”可见王安石的寄情黄鹂。
不仅要表现在鸟语花香中的闲情逸趣,更是显示自己孤介傲岸、超尘拔俗的耿直人格。
在安逸澹淡的生活情景中寄寓着政治家的襟怀心志,在闲雅流丽的风调里显示着改革家的才性骨力。
素洁平易而又含蓄深沉是这首词的基本特色,虽是集句,也体现了王安石词“一洗五代旧习”(刘熙载《艺概-词曲慨》)的创作个性。
但是,这首词最值得称道的是集诗句为词这一艺术形式。
这是王安石的发明。
唐人丰富的诗歌遗产,成了王安石现成的词句,除了第三句取自唐人殷益的《看牡丹》外,其余亦多出自唐诗,第一句用的是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第五句的出处是韩愈的《南溪始泛》:“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第六句来自方械的诗(失题):“午醉醒来晚,无人梦自惊。
”如此信手拈来,随意驱策,使之协律人乐,变诗为词,确实体现了作者学富才高的创作功力。
这首集句词的成功更重要的还是作者用前人的诗句创造出自己心中的意境,为自己表情达意服务,并通过自己的精心组合安排,使之浑然无迹,如同己作。
参考资料: 1、 范晓燕著.宋词三百首赏译: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10:第101页 2、 马文作编.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9:第185页 3、 宋词鉴赏,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12,第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