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曲 文翻译赏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
楼台月明燕夜语。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檀郎谢女眠何处?
楼台月明燕夜语。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4-156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当莲花枝干还未长出,秦蘅已经衰老,人们赶着马,驮着金子,去买牡丹花苗。
莲:指水中荷花。
秦蘅(héng ):香草名。
秦为香草,蘅为杜衡。
一说,秦为木名。
走马:骑马驰逐。
《诗经·大雅·緜》:“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走:跑。
斸(zhú):挖掘,砍。
春草:指牡丹。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把它栽在半月形的花盆里,培上香泥,浇上水,一夜间,绿色花苞欲放,迎着拂晓。
香泥:芳香的泥土。
隋江总《大庄严寺碑铭》:“木密联绵,香泥缭绕。
”却月盆:半月形的花盆。
绿房:指含苞的花蕾。
花未开时,花苞为绿色,故称。
迎白晓:迎着黎明开放。
白晓,指天刚亮的时候。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美人们说话带着醉意,花园中轻烟缭绕,傍晚花瓣儿已经披散,蝴蝶也渐渐稀少。
美人:指贵族男女。
醉语:醉后的胡言。
散:花开之后,花瓣松散。
阑:稀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老一代贵族渐渐逝去,但他们的后辈仍穿着罗衣,赏花玩乐合着《蜀国弦》的曲调。
梁王:指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驮金”的老一代贵族。
一说梁王是当时牡丹名贵品种的名称。
罗衣:原指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此指牡丹的花叶。
拂袖:掠过衣袖;
舒展衣袖。
南朝梁元帝《玄圃牛渚矶碑》:“画船向浦,锦缆牵矶。
花飞拂袖,荷香入衣。
山林朝市,并觉忘归。
”蜀国弦:乐府相和歌辞名。
又名《四弦曲》《蜀国四弦》。
南朝梁简文帝、隋卢思道、唐李贺等均有此作。
唐薛涛《续嘉陵驿诗献武相国》:“蜀门西更上青天,强为公歌《蜀国弦》。
”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夜幕降临,遮花的帷帐渐渐昏暗,宴席已散,粉雕玉琢的花儿也开始蔫败萎凋。
归霞:即晚霞,这是李贺特有的一种用词方式。
帔(pèi)拖:晚霞拖曳着的长长影子。
一说花瓣摇曳欲坠的样子。
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归霞帔拖,写残花之景,像衣帔下垂。
蜀帐:指用精美的蜀锦制成的护花帷幕。
嫣红:艳美的牡丹花。
唐李商隐《河阳诗》:“百尺相风插重屋,侧近嫣红伴柔绿。
”嫣,同蔫,指花凋萎。
落粉:卸妆。
指花朵枯萎。
承恩:受到恩宠,蒙受恩泽。
唐岑参《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 檀郎谢女眠何处?
楼台月明燕夜语。
公子哥儿和小姐们都到哪儿去了,楼台上月光明亮,夜空中只有燕子叽叽叫。
檀郎:指晋朝文人潘岳。
《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潘岳小字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
唐温庭筠《苏小小歌》:“吴宫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唐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谢女:犹谢娘。
唐人惯用来泛指少女。
檀郎谢女:泛指游玩赏花的贵族青年男女。
楼台:当年观花处。
末二句大意: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归宿呢,当年喧嚣一时的观花楼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语。
参考资料: 1、 冯浩非 徐传武.李贺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154-156
莲枝未长秦蘅老,走马驮金斸春草。
水灌香泥却月盘,一夜绿房迎白晓。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华已散蝶又阑。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檀郎谢女眠何处?
楼台月明燕夜语。
前四句写栽种、花开。
“莲枝未长秦蘅老”(秦蘅也是一种香草),点明是暮春时节,“走马驮金”是说牡丹价格之高,斸就是挖,春草就是牡丹。
“水灌香泥却月盆”是说牡丹的种植环境是“香泥”和“却月(半月形)盆”;
“一夜绿房迎白晓。
”绿房指花苞,迎白晓指迎着黎明开放。
中间四句既写花期不久,亦写贵族富贵不常在。
“美人醉语园中烟,晚花已散蝶又阑。
”一句写牡丹繁盛之时国色天香,美艳动人,像娇媚的美人在园中烟雾里嫣红若语。
但这个美景不常在,黎明开放晚上就花散蝶飞,极写繁荣之景之短促。
“梁王老去罗衣在,拂袖风吹蜀国弦。
”“梁王”指汉文帝的儿子梁孝王刘武,这里借指上文中“走马驮金”的老一代贵族。
“蜀国弦”乐府曲名,代指音乐。
全句说,老一代的贵族渐渐老死(势力渐微),但是他的下一代仍穿着罗衣,合着音乐赏花玩乐。
后四句接上文,继续借物寓人,以花写人。
“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
” “归霞帔拖”写残花之景,像衣帔下垂,蜀帐即用蜀纸做的护花罩。
全句说,花儿凋零,花帐也失去了光彩,嫣红的花朵飘落,失去了主人的宠爱。
隐喻老一辈贵族老死,新一辈贵族失去了当权者(皇帝)的宠爱和恩泽。
“檀郎谢女眠何处?
楼台月明燕夜语。
”檀郎:潘岳,小名檀奴,谢女:谢安蓄妓;
檀郎谢女借指贵族青年男女。
楼台:当年观花处。
全句说:贵族的青年男女又有什么归宿呢,当年喧嚣一时的观花楼台只有燕子在明月下対语。
参考资料: 1、 《李贺诗选》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ISBN:7806093087,64页。
2、 李贺,《李贺诗歌渊源及影响研究》,李德辉,凤凰出版社,2010年10月,ISBN:9787550600157。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2146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