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

作者: 秦观 朝代: 宋代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旋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

湘南的天气多风多雨,风雨正在送走寒气。

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虚。

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乡梦断,旋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思乡的梦断断续续在公馆中感到特别孤独,那种清凉寂寞的情怀实在无法描述;

何况这正是人们欢乐团聚的除夕。

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

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

参考资料: 1、 孙崇恩编著 .北宋婉约派四大名家词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年 :69-70 . 2、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 :203-207 . 3、 毕宝魁著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辽海出版社 ,1998年 :117-118 .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

湘天:指湘江流域一带。

丽谯:城门更楼。

《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

”郭象注:“丽谯,高楼也。

”陆德明释文:“谯,本亦作蠛。

”.成玄英疏:。

言其华丽瞧蛲也。

”小单于:乐曲名。

李益‘听晓角》诗:“无限寒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乐府诗集》:“按唐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 迢迢:漫长沉寂。

清夜:清静之夜。

徂(音cú):往,过去。

乡梦断,旋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峥嵘:比喻岁月艰难,极不寻常。

鲍照《舞鹤赋》;

“岁峥嵘而莫愁。

除:逝去。

衡阳:古衡州治所。

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鸿雁南飞望此而止。

《舆地记胜》:“回雁峰在州城南。

或日雁不过衡阳,或日峰势如雁之回。

”陆佃《埤雅》:“南地极燠,雁望衡山而止。

”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郴阳: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之南。

王水照先生《元佑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云: “从郴州至横州,当时必须先北上至衡州,然后循湘水,入广西境,至桂州兴安,由灵渠顺漓水下梧州,复由浔江、郁水西至横州。

”由此可证,郴州在衡阳之南,道路险阻,书信难传。

和雁无,连雁也无。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谓“和”“犹‘连’也”,并引此句释云:“言连传书之雁亦无有也。

” 参考资料: 1、 孙崇恩编著 .北宋婉约派四大名家词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年 :69-70 . 2、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 :203-207 . 3、 毕宝魁著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辽海出版社 ,1998年 :117-118 .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

湘南的天气多风多雨,风雨正在送走寒气。

深深的庭院寂寥空虚。

在彩绘小楼上吹奏着“小单于”的乐曲,漫漫的清冷的长夜,在寂寥中悄悄地退去。

湘天:指湘江流域一带。

丽谯:城门更楼。

《庄子·徐无鬼》:“君亦必无盛鹤列于丽谯之间。

”郭象注:“丽谯,高楼也。

”陆德明释文:“谯,本亦作蠛。

”.成玄英疏:。

言其华丽瞧蛲也。

”小单于:乐曲名。

李益‘听晓角》诗:“无限寒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乐府诗集》:“按唐大角曲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 迢迢:漫长沉寂。

清夜:清静之夜。

徂(音cú):往,过去。

乡梦断,旋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思乡的梦断断续续在公馆中感到特别孤独,那种清凉寂寞的情怀实在无法描述;

何况这正是人们欢乐团聚的除夕。

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

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

峥嵘:比喻岁月艰难,极不寻常。

鲍照《舞鹤赋》;

“岁峥嵘而莫愁。

除:逝去。

衡阳:古衡州治所。

相传衡阳有回雁峰,鸿雁南飞望此而止。

《舆地记胜》:“回雁峰在州城南。

或日雁不过衡阳,或日峰势如雁之回。

”陆佃《埤雅》:“南地极燠,雁望衡山而止。

”雁传书:典出《汉书.苏武传》:“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教使者谓单于。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郴阳:今湖南郴州市,在衡阳之南。

王水照先生《元佑党人贬谪心态的缩影——论秦观(千秋岁)及苏轼等和韵词》云: “从郴州至横州,当时必须先北上至衡州,然后循湘水,入广西境,至桂州兴安,由灵渠顺漓水下梧州,复由浔江、郁水西至横州。

”由此可证,郴州在衡阳之南,道路险阻,书信难传。

和雁无,连雁也无。

《诗词曲语辞汇释》卷一谓“和”“犹‘连’也”,并引此句释云:“言连传书之雁亦无有也。

” 参考资料: 1、 孙崇恩编著 .北宋婉约派四大名家词 :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5年 :69-70 . 2、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 :203-207 . 3、 毕宝魁著 .宋词三百首译注评 :辽海出版社 ,1998年 :117-118 .

湘天风雨破寒初。

深沈庭院虚。

丽谯吹罢小单于。

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旋魂孤。

峥嵘岁又除。

衡阳犹有雁传书。

郴阳和雁无。

  词的上阕写除夕夜间长夜难眠的苦闷。

起首二句,以简练的笔触勾勒了一个寂静幽深的环境。

满天风雨冲破了南方的严寒,似乎呼唤着春天的到来。

然而词人枯寂的心房,却毫无复苏的希望。

环顾所居庭院的四周,深沉而又空虚,人世间除旧岁、迎新年的气象一点也看不到。

寥寥十二字,不仅点明了时间——破寒之初,点明了地点——湘南的庭院;

而且描写了一个巨大的空间:既写了湖南南部辽阔的天空,也写了蜗居一室狭小的贬所。

更堪注意的是,在凄凉孤寂的氛围中,隐然寓有他人的欢娱。

因为除夕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围炉守岁,乐叙天伦,个中意味,不言自明。

由此可见,词人此处用了隐寓的手法,让读者以经验和想像来补充他所描写的环境。

这就是词学家们所常说的“含蓄得妙”。

  “丽谯”二句是写词人数尽更筹,等待着天明。

从字面上看,秦观的构思似乎受到《庄子》和李益诗的影响,但所写的感情,完全是词人独特的感受。

除夕之夜,人们是阉家守岁,而此刻的词人却深居孤馆,耳中听到的只是风声、雨声,以及凄楚的从城门楼上传来的画角声。

这种声音,仿佛是乱箭,不断刺激着词人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词人好容易度过“一夜长如岁”的除夕。

“迢迢”二字,极言岁之长;

着一“清”字,则突出了夜之静谧,心之凄凉。

而一个“徂”字,则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很慢,很慢。

可以看出,词人的用字,是极为精审而又准确的。

  整个上阕,情调是低沉的,节奏是缓慢的。

然而到了换头的地方,词人却以快速的节奏发出“乡梦断,旅魂孤”的咏叹。

自从贬谪以来,离开家乡已经三年了,这个“乡”字当是广义的,包括京都和家乡。

词人日日夜夜盼望回乡,可是如今却像游魂一样,孑然一身,漂泊在外。

当此风雨之夕,即使他想在梦中回乡,也因角声盈耳,进不了梦境。

“乡梦断,旅魂孤”这六个字,凝聚着多么深挚的感情啊!至“峥嵘岁又除”一句,词人始正面点除夕。

峥嵘,不寻常、不平凡之谓也,中寓艰难之义,杜甫诗云: “旅食岁峥嵘”,词意同此。

然而着一“又”字,却表明了其中蕴有多少次点燃了复又熄灭的希望之火,一个又一个除夕的到来了,接着又一个一个地消逝了,词人依旧流徙外地。

痛楚之情,溢于言外。

  词的结尾,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连用二事,贴切而又自然。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于《汉书·苏武传》。

衡阳有回雁峰,相传鸿雁至此而北返。

这两个故实,用得不着痕迹,表现词人音讯全无的失望心情。

  明人沈际飞评此词曰“伤心”,确是表现了此篇感情的特点。

从词的内容到词的音调,无不充满了凄苦哀伤的色彩。

在宋代词坛上,以抒写凄婉情感见长的词人,独推淮海、小山。

在淮海词中,情调最为凄婉的,此阕也是其中之一。

细读全篇,浅语淡语之中蕴有深远意味。

参考资料: 1、 徐培均 罗立纲编著 .秦观词新释辑评 :中国书店 ,2003年 :203-207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1019667.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