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州歌

作者: 高适 朝代: 唐代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参考资料: 1、 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生.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第16页 2、 罗贯中原著 王福改写.唐诗三百首 彩图注音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37页 3、 何诚斌编.古诗精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营州少年厌(yàn)原野,狐裘(qiú)蒙茸(róng)猎城下。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同“餍”,饱。

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裘毛纷乱的样子。

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

“茸”通“戎”。

城下:郊野。

虏(lǔ)酒千钟(zhōng)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虏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极言其多;

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参考资料: 1、 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生.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第16页 2、 罗贯中原著 王福改写.唐诗三百首 彩图注音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37页 3、 何诚斌编.古诗精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营州少年厌(yàn)原野,狐裘(qiú)蒙茸(róng)猎城下。

营州一带的少年习惯在旷野草原上生活,穿着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

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

厌:同“餍”,饱。

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

狐裘:用狐狸皮毛做的比较珍贵的大衣,毛向外。

蒙茸:裘毛纷乱的样子。

语出《诗经·邶风·旌丘》:“狐裘蒙戎”。

“茸”通“戎”。

城下:郊野。

虏(lǔ)酒千钟(zhōng)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他们即使喝上千杯酒也不会醉倒,这些少数民族的孩子10岁就能骑马奔跑。

虏酒:指营州当地出产的酒。

千钟:极言其多;

钟,酒器。

胡儿:指居住在营州一带的奚、契丹少年。

参考资料: 1、 孙钦善,武青山,陈铁民,何双生.高适岑参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08月第1版:第16页 2、 罗贯中原著 王福改写.唐诗三百首 彩图注音版:吉林摄影出版社,2004年07月第1版:第137页 3、 何诚斌编.古诗精选: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31455356.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