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五月里梅子开始发黄,蚕事完毕,桑柘叶也被采空了。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

鲁地人重视纺织,家家窗里透出机抒声。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下愚之辈轻视有为的壮士,怎值得以此判断穷困与亨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我能像鲁仲连那样绑信在箭上,获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最终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赏,只因羞与世俗之人相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我将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长安,哪怕落日被阴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此去用不着你向我多说什么,我甘心如飘转的飞蓬!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4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0-672 3、 《语文天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生期刊社,2001年第24期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空。

五月里梅子开始发黄,蚕事完毕,桑柘叶也被采空了。

始:一作“子”。

蚕凋:蚕已成茧。

桑、柘,落叶的乔木和灌木,叶子可以养蚕。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

鲁地人重视纺织,家家窗里透出机抒声。

栊:挂帘的窗户。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只因为我不能走上仕途,为学剑术来到山东。

顾余不及仕:回想起我没有出仕做官时。

学剑:李白曾从著名剑术家裴显在山东学习剑术。

山东:指太行山以东。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举起马鞭向人打听路,却不料受到汶上老翁的嘲讽。

获笑:被人耻笑。

汶上翁:汶水边的老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下愚之辈轻视有为的壮士,怎值得以此判断穷困与亨通?

下愚:儒家分人二等,以天生愚蠢而不可改变的人为下愚。

《论语·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此指汶上翁。

忽:轻视。

壮士:李白自指。

穷:指政治上失意;

通:指政治上得志。

穷通即政治上的得与失。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我能像鲁仲连那样绑信在箭上,获得攻下服城的大功。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此句用典故,典出《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战国时期,齐国的聊城被燕国占领,齐王命大将田单收复聊城,苦战一年多,伤亡大量士卒,仍无法攻下。

当时齐国名士鲁仲连写了一封信,绑在箭上射进聊城城里,燕国守将看了信便自杀了,齐军轻取聊城。

齐王准备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却归隐去了,不接受封赏。

李白用此典说明自己想干一番事业,却又不追求功名利禄。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最终不肯接受君主的封赏,只因羞与世俗之人相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我将要踏上大道向西奔往长安,哪怕落日被阴虹遮掩得一片昏蒙。

直道:通衡大道。

阴虹:喻指奸臣。

杨齐贤曰:“阴虹,指林甫、国忠辈昏蔽其君。

”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此去用不着你向我多说什么,我甘心如飘转的飞蓬!

此:一作“我”。

转蓬:随风旋转的蓬草之。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14 2、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670-672 3、 《语文天地》.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学生期刊社,2001年第24期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524428.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