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泉湖道中赴闽宪别诸君 文翻注
细听春山杜宇啼。
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细听春山杜宇啼。
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听到春山杜鹃一声声啼叫,既是为我送行,又是盼我早日归来。
早上飞来的白鸟似乎是在责怪我违背誓言与其分离。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我当初想效仿郑子真,陶渊明终老田园,对着岩石坐卧,学陶元亮赏菊。
现在我出仕做官,恐怕要被人用《北山移文》来耻笑了。
参考资料: 1、 李肇翔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 :第207页 .
细听春山杜宇啼。
一声声是送行诗。
朝来白鸟背人飞。
杜宇:又名杜鹃、子规,鸟名。
鸣声凄历,能使旅客起思乡之念。
白鸟:水鸟。
上句的杜宇的送行诗与这句的白鸟背人飞,都是不忍相别的意思。
“白鸟背人飞”尚含有返回的象征。
对郑子真岩石卧,趁陶元亮菊花期。
而今堪诵北山移。
郑子真:汉时谷口人。
《杨子·法言·问神篇》:“谷口郑子真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这里是作者回忆自己十年的田园生活。
陶元亮:陶渊明名元亮。
《北山移》:即《北山移文》。
作者孔稚珪字德璋,南齐人。
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南周颙隐于钟山,后为海盐令,欲再过钟山,孔作此文,借山灵口气,阻止周不许再来。
作者应诏出山,高兴的表示:决心献身于国,不回上饶了。
参考资料: 1、 李肇翔 .《辛弃疾词》 :万卷出版社 ,2009年 :第207页 .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639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