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咏柳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

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

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三眠:三眠柳,即柽柳(又名人柳)。

此柳的柔弱枝条在风中摇曳,时时伏倒。

《三辅故事》:汉苑中有柳状如人形,号曰人柳。

一日三眠三起。

”灞陵:即霸陵,汉文帝之墓地。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李白《忆秦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苏小恨:喻与情人离别之怅恨。

倩:请、请求。

章台:此处指妓楼舞馆。

红板桥:红色木板的桥。

诗词中常代指情人分别之地。

唐白居易《杨柳枝词》之四:“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晖。

”溅裙人:代指情人或某女子。

典出《北齐书·窦泰传》。

窦泰之母有娠,期而不产,大惧。

有巫曰:“渡河浦裙,产子必易。

”泰母从之,俄而生泰。

后成为古代之风俗,谓女子有孕到河边洗裙,分娩必易。

又,唐李商隐《柳枝词序》云:洛中里女子柳枝与商隐之弟李让山相遇相约,谓三日后她将“溅裙水上”来会。

后以此典借指情人或情恋之事。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

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

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

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

尽飘零、游冶章台客。

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

  此首所咏是为秋初之柳。

上片写弱柳初秋,一派凄切悲凉之景。

下片借柳托恨,无限楼空人去,孤苦无依之感。

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707804.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