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古老的营垒,成了乌鸦聚集之地,荒凉的城堡中野鸡恣意飞舞。

这是什么时候的战火留下来的遗迹,曾经骁勇善战的英雄,他们的碧血丹心如今都被沙漠淹没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主帅的帐篷,曾经的胡笳,如今都已作古。

千年悲叹,回首相望,古今多少是非,说来兴亡都是天定,岂是人为!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21页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古老的营垒,成了乌鸦聚集之地,荒凉的城堡中野鸡恣意飞舞。

这是什么时候的战火留下来的遗迹,曾经骁勇善战的英雄,他们的碧血丹心如今都被沙漠淹没了。

古戍:边疆古老的城堡、营。

饥乌:饥饿的乌鸦。

劫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后亦借指兵火。

碧血:为正义死难而流的血,烈士的血。

典出《庄子·外物》:“入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起血三年,而化为碧。

”后来就把忠臣志士所流之血称为“碧血”。

龙堆:白龙堆的略称。

古西域沙丘名,此处谓沙漠。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主帅的帐篷,曾经的胡笳,如今都已作古。

千年悲叹,回首相望,古今多少是非,说来兴亡都是天定,岂是人为!

玉帐:主帅所居的帐幕,取如玉之坚的意思。

金笳(jiā):胡笳的美称,古代北方民族常用的一种管乐器。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墨香斋译评.纳兰词 双色插图版,: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10:第121页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

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

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这首边塞词,不啻是一篇吊古战场文,悲康康慨。

  首句即吸收李白《战城南》“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塞》“饥乌啼旧垒,疲马恋空城”的诗意,表现了萧萧古戍、饥乌群集的惨切之景。

次句,“荒城野雉飞”,是化用刘禹锡“麦秀空城野雉飞”句意,把古战场阴森怖栗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

接下“何年”三句,颇有唐朝边塞诗的味道,但容若毕竟又不是岑参那类边塞诗人,唐时的边塞诗是荒凉中透出豪迈,容若却是豪迈转向了凄凉。

“何年劫火剩残灰”,是哪年的战乱造就了如今一切的皆似残灰,惨淡的历史已遥不可考,如今只有看英雄们当日的碧血,化作了这蛮荒的土色。

“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容若此处谓,君不见那些忠魂碧血,不管何方埋骨,到头来不都是付与这无边瀚海了吗?

上阕,占戍、荒城、劫灰、碧血······组成的是一幅凄惨悲凉的大漠边城之景,奏响的是一曲旧堡败垒的苍凉沉郁悲歌。

  下阕前两句承接上阕,继续铺写古战场萧然之景。

“玉帐空分垒,金笳已罢吹”,军中将帅的军帐再也不能分开营垒,悲咽的金笳也已永远停吹了。

“空分”、“已罢”,四字写出昔景的黯然难以淹留。

既然古战场遗下了残灰。

遗下了英雄的战骨,玉帐成空,金笳已罢,那就说明厮杀斗争,恩仇荣辱,一切都成过去,于是,词人不禁废然道:“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东风回首”,出自李煜《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处是说如今回首前朝往事,但觉物是人非,事事皆休。

所以,词人最终感言,兴亡之理,不在人为,而在乎天命,遂见纳兰词哀伤风骨。

  在那片八旗子弟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场上,容若既不缅怀“开国英雄”的功烈,更不悲歌慷慨,从中吸取振奋精神的力量,却在那里冷冷清清忧优戚戚地寻寻觅觅。

这种行径,还真颇有点“不肖子孙”的意味。

参考资料: 1、 (清)纳兰性德著;

鸿恩主编.纳兰词图解详析 超值全彩珍藏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10:第218页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762639.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