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闺中女伴:指画中联吟赋诗的仕女们。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为云林所绘《闰七夕联吟图》的仕女图。

七夕联吟的是画的主题,所以词人从七夕写起。

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佳期,银河的鹊桥架起来了。

因为作画之时时逢闰七月,有了两个佳期,桥也再次“重驾”,而人间也有了两次乞巧活动,女子们希望乞得终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机会也有两次。

词人问,她们在斗转星移,星光也在移动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机。

词人对此提出了疑问。

因为年年有七巧节,也年年有乞巧活动,但妇女们也未必总是幸福,原因是世间总是“多事纷纷”。

神话故事,本来“虚无”,“便是有”,牛郎织女“也应年老”了。

词人对于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结论,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幅仕女图,住在表现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画中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美。

词人舍弃了历来对于这种美的歌颂,而别出机杼地引导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命题,即美丽的愿望,在人间常常是难以如愿的。

它启发人思考,同时也深化了词的思想主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版权声明:他人将文学素材网提供的内容与服务用于商业、盈利、广告性目的时,需得注明出处,转载时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www.wenxuesucai.com/search/gushiwen/1/89561513.html

点击加入QQ交流群:{{qqQ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