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闺中女伴:指画中联吟赋诗的仕女们。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

栏干斜转玉绳低,问乞得、天机多少?

闺中女伴、天边佳会,多事纷纷祈祷。

神仙之说本虚无,便是有、也应年老。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题画词,画为云林所绘《闰七夕联吟图》的仕女图。

七夕联吟的是画的主题,所以词人从七夕写起。

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佳期,银河的鹊桥架起来了。

因为作画之时时逢闰七月,有了两个佳期,桥也再次“重驾”,而人间也有了两次乞巧活动,女子们希望乞得终生幸福,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的机会也有两次。

词人问,她们在斗转星移,星光也在移动的夜晚,不知乞得了多少天机。

词人对此提出了疑问。

因为年年有七巧节,也年年有乞巧活动,但妇女们也未必总是幸福,原因是世间总是“多事纷纷”。

神话故事,本来“虚无”,“便是有”,牛郎织女“也应年老”了。

词人对于男女婚姻爱情的幸福的追求寄予同情,但又做出疑惑的结论,这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这幅仕女图,住在表现女性美,其中也包括了画中她们所表现出来的内心美。

词人舍弃了历来对于这种美的歌颂,而别出机杼地引导出了一个富有哲理性的命题,即美丽的愿望,在人间常常是难以如愿的。

它启发人思考,同时也深化了词的思想主题。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玉烛新·白海棠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初晴新雨后。

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

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

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

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初晴新雨后。

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雨后初晴,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

风吹拂着显得慵懒娇憨的样子,从早到晚都是如此惹人怜爱。

到了微寒夜晚,白海棠披上了乌衣,静静睡去。

院子里寂静无声,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白海棠发出微弱的香气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

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

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

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你的芳心如花朵初绽,能占几分春光?

花儿们争奇斗艳,可是谁能像你那样素净清雅?

你的神韵,堪称花中第一,让我在花前为你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顾太清词新释辑评》.36: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5-01-01 2、 吴永萍,张淑琴,杨泽琴.《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08:230 3、 春衫媚.《半树春红半树风-清代词后顾太清的媚丽人生》:武汉:崇文书局,2012.05:26

初晴新雨后。

乍洗褪胭脂,缟衣妆就。

东风倦倚,憨憨态、不管敲残更漏。

嫩寒天气,正睡稳、乌衣时候。

深夜静、银烛高烧,微香暗侵襟袖。

雨后初晴,白海棠如同一位洗去了胭脂,身着素衣的清丽女子。

风吹拂着显得慵懒娇憨的样子,从早到晚都是如此惹人怜爱。

到了微寒夜晚,白海棠披上了乌衣,静静睡去。

院子里寂静无声,银烛还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白海棠发出微弱的香气暗侵襟袖,沁人心脾。

新雨:刚下过雨。

亦指刚下的雨胭脂:亦作“胭脂”。

一种用于化妆和国画的红色颜料。

亦泛指鲜艳的红色。

缟(gǎo)衣:白绢衣裳。

憨憨:痴呆貌,质朴貌。

更漏:漏壶,计时器。

古代用滴漏计时,夜间凭漏刻传更。

乌衣:黑色衣。

古代贫贱者之服。

盈盈一点芳心,占多少春光,问卿知否?

红妆莫斗。

谁得似、净骨天然清瘦。

神娟韵秀。

雅称个、花仙为首。

还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

你的芳心如花朵初绽,能占几分春光?

花儿们争奇斗艳,可是谁能像你那样素净清雅?

你的神韵,堪称花中第一,让我在花前为你弹奏一曲《高山流水》吧。

盈盈:仪态美好貌。

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流水高山:指名曲《高山流水》。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顾太清词新释辑评》.36:中国书店出版社 ,2005-01-01 2、 吴永萍,张淑琴,杨泽琴.《清代三大女词人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0.08:230 3、 春衫媚.《半树春红半树风-清代词后顾太清的媚丽人生》:武汉:崇文书局,2012.05:26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薰风:和暖的风。

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沈(shěn)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

爇(ruò):烧。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老圃:有经验的菜农。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爇。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咏花词。

菊在秋季开放,但这里所咏的盆中菊在端午开放,词人在初夏欣赏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

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开放的夏日气候,“薰风殿阁樱桃节”,说温暖的南风吹满殿阁,樱桃也成熟了。

“碧纱窗下沈檀爇”,屋内燃着驱暑的熏香。

再以“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凸写菊花开放时节。

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写出因花开而洋溢欣喜之情。

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赞叹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全词最后才说出这一“菊”字,而惊叹、欣喜之情灵动地展现在其中。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壑:两山之间的谷地。

林皋(gāo):高处的森林地带。

玲珑:空明。

形容晓日,因此时日光尚不强烈。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偏东:东方尽头。

浑河水、一线如虹。

浑河:即永定河。

原名浑河,康熙时更名。

源出山西,称桑干河。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溟濛:幽暗迷蒙。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白衣苍狗:亦作白云苍狗,风云变幻之谓也。

苍狗,原指黑色的狗。

无心者、变化虚空:也是形容变化无穷的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日承红:在阳光照耀下呈现红色。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高凌霄汉:形容清风阁建在高处。

霄,云。

汉,银汉、银河。

列岫如童:意为从清风阁上望去,众山像一个个童子。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待何年归去”二句:奕绘经营南谷别墅,有死后归葬于此的打算,所以说“归去”。

意为二人辞世以后,夫妇还要在此谈笑争雄,各论雄长。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群山万壑引长风,透林皋、晓日玲珑。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

云容。

看白云苍狗,无心者、变化虚空。

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

清风阁,高凌霄汉,列岫如童。

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

  这首词境界开阔,它不仅写了一处楼阁,作者还注意到了它的群山环抱的气势。

  词一开始,就以“群山万壑引长风”为引领,表现出清风阁所在的西山一带的雄浑气势。

它群山环抱,沟壑纵横,清风阁居高临下,境界开阔。

“透林皋、晓日玲珑”,在这里,可以东迎日出。

透过茂密的树林,迎来一轮缓缓升起的朝日。

“楼外绿阴深,凭栏指点偏东”,是依山面东的朝向。

“浑河水、一线如虹。

清凉极,满谷幽禽啼啸,冷雾溟濛。

”作者登楼眺望,心旷神怡,颇有“任海天寥阔,飞跃此身中”之感。

  下片承上片的描写,但从远眺转入仰望,词人说:“云容。

看白衣苍狗”,蓝天白云,组成各种形状,变化莫测,“无心者、变化虚空”,它不受驱遣地在虚空中开阖组分。

作者再睇视清风阁的四周,“细草络危岩,岩花秀媚日承红”,绝壁巉岩上攀缘着细草,山崖上的秀丽山花承受着阳光照射,现出一派红色。

登临阁上,有“高临霄汉”之感,周围的群山,突出云层之上,一座座山巅好像不同形态的童子。

这一总的感受,表现了词人审美愉悦达到了顶点,因而最后托出“待何年归去,谈笑各争雄”,就感到异常自然了。

词人说,这里不仅是生前登临览胜的好去处,也希望他年夫妇共同长眠于此,继续着生前的“谈笑各争雄”的闺房之乐。

  这首词,融叙景抒情于一体。

它虽然说到了“待何年归去”,带来某种凄凉沧桑之感,但全词充满了登山临水的欢悦,而且气势开阔,在顾太清词中别具特色。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南乡子·咏瑞香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

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

不是婷婷倩女魂。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

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

赢得嘉名自冠群。

花气霭芳芬,翠幕重帘不染尘。

梦里真香通鼻观,氤氲。

不是婷婷倩女魂。

翠幕:翠色的帷幕。

氤氲:弥漫貌。

细蕊缀纷纷,淡粉轻脂最可人。

懒与凡葩争艳冶,清新。

赢得嘉名自冠群。

嘉名:好名称。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

移来古寺种朱门。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

绿云蔽日树轮囷。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

移来古寺种朱门。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朱门:红漆大门。

指贵族豪富之家。

寒食:节日名。

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

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

绿云蔽日树轮囷。

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千寻:形容极高或极长。

蔽日:遮蔽日光。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金缕曲·咏白海棠

作者: 顾太清 朝代: 清代

洞户深深掩。

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

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

偏触动、词人系念。

昨日微阴今日雨,好春光有限无馀欠。

肯为我,一时暂。

冰绡雾縠谁烘染?

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

墙角绿阴栏外影,印上芸窗冰簟。

隔一片、清阴暗澹。

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树底魂难忏。

春欲暮,易生感。

洞户深深掩。

笑世间、浓脂腻粉,那般妆点。

认取朦胧明月下,不许东风偷飐。

飐:吹动。

偏触动、词人系念。

系念:挂念。

昨日微阴今日雨,好春光有限无馀欠。

好春光有限无馀欠:意思是春光虽是有限的,但现在,它却尽情表现出来了。

肯为我,一时暂。

暂:停下脚步。

冰绡雾縠谁烘染?

爱依依、柔条照水,靓妆清艳。

冰绡:透明如冰的绡纱。

绡,生丝织成的薄纱。

雾縠,阵阵的雾气。

縠是一种纱皱形状,此处形容雾。

爱依依:依依可爱。

柔条:嫩枝,柔软的枝条。

靓妆:秀丽的装扮,光彩照人。

墙角绿阴栏外影,印上芸窗冰簟。

芸窗:即窗子。

芸是形容它有香气。

冰簟:竹席。

隔一片、清阴暗澹。

澹:同“淡”。

不是封姨情太薄,是盈盈树底魂难忏。

封姨:古代神话中的风神。

盈盈:满。

魂难忏:魂系梦绕地留恋春光。

忏,悔。

春欲暮,易生感。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