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云见过留宿有诗因赓其韵二首

作者: 黄公度 朝代: 宋代

惜别情无赖,狂吟意有馀。

琴尊闲院落,花柳暗村墟。

行乐真聊尔,论交莫后予。

裹粮山下约,来往未应疏。

东居 十一

作者: 苏曼殊 朝代: 近代

人间天上结离忧,翠袖红妆独倚楼。

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

送陈资深归广

作者: 杨基 朝代: 明代

丈夫轻别离,投老欲入广。

奈何干戈际,万里涉沆漭。

兹城颇阜庶,有女供奉养。

世乱得粗安,胡劳问乡党。

君言苦无家,一夕魂九往。

乡书昨日至,捧读屡泚颡。

四丧寄浅土,未得掩诸圹。

虽云弊庐在,谁复修祀享。

感兹归意迫,无力犹勉强。

齿发固已衰,尚足婴扰攘。

敢忘乡土情,偷安恋兹壤。

吾闻重感激,惜别复加赏。

天寒霜露繁,摵摵枯叶响。

水宿慎蛟螭,山行避魍魉。

田园虽荒芜,果实罗栗橡。

邻居喜均还,相邀具醅盎。

酒薄不得醉,且复......更多

作坊魏使知隰州

作者: 杨亿 朝代: 宋代

几年供奉宣徽殿,一旦腰悬刺史鱼。

戚里园林甲京洛,将坛家世阅诗书。

离筵惜别空银榼,官舍思归梦玉除。

四十专城谁不羡,骖驔千骑拥干旟。

送瑞州张知录

作者: 徐玑 朝代: 宋代

岁暮不惜别,君行是宦游。

江西多野水,湖上正高秋。

旧友曾过处,新题必共留。

官閒可寻访,竹径最深幽。

戏为口号(四月三日苦竹派道中)

作者: 祝允明 朝代: 明代

远人羁客古今悲,昔日慵看惜别诗。

六口一家分五处,争教不作断肠词。

酹江月/念奴娇

作者: 赵师侠 朝代: 宋代

飘流踪迹,趁春来、还趁春光归去。

九十韶华能几许,著意留他不住。

趱柳催花,催红长翠,多少风和雨。

蜂闲蝶怨,尽凭枝上莺语。

归棹去去难留,桃花浪暖,绿涨迷津浦。

回首重城天样远,人在重城深处。

惜别愁分,凝暗有泪,总寄阳关句。

不堪肠断,恨随江水东注。

送省己上人归太原

作者: 周贺 朝代: 唐代

惜别听边漏,窗灯落烬重。

寒僧回绝塞,夕雪下穷冬。

出定闻残角,休兵见坏锋。

何年更来此,老却倚阶松。

凤吹笙曲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始闻炼气餐金液,复道朝天赴玉京。

玉京迢迢几千里,凤笙去去无穷已。

欲叹离声发绛唇,更嗟别调流纤指。

此时惜别讵堪闻,此地相看未忍分。

重吟真曲和清吹,却奏仙歌响绿云。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这是李白写给元丹丘的一首送别诗。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作《凤吹笙曲》。

《全唐诗》题下注云:“一作《凤笙篇送别》”。

王琦注云:“此诗是送一道流应诏入京之作。

所谓‘仙人十五爱吹笙’,正实指其人,非泛用古事。

所谓‘朝天赴玉京’者,言其入京朝见,非谓其超升飘举。

旧注以游仙诗拟之,失其旨矣。

”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系此诗于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并谓:“此送一道流应诏(当为应玉真公主之邀)入京之作,其人当为元丹丘,其时约在本年岁末。

”此说大致可从。

此诗对仗工整,平仄合律,天然自成而又缠绵悱恻。

参考资料: 1、 霍松林 尚永亮. 李白诗歌鉴赏 .上海市: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

饯校书叔云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

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

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

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

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1112131415 共17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