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三十三年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这三十三年以来,今天还有谁存在?

算来只有王长官的高洁品格能与长江相提并论。

其风骨凛然如苍桧,霜干承受了多少苦难。

听说司州古县,云溪上,有一座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它的窗子由松木建造。

如果王先生不是为了送陈慥去长江南岸,怎么会来我所居住的黄冈县?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雨声铿锵有力。

疏雨过后,风林舞被,烟云雾霭覆盖着房屋。

只愿持杯邀请先生,一口气把酒喝干。

东坡居士已经老了,真好像是在梦里与你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对着残破的灯。

歌声中断了,行人还没有起床,船鼓已经嘭嘭响起,催促行人出发了。

参考资料: 1、 陈明源.常用词牌详介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7年10月:189 2、 刘石评注 .唐宋名家诗词苏轼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1月:175-177 3、 《读点经典》编委会 .豪放词圣苏东坡·辛弃疾名词名句 :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 :173-176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王长官:作者好友,事迹不详。

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

过:拜访、看望。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桧:即圆柏。

一种常绿乔木,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

寿命达数百年。

此处以苍桧喻王先生。

闻道:听说。

司州古县:指黄陂县,曾属南司州。

王先生罢官后居于此。

竹坞: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摐摐:形容雨声。

一饮空缸:一口气把酒喝干。

居士:作者自称,其号为东坡居士。

釭:灯逢逢:形容鼓声。

参考资料: 1、 陈明源.常用词牌详介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7年10月:189 2、 刘石评注 .唐宋名家诗词苏轼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1月:175-177 3、 《读点经典》编委会 .豪放词圣苏东坡·辛弃疾名词名句 :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 :173-176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王长官:作者好友,事迹不详。

陈慥:字季常,亦为苏轼好友。

过:拜访、看望。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这三十三年以来,今天还有谁存在?

算来只有王长官的高洁品格能与长江相提并论。

其风骨凛然如苍桧,霜干承受了多少苦难。

听说司州古县,云溪上,有一座用竹子建造的房屋,它的窗子由松木建造。

如果王先生不是为了送陈慥去长江南岸,怎么会来我所居住的黄冈县?

桧:即圆柏。

一种常绿乔木,雌雄异株,果实球形,木材桃红色、有香气。

寿命达数百年。

此处以苍桧喻王先生。

闻道:听说。

司州古县:指黄陂县,曾属南司州。

王先生罢官后居于此。

竹坞:用竹子建造的房屋。

松窗:松木建造的窗子。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雨声铿锵有力。

疏雨过后,风林舞被,烟云雾霭覆盖着房屋。

只愿持杯邀请先生,一口气把酒喝干。

东坡居士已经老了,真好像是在梦里与你通宵达旦地开怀畅饮,对着残破的灯。

歌声中断了,行人还没有起床,船鼓已经嘭嘭响起,催促行人出发了。

摐摐:形容雨声。

一饮空缸:一口气把酒喝干。

居士:作者自称,其号为东坡居士。

釭:灯逢逢:形容鼓声。

参考资料: 1、 陈明源.常用词牌详介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87年10月:189 2、 刘石评注 .唐宋名家诗词苏轼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11月:175-177 3、 《读点经典》编委会 .豪放词圣苏东坡·辛弃疾名词名句 :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 :173-176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阕则描绘会见王长官时的环境、气氛,以及东坡当时的思绪和情态。

  上阕全就王长官其人而发,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

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凡响,在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以比拟的方式将王长官高洁的人品与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象比喻,其人傲干奇节,风骨凛然如见。

王长官当时居住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故词云“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后四字以竹松比喻托衬他的正直耿介。

“江南岸”三句是说倘非王先生送陈慥来黄州,恐终不得见面。

语中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作者对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过片到“相对残釭”句写三人会饮。

“摐摐”二字拟(雨)声,其韵铿然,有风雨骤至之感。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几句,既写当日气候景色,又通过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

“居士先生老矣”,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

“真梦里,相对残缸”,写主客通宵达旦相饮欢谈,彼此情投意合。

  末三句写天明分手,船鼓催发,主客双方话未尽,情未尽,满怀惜别之意。

  全词“健句入词,更奇峰特出”,“不事雕凿,字字苍寒”(郑之焯《手批东坡府府》),语言干净简练之极,而内容,含义隐括极多,熔叙事,写人、状景、抒情子一炉,既写一方奇人之品格,又抒旷达豪放之情感,实远出于一般描写离合情怀的诗词之上。

词中凛然如苍桧的王先生这一形象,可谓东坡理想人格追求的绝妙写照。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04 :604-6076. 苏轼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4-10-17]

金缕曲 姜西溟言别,赋此赠之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谁复留君住?

叹人生、几翻离合,便成迟暮。

最忆西窗同翦烛,却话家山夜雨。

不道只、暂时相聚。

衮衮长江萧萧木,送遥天、白雁哀鸣去。

黄叶下,秋如许。

曰归因甚添愁绪。

料强似、冷烟寒月,栖迟梵宇。

一事伤心君落魄,两鬓飘萧未遇。

有解忆、长安儿女。

裘敝入门空太息,信古来、才命真相负。

身世恨,共谁语。

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作者: 王安石 朝代: 宋代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

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

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

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参考资料: 1、 马敬芳 .豪放词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01月 :第56页 .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三国的吴、东晋、南北朝的宋、齐、粱、陈、五代的南唐等朝代在此建都,故称为“帝王州”。

郁郁葱葱:草木茂盛。

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四百年:金陵作为历代帝都将近四百年。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中的名句:“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把晋代与吴宫并举,明确地显示出后代诗人对晋朝的向往。

冠(guān):古代士以上的穿戴,衣冠连称,是古代土以上的服装,后引申为世族、绅士。

古丘:坟墓。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恣(zì)行游:尽情地绕着江边闲行游赏。

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更:再,又,不只一次地。

悠悠:长久。

遥远的样子。

回头:指透彻醒悟。

佛家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槛:栏杆。

语出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的名句:“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 参考资料: 1、 马敬芳 .豪放词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01月 :第56页 .

自古帝王州,郁(yù)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guān)成古丘。

这里曾是历代帝王建都之所,周围树木葱茏繁茂,山环水绕,云蒸霞蔚。

可是,四百年来的繁华隆盛已像梦一般逝去,使人感叹。

那晋代的帝王将相,早已是一杯黄土,被历史遗弃。

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三国的吴、东晋、南北朝的宋、齐、粱、陈、五代的南唐等朝代在此建都,故称为“帝王州”。

郁郁葱葱:草木茂盛。

佳气:指产生帝王的一种气,这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四百年:金陵作为历代帝都将近四百年。

冠:古代士以上的穿戴,衣冠连称,是古代土以上的服装,后引申为世族、绅士。

古丘:坟墓。

绕水恣(zì)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jiàn)外长江空自流。

绕着江岸尽情地游行游赏,登上一层楼,再上一层楼,往事悠悠,早已不值一问,不如早回头。

往事如烟,就像这槛外无情的江水空自东流。

恣行游:尽情地绕着江边闲行游赏。

恣:任意地、自由自在地。

更:再,又,不只一次地。

悠悠:长久。

遥远的样子。

回头:指透彻醒悟。

佛家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槛:栏杆。

参考资料: 1、 马敬芳 .豪放词 :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01月 :第56页 .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

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

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

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

槛外长江空自流。

  此诗亦为王安石晚年谪居金陵,任江宁知府时所作。

在表面的表达昔盛今衰之感的同时,把自己非常复杂的心境,也暗含于诗作之中。

  金陵城自古以来便是帝王之州,唐代刘禹锡曾作《西塞山怀古》一诗:“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然而,王安石看到的与刘禹锡所见大不相同,这里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

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回首往事的时候,这些是怎堪回首呀。

末句借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名句,表达的是同样的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

将自己的理想寄托在过去的时代里,这是诗歌中常用的写法,借此来表明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使诗歌具有一种“高古”的气象。

  作者独自一个人绕着江水边上行游,然后登上高楼。

“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

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

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王安石所追求的,是推行新法,实现强民富国的愿望,而现在,只能是“绕水游”而已,慨叹之声,达于纸上。

古人在诗中所抒写的,常常不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顺境,而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逆境,但到底心还被“达”的愿望所牵绊,所以读这样的诗句的时候,要看出作者表面闲适的背后,是无穷的凄凉与热切的期盼。

“上尽层楼”含有中国古代的“登高怀远”“登高而愁”的文化密码。

从南北朝时期的王粲写《登楼赋》开始,这个动作就被赋予了思念故国之情。

而唐代王之涣的一首《登鹳雀楼》则是从人生哲学意味上诠释了这一个典型的动作、典型的场景。

在这里,作者是思念故国(首都)呢,还是“欲穷千里目”呢?

通过上文的表面闲适与内心焦虑,我们可以看到他所思念的,正是重回故国,再造宏业;

通过后文的回忆往事,我们又可以知道作者这时的心理是放弃思念故国的想法,而注重对往事的追寻,注意对往事从文化意义上进行思考;

我们还可以认定,作者是想“登高望远”,而这里的“远”,不是空间上的,而是时间上的,表明作者独特的意趣和别具怀抱。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若只有一种解释便不是好诗。

”一首真正的好诗,就是可以这样多方面地甚至地矛盾地刺激读者去思考,去与自己的人生体验结合起来,思考诗歌的同时,也思考人生的选择甚至人类的境遇。

“更上楼”,不是上到楼的顶端再往上走,而是不断地一次又一次地登楼。

往事悠悠而去了,你不要问我在想些什么,回头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见窗外的长江,在日夜不息地向东流去。

结句也是化用唐人诗句,王勃的《滕王阁诗》,作者在这里却别有怀抱:可以理解为,历史是无情的,就像东流之水,一直向前,或许人类所为的一切只是这水的片刻停留,没有太大的意义;

也可以理解为,不论目前我的遭遇如何,但我所做的一切,都如长江水一般,是一种永恒的存在;

或者联系《滕王阁诗》原文前一句:“阁中帝子今何在?

”的反问,问当今的皇帝“今何在”,表达自己期待着重回朝廷的愿望。

但似乎一切都不重要了,就像长江水,一直流着,流着。

参考资料: 1、 刘石主编;

清华大学《宋词鉴赏大辞典》编写组编 .宋词鉴赏大辞典 :中华书局 ,2011.08 :第165页 .

至南陵答皇甫岳

作者: 王昌龄 朝代: 唐代

与君同病复漂沦,昨夜宣城别故人。

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

春江花月夜

作者: 张若虚 朝代: 唐代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更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

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

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 一作:落花)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参考资料: 1、 唐诗四首 春江花月夜.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6-1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沙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jiǎo)皎空中孤月轮。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穷已:穷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但见:只见、仅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pǔ)上不胜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谁家今夜扁(piān)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文:同“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闲潭:幽静的水潭。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á)。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 一作:落花)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四首 春江花月夜.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6-1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滟(yàn)滟:波光荡漾的样子。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霰: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tīng)上白沙看不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在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汀:沙滩。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jiǎo)皎空中孤月轮。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纤尘:微细的灰尘。

月轮:指月亮,因为月圆时像车轮,所以称为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穷已:穷尽。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江月年年只相似:另一种版本为“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但见:只见、仅见。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pǔ)上不胜愁。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悠悠:渺茫、深远。

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九歌 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因而此句隐含离别之意。

谁家今夜扁(piān)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

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

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

这里指闺中思妇。

月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离人:此处指思妇。

妆镜台:梳妆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上拂还来。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不掉。

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捣衣砧:捣衣石、捶布石。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相闻:互通音信。

逐:追随。

月华:月光。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鸿雁不停地飞翔,而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

月照江面,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文:同“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昨天夜里梦见花落闲潭,可惜的是春天过了一半自己还不能回家。

闲潭:幽静的水潭。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xiá)。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复西斜:此中“斜”应为押韵读作“xiá”(洛阳方言是当时的标准国语,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jié)石潇湘无限路。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潇湘:湘江与潇水。

碣石、潇湘: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 一作:落花)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参考资料: 1、 唐诗四首 春江花月夜.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6-15]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落月 一作:落花)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诗篇题目就令人心驰神往。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

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生的春之原野,月色泻在花树上,象撒上了一层洁白的雪。

诗人真可谓是丹青妙手,轻轻挥洒一笔,便点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奇异之“花”。

同时,又巧妙地缴足了“春江花月夜”的题面。

诗人对月光的观察极其精微:月光荡涤了世间万物的五光十色,将大千世界浸染成梦幻一样的银辉色。

因而“流霜不觉飞”,“白沙看不见”,浑然只有皎洁明亮的月光存在。

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

这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清明澄彻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这种探索,古人也已有之,如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诗的主题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只相似”而来的。

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

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

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

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

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青枫浦”为地名,但“枫”“浦”在诗中又常用为感别的景物、处所。

“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曲折有致。

  以下“可怜”八句承“何处”句,写思妇对离人的怀念。

然而诗人不直说思妇的悲和泪,而是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

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

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

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清辉洒在妆镜台上、玉户帘上、捣衣砧上。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真诚地依恋着她。

这里“卷”和“拂”两个痴情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思妇内心的愁怅和迷惘。

月光引起的情思在深深地搅扰着她,此时此刻,月色不也照着远方的爱人吗?

共望月光而无法相知,只好依托明月遥寄相思之情。

望长空:鸿雁远飞,飞不出月的光影,飞也徒劳;

看江面,鱼儿在深水里跃动,只是激起阵阵波纹,跃也无用。

“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

向以传信为任的鱼雁,如今也无法传递音讯──该又凭添几重愁苦!

  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

“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

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

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

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

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

“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

“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

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与艺术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单纯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

诗人将这些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整首诗篇仿佛笼罩在一片空灵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着读者去探寻其中美的真谛。

  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去、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虽用水墨勾勒点染,但“墨分五彩”,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

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

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

全诗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

又平声庚韵起首,中间为仄声霰韵、平声真韵、仄声纸韵、平声尤韵、灰韵、文韵、麻韵,最后以仄声遇韵结束。

诗人把阳辙韵与阴辙韵交互杂沓,高低音相间,依次为洪亮级(庚、霰、真)──细微极(纸)──柔和级(尤、灰)──洪亮级(文、麻)──细微级(遇)。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声情与文情丝丝入扣,宛转谐美。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第一折(冲末鲁肃上,云)三尺龙泉万卷书,皇天生我意何如?山东宰相山西将,彼丈夫兮我丈夫。小官姓鲁,名肃,字子敬。见在吴王麾下为中大夫之职。想当日俺主公孙仲谋占了江东,魏王曹操占了中原,蜀王刘备占了西川。有我荆州,乃四冲用武之地,保守无虞,分天下为鼎足之形。想当日周瑜死于江陵,小官为保,劝主公以荆州借与刘备,共拒曹操。主公又以妹妻刘备。不料此人外亲内疏,挟诈而取益州,遂并汉中,有霸业兴隆之志。我今欲......更多

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作者: 关汉卿 朝代: 元代

一折【仙吕】【点绛唇】织履编席,能勾做大蜀皇帝,非容易。

官里旦暮朝夕,闷似三江水。

【混江龙】唤了声关、张二弟,无言低首泪双垂;

一会家眼前活现,一会家口内掂提。

急煎煎御手频捶飞凤椅,扑籁籁痛泪常淹衮龙衣。

每日家独上龙楼上,望荆州感叹,阆州伤悲。

【油葫芦】每日家作念煞关云长、张翼德,委得俺宣限急。

西川途路受驱驰,每日知他过几重深山谷,不曾行十里平田地。

恨征马宛四只蹄,不这般插翅般疾;

踊虎躯纵彻黄金辔,......更多

水阁晨起

作者: 寇准 朝代: 宋代

板阁常晏眠,偶独起清旦。

月落簷鸟语,烟开客船散。

长江色自澄,汀树声空乱。

群动又复然,劳劳可长叹。

北楼二首

作者: 吴芾 朝代: 宋代

不分群儿敢跳梁,向来走马饮长江。

兹楼不是为观美,要向楼前受敌降。

菩萨蛮(和李状元·十之九)

作者: 邓肃 朝代: 宋代

骑鲸好向云端去。

踏花偶为狂朋住。

笑语凉生风。

眼高四海空。

羊裘冲雨露。

我是渔樵侣。

已趁白鸥归。

长江自在飞。

12345 共55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