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立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秋天高高秋光清,秋风袅袅秋虫鸣。

嵩峰馀霞锦绮卷,伊水细浪鳞甲生。

洛阳闲客知无数,少出游山多在城。

商岭老人自追逐,蓬丘逸士相逢迎。

南出鼎门十八里,庄店逦迤桥道平。

不寒不热好时节,鞍马稳快衣衫轻。

并辔踟蹰下西岸,扣舷容与绕中汀。

开怀旷达无所系,触目胜绝不可名。

荷衰欲黄荇犹绿,鱼乐自跃鸥不惊。

翠藻蔓长孔雀尾,彩船橹急寒雁声。

家酝一壶白玉液,野花数把黄金英。

昼游四看西日暮,夜话三及东方明。

暂停杯觞辍吟咏,......更多

赠内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漠漠暗苔新雨地,微微凉露欲秋天。

莫对月明思往事,损君颜色减君年。

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

作者: 苏轼 朝代: 宋代

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

山下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

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

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

作者: 纳兰性德 朝代: 清代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风雨萧萧,落叶片片。

秋夜里,数着长更,更长愁更长。

这时候,斜靠在枕头上,仰望星空。

月亮已经经过了上弦,慢慢趋于圆满。

秋风秋雨,寒凉惊心。

“萧萧”二句:萧萧,风雨声。

秦观《满江红》:“风雨萧萧,长途上、春泥没足。

”长更:长夜,南唐李煜《三台令》:“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欹枕”二句:欹(qī)枕,斜靠着枕头。

蟾蜍,代指月亮。

早弦,即上弦。

二句亦布景,展示秋夜的上弦月。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罗衾不耐,孤枕难忍。

号角催晓,漏滴花阴。

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没有一个地方不让人伤心。

瑶琴知我意,也早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夜寒”二句: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戎昱《桂州腊月》:”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仲胤妻《伊川令(寄外)》:”教奴独自守空房,泪珠与、灯花共落。

“二句意谓寒夜被薄,泪花伴随着灯花,被烧成灰烬。

玉琴:琴之美称。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张秉戍.纳兰词笺注:北京出版社,2000:6

萧萧几叶风兼雨,离人偏识长更苦。

欹枕数秋天,蟾蜍下早弦。

夜寒惊被薄,泪与灯花落。

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通篇用白描的写法,从多个方面去描写和渲染,写思妇的苦情。

“风兼雨”“长更”是耳闻,“蟾蜍下早弦”是眼见,“夜寒”是身体感受,“无处不伤心”是心理感受。

容若将离人苦夜长,相思难解,无处不伤心的苦况写得精细到位,末一句雅而伤,词中女子显然是淑女,风格姿态不同于《古诗十九首》里的“荡子妇”。

“轻尘”两字更将闺阁寂寥的氛围摹写得深细。

凄婉之情溢于词表。

上片展现自然景象,秋天的风雨和秋天的月。

下片是社会事相,泪花和灯花。

  上阙写景。

首句中,词人描写了凄风苦雨下,落叶萧萧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悲凉的氛围。

“长更”一句,从李煜《三台令》词中化出,写长夜漫漫,无法入睡,词人索性抬头望天,不知不觉,月亮已在上弦处了,表明词人孤卧时间之久,寂寞难耐。

词的下阙写词人好不容易入睡,却因凉夜被薄惊醒,孤凄寒冷透彻心扉,不觉泪水伴着灯花淌落。

满心伤怀,更奈何,眼望去,竟是伊人昔日所弹之琴,如今古琴都蒙上了灰尘,更休提伊人如今飘然远去了。

  词人所描之景,在古琴处停止,仿佛古琴余音,婉转低回,回味无穷。

参考资料: 1、 施议对.纳兰性德集:凤凰出版社,2011:51-52 2、 《家藏经典文库》编委会.人间最美纳兰词:中国工商出版社,2013-2:13

寓言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济剧人才易,扶颠力量难。

为谋须远大,守节要坚完。

气与秋天杳,胸吞梦泽宽。

方知至危地,自有泰山安。

小园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历尽危机歇尽狂,残年惟有付耕桑。

麦秋天气朝朝变,蚕月人家处处忙。

步至湖上寓小舟还舍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凄凉怀古地,惨澹暮秋天。

红树秦驰道,青山禹庙壖。

湖风飘断角,墟日起孤烟。

老恨功名晚,无人共著鞭!

小凉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羸躯一夏困沉绵,不在林间即水边。

高卧已忘浮世事,小凉渐近早秋天。

桔槔轧轧鸣幽圃,舴艋遥遥入暮烟。

余日无多那讳得,逢人自笑说明年。

秋旦

作者: 陆游 朝代: 宋代

将旦溪风急,新秋天宇宽。

凉生竖裁褐,爽入缩缝冠。

拊翼鸡频唱,争枝雀正讙。

一箪吾已足,芋豆亦加餐。

678910 共2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