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风敲窗。

雨敲窗。

窗外芭蕉云作幢。

声声愁对床。

剔银缸。

点银缸。

梦采芙蓉隔一江。

几时蝴蝶双。

长相思·酒孤斟

作者: 程垓 朝代: 宋代

酒孤斟。

客孤吟。

戏马台荒露草深。

英雄何处寻。

爱登临。

莫登临。

定是愁来关客心。

暮天烟水沈。

长相思

作者: 朱敦儒 朝代: 宋代

昨日晴。

今日阴。

楼下飞花楼上云。

阑干双泪痕。

江南人。

江北人。

一样春风两样情。

晚寒潮未平。

长相思·惜梅

作者: 刘克庄 朝代: 宋代

寒相催。

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

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

寒相催。

暖相催。

催了开时催谢时。

丁宁花放迟。

角声吹。

笛声吹。

吹了南枝吹北枝。

明朝成雪飞。

  此词题为“惜梅”;

上片着重在一个“惜”字上。

  起首两句写梅的开放和谢落。

“寒相催”,“暖相催”是指气候转暖,促使梅花萎谢。

以下两句叹息寒催梅开,暖催梅落,早开便会早落,因此就叮嘱花儿,还是迟一点开吧。

其惜花之心,由此可见。

及到花飞春去,就感伤不已,真是惜花兼又伤春。

对此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花儿开得迟些,甚而至于不开,那就没有谢落之事,当然也不会生惜花之心。

此即所谓“无得亦无失”,也是妙参佛理的“了达”之语,由此可见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殊有悟境”。

  下片从惜梅引申到伤时。

先写闻曲有感,但闻角声传出《大梅花》、《小梅花》的曲调,笛声传出《梅花落》的曲子。

因为汉代军中之乐横吹曲中有《梅花落》是笛中曲名。

角也是军中吹器,唐大角曲就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鸣角”又有“收兵”之义,因此,边境告急,城危如卵,谁又能承担起恢复中原的重任呢?

词意至此,已从惜花转到忧时。

  “吹了南枝吹北枝”,此句承上两句而来;

南方气候温和,寒流罕至,岭梅往往南枝花落,北枝花开,所以说角声、笛声吹落了南枝梅花,又吹落了北枝。

这里暗与上文照应,隐指危机存在于偏安江南之小朝廷。

  末句词意一转,仍归结到惜梅上。

梅花开时清香阵阵,沁人心脾。

梅花落时,片片花瓣,漫天飞舞,宛若飘飘白雪,使人观之不胜叹惋,欲留不能。

一个“惜”字,深入骨髓。

参考资料: 1、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5页

长相思(饯别)

作者: 刘克庄 朝代: 宋代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长相思

作者: 张孝祥 朝代: 宋代

小楼重。

下帘栊。

万点芳心绿间红。

秋千图画中。

草茸茸。

柳松松。

细卷玻璃水面风。

春寒依旧浓。

长相思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要相逢,恰相逢。

画舫朱帘脉脉中。

霎时烟霭重。

怨东风,笑东风。

落花飞絮两无踪。

分付与眉峰。

长相思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燕高飞,燕低飞。

正是黄梅青杏时,榴花开数枝。

梦归期。

数归期。

相见画楼天四垂。

有人攒黛眉。

长相思·燕高飞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燕高飞,燕低飞。

正是黄梅青杏时,榴花开数枝。

梦归期。

数归期。

相见画楼天四垂。

有人攒黛眉。

长相思·上帘钩

作者: 吴潜 朝代: 宋代

上帘钩。

下帘钩。

夜半天街灯火收。

有人曾倚楼。

思悠悠。

恨悠悠。

只有西湖明月秋。

知人如许悠。

678910 共230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