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裴中丞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六年西掖弘汤诰,三捷东堂总汉科。

政引风霜成物色, 语回天地到阳和。

清威更助朝端重,圣泽曾随笔下多。

应笑白须扬执戟,可怜春日老如何。

雪中听筝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玉柱泠泠对寒雪,清商怨徵声何切。

谁怜楚客向隅时,一片愁心与弦绝。

送人过卫州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忆昔征南府内游,君家东閤最淹留。

纵横联句长侵晓, 次第看花直到秋。

论旧举杯先下泪,伤离临水更登楼。

相思前路几回首,满眼青山过卫州。

送裴中丞出使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一清淮甸假朝纲,金印初迎细柳黄。

辞阙天威和雨露, 出关春色避风霜。

龙韬何必陈三略,虎旅由来肃万方。

宣谕生灵真重任,回轩应问石渠郎。

城东早春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

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 4、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

清:一作“新”。

新春:即早春。

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匀:均匀,匀称。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

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俱:全,都。

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

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 4、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是诗人的最爱。

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

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

清:一作“新”。

新春:即早春。

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

匀:均匀,匀称。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

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

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俱:全,都。

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

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823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302-303 3、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5 4、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

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

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

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

一个“清”字用得贴切。

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

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

“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

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

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

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

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

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

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前两句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言。

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

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

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

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们争趋共仰。

因此,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

这时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

如果等到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全诗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

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

参考资料: 1、 麦晖.“莫待上林花似锦”——读杨巨源《城东早春》诗.决策与信息,1999,12 2、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738-739

元日呈李逢吉舍人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华夷文物贺新年,霜仗遥排凤阙前。

一片彩霞迎曙日, 万条红烛动春天。

称觞山色和元气,端冕炉香叠瑞烟。

共说正初当圣泽,试过西掖问群贤。

衔鱼翠鸟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有意莲叶间,瞥然下高树。

擘破得全鱼,一点翠光去。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月宫词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宫中月明何所似,如积如流满田地。

迥过前殿曾学眉, 回照长门惯催泪。

昭阳昨夜秋风来。

绮阁金铺情影开。

藻井浮花共陵乱,玉阶零露相裴回。

稍映明河泛仙驭, 满窗犹在更衣处。

管弦回烛无限情。

环珮凭栏不能去。

皎皎苍苍千里同,穿烟飘叶九门通。

珠帘欲卷畏成水, 瑶席初陈惊似空。

复值君王事欢宴,宫女三千一时见。

飞盖愁看素晕低,称觞愿踏清辉遍。

江上无云夜可怜, 冒沙披浪自婵娟。

若共心赏风流夜,那比高高太液前。

襄阳乐

作者: 杨巨源 朝代: 唐代

闲随少年去,试上大堤游。

画角栖乌起,清弦过客愁。

碑沉楚山石,珠彻汉江秋。

处处风情好,卢家更上楼。

12345 共15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