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角声三品。

银漏更残将欲尽。

盏遍华筵。

玉粒琼瓯散又圆。

知君洪量。

不用推辞须一上。

满劝殷勤。

祝寿如同福禄星。

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今晨佳宴。

昨夜南极星光现。

鹤舞青霁,丹凤呈祥瑞气飘。

仙书来诏。

绿鬓朱颜长不老。

满劝香醪。

祝寿如云转转高。

木兰花令(柳)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铜驼陌上新正后。

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

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高阳台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欹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减字木兰花·今晨佳宴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今晨佳宴。

昨夜南极星光现。

鹤舞青霁,丹凤呈祥瑞气飘。

仙书来诏。

绿鬓朱颜长不老。

满劝香醪。

祝寿如云转转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参考资料: 1、 龙榆生 . 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菱子 .宋词三百首:天地出版社,2001年2月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 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始:方才。

参考资料: 1、 龙榆生 . 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菱子 .宋词三百首:天地出版社,2001年2月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想问行人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

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西京杂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

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欲:想,想要。

行人:指词人的朋友(鲍浩然)。

眉眼盈盈处: 一说比喻山水交汇的地方,另有说是指鲍浩然前去与心上人相会。

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才始:方才。

参考资料: 1、 龙榆生 . 唐宋名家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菱子 .宋词三百首:天地出版社,2001年2月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虽是一首送别词,但并无消极想法。

主要表达了词人心中对鲍浩然的不舍与留恋,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

“水是”、“山是”两句,借景抒情,化无情为有情,启人遐想,而且运用反语,推陈出新、发想奇绝,将山水塑造成也会为离情别绪而动容的有情之物。

词人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

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做到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同时,这一句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

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

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暗示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

“欲问行人”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

二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另外,上文山水与眉眼合写,亦意味着归途处处有山水,处处有眉眼,既是词人远望目送的眼光,又是鲍浩然心上人盼归的眉眼。

  上片含蓄地表达了词人与友人的惜别深情;

下片则直抒胸臆,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

词人用出人意料的想象把送春和送人联系在一起,用两个“送”字递进,深刻描写词人的离愁幽情。

“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

“又送君归去”则再添了别恨,离愁更深。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

既饱含惜春之情,又寓之祝福之意。

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

这两句,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

词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

二是比喻新颖。

词人以眼波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

参考资料: 1、 杨景龙,安排山水送行人——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赏析 ,名作欣赏,1985.06.30 2、 夏承焘 .宋词鉴赏辞典(套装上下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08-01 3、 陶尔夫 .北宋词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01-01

红芍药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

更除十年孩童小。

又十年昏老。

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

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

遇酒追朋笑傲。

任玉山摧倒。

沈醉且沈醉,人生似、露垂芳草。

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临江仙(离怀)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是我心肠。

不禁微雨,流泪湿红妆。

清平乐(应制)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黄金殿里。

烛影双龙戏。

劝得官家真个醉。

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

君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红牙初展。

象板如云遮娇面。

曲按宫商。

声遏行云绕画梁。

正当衮遍。

休唱阳关人肠断。

劝饮流霞。

祝寿千年转更加。

12345 共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