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衡州杨使君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湘竹斑斑湘水春,衡阳太守虎符新。

朝来笑向归鸿道,早晚南飞见主人。

送李湜下第归卫州便游河北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莫嗟太常屈,便入苏门啸。

里在应未迟,勿作我身料。

轻云日下不成阴,出对流芳搅别心。

万雉城东春水阔, 千人乡北晚花深。

旧竹青青常绕宅,到时疏旷应自适。

佳期纵得上宫游,旅食还为北邙客。

路出司州胜景长, 西山翠色带清漳。

仙人矶近茱萸涧,铜雀台临野马冈。

屡道主人多爱士,何辞策马千馀里。

高谭魏国访先生, 修刺平原过内史。

一举青云在早秋,恐君从此便淹留。

有钱莫向河间用,载笔须来阙下游。

又题张逸人园林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藏头不复见时人,爱此云山奉养真。

露色点衣孤屿晓, 花枝妨帽小园春。

时携幼稚诸峰上,闲濯眉须一水滨。

兴罢归来还对酌,茅檐挂著紫荷巾。

宿石邑山中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20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5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浮云: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

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望:一作“翠”。

迷:分辨不清。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晓月:拂晓的残月。

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暂:短暂,突然。

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20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5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天上的浮云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更迷离。

浮云:飘动的云。

《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

”共:同,与。

山霭(ǎi):山中的云气。

唐岑参《高冠谷口招郑鄠》诗:“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

”望:一作“翠”。

迷:分辨不清。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

晓月:拂晓的残月。

南朝宋谢灵运 《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暂:短暂,突然。

高:一作“千”。

秋河:秋夜的银河。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620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375

送客之江宁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定却 一作:味可)

送齐山人归长白山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旧事仙人白兔公,掉头归去又乘风。

柴门流水依然在,一路寒山万木中。

送张渚赴越州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白面谁家郎,青骊照地光。

桃花开绶色,苏合借衣香。

暮雪连峰近,春江海市长。

风流似张绪,别后见垂杨。

送夏侯校书归上都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后辈传佳句,高流爱美名。

青春事贺监,黄卷问张生。

暮雪重裘醉,寒山匹马行。

此回将诣阙,几日谏书成。

送康洗马归滑州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腰佩雕弓汉射声,东归衔命见双旌。

青丝玉勒康侯马, 孟水金堤滑伯城。

腊雪夜看宜纵饮,寒芜昼猎不妨行。

怀君又隔千山远,别后春风百草生。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作者: 韩翃 朝代: 唐代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山川谁识龙蛇蛰, 天地自迎风雨来。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12345 共17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