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东郊向晓星杓亚。

报帝里,春来也。

柳抬烟眼。

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

妆点层台芳榭。

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

新郎君、成行如画。

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

遍九阳、相将游冶。

骤香尘、宝鞍骄马。

东郊向晓星杓亚。

报帝里、春来也。

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岘绿娇红姹。

妆点层台芳榭。

运神功、丹青无价。

拂晓时分,京城东郊出现了醒目的北斗七星,它仿佛在告诉京城里的人们春天来了。

柳树已经吐出了新绿,花朵噙着清晨的露珠迎风绽放,整个大地因春天的到来而姹紫嫣红,到处生机勃勃。

春天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把高大的台榭装点得分外美丽迷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创造了如图画般绚烂多彩,充满生机的美好季节。

别有尧阶试罢。

新郎君、成行如画。

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

遍九陌、相将游冶。

骤香尘、宝鞍骄马。

新科进士在朝廷的组织下游览京郊御花园,他们鱼贯成行俊美如画。

御花园里微风习习,桃花浪暖,新科进士们如鲤鱼跃入龙门一步登天。

新科进士游完了御花园又结伴游览京城。

他们骑马飞驰,京城街区为之尘土飞扬。

参考资料: 1、 胡传志,袁茹.《柳永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39-40 2、 罗立刚.《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0 3、 陈忠.《柳永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48-50 4、 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33-34 5、 朱德才.《增订注释柳永、张先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26 6、 王德先.《宋词鉴赏大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86-87

东郊向晓星杓亚。

报帝里、春来也。

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岘绿娇红姹。

妆点层台芳榭。

运神功、丹青无价。

拂晓时分,京城东郊出现了醒目的北斗七星,它仿佛在告诉京城里的人们春天来了。

柳树已经吐出了新绿,花朵噙着清晨的露珠迎风绽放,整个大地因春天的到来而姹紫嫣红,到处生机勃勃。

春天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把高大的台榭装点得分外美丽迷人。

大自然的鬼斧神功,创造了如图画般绚烂多彩,充满生机的美好季节。

东郊:京城东面的郊野。

向晓:天将要亮的时候。

星杓(biāo):指北斗星似杓柄的由玉衡开阳摇光三星所组成的那部分。

亚:相对“冠”而言,指北斗星形似杓柄的三星居于其他四星之下,其他四星为冠,此三星即为亚,北斗星的此种排列形状是初春天将破晓时的排列形状。

烟眼:烟雾笼罩着柳树刚吐出的鹅黄色嫩芽。

眼,指柳树发芽之处的芽眼。

花匀:本指女子往脸上均匀地搽抹胭脂,此处指称花朵有如女人匀脸一样。

露脸:指花瓣上沾满了露水。

露,早上的露水。

层台芳榭(xiè):高大而美丽的台榭。

榭,建筑在高台之上类似凉亭的敞屋。

运神功:运用神奇的功力。

神功,即“神工”,指大自然的创造力。

丹青无价:指大自然创造出春天这幅无价的美丽图画。

丹青,指图画,因为丹和青是中国古代绘画时常用的两种颜料,因而就把图画称之为丹青。

无价,价值高昂到无法计算。

别有尧阶试罢。

新郎君、成行如画。

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

遍九陌、相将游冶。

骤香尘、宝鞍骄马。

新科进士在朝廷的组织下游览京郊御花园,他们鱼贯成行俊美如画。

御花园里微风习习,桃花浪暖,新科进士们如鲤鱼跃入龙门一步登天。

新科进士游完了御花园又结伴游览京城。

他们骑马飞驰,京城街区为之尘土飞扬。

别有:除此之外还有。

尧(yáo)阶:尧本为中国古代最受人民爱戴的皇帝之名,此处指代柳永当时的宋代皇帝,尧阶即指宋代皇宫里朝堂的台阶。

试:殿试,举子经过笔试考中之后,还要经过皇帝的面试称为殿试。

新郎君:新考中的进士,唐宋之时称新考中进士的人为新郎君。

成行:指排列整齐。

如画:人物俊美犹如画中之人。

杏园风细:据《秦中岁时记》载:“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

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皆被罚。

”杏园,本为唐朝的御用园林的名称,其故址在今西安市郊大雁塔南,为新进士宴游之地,因而后世常以杏园游宴喻进士及第,此处以杏园指代宋朝的御用园林琼林苑。

桃花:指琼林苑内的桃花。

浪暖:微风吹动桃枝,因祧枝的颤动,桃花就犹如波浪一样上下翻动,又因桃花为粉红色,属暖色,因此称浪暖。

竞喜:指杏园内的微风和桃浪都很高兴欢喜,是拟人写法。

羽迁:本指人修道成仙,飞升天宫,此指新进士由平民百姓而成为有功名的人鳞化:本指鱼跃龙门而成龙,此亦指新进士由平民百姓一跃而为有功名的人。

遍九陌:京城里的所有街道。

九陌,汉长安街中有八街九陌,后来便用九陌指京城大道。

相将:相互结伴。

游冶(yě):出游寻乐。

骤:马奔驰。

香尘:芳香的尘土。

宝鞍骄马:指装饰豪华的骏马。

参考资料: 1、 胡传志,袁茹.《柳永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39-40 2、 罗立刚.《多情自古伤离别:柳永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30 3、 陈忠.《柳永词选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48-50 4、 姚学贤,龙建国.《柳永词详注及集评》.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33-34 5、 朱德才.《增订注释柳永、张先词》.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26 6、 王德先.《宋词鉴赏大典》.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86-87

东郊向晓星杓亚。

报帝里,春来也。

柳抬烟眼。

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

妆点层台芳榭。

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

新郎君、成行如画。

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

遍九阳、相将游冶。

骤香尘、宝鞍骄马。

  词的上阕写京城内外初春的美好景色。

开篇两句先点出春天来到了京城。

“东郊向晓星杓亚”,北斗星星柄低垂,是初春时的星象,但一句“报帝里、春来也”,却使得这一自然现象仿佛有了生命,它在告诉京城中的人们:春天来了。

句中语气词“也”,用得十分精到,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气。

以下四句转入写景,抓住富有季节特征的春柳和春花,描绘京城初春的美丽。

在词人的笔下,“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清晨,柳树在蒙蒙的雾气中张开芽眼,美丽的花朵以露水匀脸。

这两句拟人化的描写犹如一组特写镜头,极逼真地描绘出了一幅初春晨景图,美得令人心醉。

接下来一句中的“渐”字,表时间的推移,实则暗写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升起了,雾气散去了,这时候再看一看春柳、春花,更觉绿得娇媚,红得艳丽。

绿柳红花“妆点层台芳榭”,将层层台榭装点得更加美丽。

面对如此美好的景致,词人不由发出了“运神功、丹青无价”的感叹。

此句由景及情,赞美了大自然以其神奇的功力在大地上创造了犹如图面一样姜丽的春夭。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诚然,这首词上阕的写景绝不是单纯只为了描写春景,而是为下阕中人物的出场创造一种美好的景物氛围,而是为借以传达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

  词的下阕写新进士宴游场面。

过片以“别有”二字开端,使词作很自然地过渡至下阕,也使上下阕的感情融成一片。

在美丽如画的初春景色中,“新郎君”们出场了,他们骑在马上,整齐地排成一行,个个风度俊美,气宇轩昂,就像画中人一样。

词写至此,人美景美,相得益彰。

“杏园风细”三句,又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汴京琼林苑内微风习习,河水猛涨,仿佛在为这些人高中进士而欢喜。

而喜得功名的新进士们,更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之情,“遍九陌、相将游冶。

骤香尘、宝鞍骄马”。

出了琼林苑后,又结伴在京城内策马奔驰,各处游玩,所到之处扬起了阵阵香尘。

词的下片把登第者的得意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以初春气象写心中喜气,颇能传神。

整首词又宛如一幅画面极生动的新进士宴游图,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此词确系写于柳永进士及第之年,那么,这时的柳永,早已不是一个春风得意的翩翩美少年。

透过此词光华绚烂的外表,似乎又可以品味到历经二十余年的科考生涯,那隐藏于作者内心深处的苦涩。

如果再联系柳永中进士后那惨淡的仕途,则此词中的欢乐就显得更为可悲而可叹了。

参考资料: 1、 顾之京,姚守梅,耿小博.《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81-83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

火德流光,萝图荐祉,累庆金枝秀。

璿枢绕电,华渚流虹,是日挺生元后。

缵唐虞垂拱,千载应期,万灵敷祐。

殊方异域,争贡琛赆,架巘航波奔凑。

三殿称觞,九仪就列,韶頀锵金奏。

藩侯瞻望彤庭,亲携僚吏,竞歌元首。

祝尧龄、北极齐尊,南山共久。

巫山一段云·阆苑年华永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

人间三度见河清。

一番碧桃成。

金母忍将轻摘。

留宴鳌峰真客。

红狵闲卧吠斜阳。

方朔敢偷尝。

阆苑年华永,嬉游别是情。

人间三度见河清。

一番碧桃成。

阆苑的西王母长生不老。

在这里游玩却别有一番情趣。

人间三千年见到黄河三次清澈,西王母的仙桃才成熟一次。

金母忍将轻摘。

留宴鳌峰真客。

红狵闲卧吠斜阳。

方朔敢偷尝。

西王母忍心将仙桃轻易地摘下,留着宴请龟山之峰的神仙食用。

红色多毛狗安闲趴伏着,面对斜阳高叫不停。

岁星东方朔敢把仙桃偷尝。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顾之京.柳永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5:150-157

巫山一段云·萧氏贤夫妇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萧氏贤夫妇,茅家好弟兄。

羽轮飙驾赴层城。

高会尽仙卿。

一曲云谣为寿。

倒尽金壶碧酒。

醺酣争撼白榆花。

踏碎九光霞。

法曲第二(小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青翼传情,香径偷期,自觉当初草草。

未省同衾枕,便轻许相将,平生欢笑。

怎生向、人间好事到头少。

漫悔懊。

细追思,恨从前容易,致得恩爱成烦恼。

心下事千种,尽凭音耗。

以此萦牵,等伊来、自家向道。

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

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英英妙舞腰肢软。

章台柳、昭阳燕。

锦衣冠盖,绮堂筵会,是处千金争选。

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

逞盈盈、渐催檀板。

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算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断肠。

  写舞的诗词曲不在少数,最著名的要推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了,其中“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二旬,布在人口,咸人尽知。

杜诗的这两句,也是化用《诗经》“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

”真是无一字无来处。

如果说杜诗写的是健舞、武舞,那么柳永这里则写的是软舞、文舞。

先写英英的“腰肢软”,以柳之轻柔与赵飞燕的“柔若无骨”以张目。

然而这软舞亦非一成不变,促拍乍起,檀板急催,节奏快起来了。

于是“慢垂霞袖”,这大约是过渡中的一个静场、一个定格,或者说是蓄势待发,终于是“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

所谓“奇容千变”,便是舞者随节奏的变化,舞姿神态亦不断变化,不断翻新出奇,酣畅淋漓,真的是令观者目醉神迷,“万人断肠”了。

此词不失为写舞的一个范例,读之者依稀感受到古典舞蹈的无穷魅力。

这里的“奇容”之“容”,非指面容、脸庞,而是指舞姿,即舞容。

  词的层次感较强,“丝管初调”时,是“倚轻风,佩环微颤”,下片起渐人佳境。

而结句的“暂回眸”尤妙,这大约是结束舞蹈前一个惊鸿一瞥的动作神态,接下来应该就是掌声雷动了。

全词章法谨严,秀润清朗,真可谓清歌傍水,妙舞当花,洵为佳作。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编选.柳永集:凤凰出版社,2007:24-27

御街行(圣寿·二之一·双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燔柴烟断星河曙。

宝辇回天步。

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

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

喜色成春煦。

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

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女冠子(大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断云残雨。

洒微凉、生轩户。

动清籁、萧萧庭树。

银河浓淡,华星明灭,轻云时度。

莎阶寂静无睹。

幽蛩切切秋吟苦。

疏篁一径,流萤几点,飞来又去。

对月临风,空恁无眠耿耿,暗想旧日牵情处。

绮罗丛里,有人人、那回饮散,略曾谐鸳侣。

因循忍便瞪阻。

想思不得长相聚。

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万绪。

看花回(二之一·大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屈指劳生百岁期。

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

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浪淘沙令(歇指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有个人人。

飞燕精神。

急锵环佩上华裀。

促拍尽随红袖举,风柳腰身。

簌簌轻裙。

妙尽尖新。

曲终独立敛香尘。

应是西施娇困也,眉黛双颦。

1112131415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