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乐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夜深记得临岐语。

说花时,归来去。

教人每日思量,到处与谁分付。

其奈冤家无定据。

约云朝、又还雨暮。

将泪入鸳衾,总不成行步。

元来也解知思虑。

一封书、深相许。

情知玉帐堪欢,为向金门进取。

直待腰金拖紫后,有夫人、县君相与。

争奈会分疏,没嫌伊门路。

一落索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谁道秋来烟景素。

任游人不顾。

一番时态一番新,到得意、皆欢慕。

紫萸黄菊繁华处。

对风庭月露。

愁来即便去寻芳,更作甚、悲秋赋。

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酒浇胸次不能平,吐出苍竹岁峥嵘。

卧龙偃蹇雷不惊,公与此君俱忘形。

晴窗影落石泓处,松煤浅染饱霜兔。

中安三石使屈蟠,亦恐形全便飞去。

  此诗开头第一句就写出“酒浇胸次不能平”,这是借三国魏阮籍的故事说明黄斌老画竹是有所谓而作,是在“酒浇胸次不能平”的心情下画的,同时又是诗人以此自道。

当时政局为章惇、蔡京搅乱,黄庭坚和黄斌老二人都很不满。

画家本来就有“喜画兰、怒画竹”的说法,因此这句诗既表达了斌老,同时也表达了黄庭坚自己的郁愤不满的心情。

  “吐出苍竹岁峥嵘”的“吐”字下得极好,说明这幅横竹画创作动机非凡,是把“胸次不能平”的心中块垒呕心沥血地吐出来,所以才画得如此头角峥嵘,不同凡响。

它在凛冽的岁暮也是高昂挺拔的;

它像卧龙一样硬朗,在风雷之下硬着腰身,不为它所惊,不为它所屈。

这正象征了他们两人都能顶受住当时的政治旋风,忠于自己的理想。

第四句“公与此君俱忘形”,是解释上句“卧龙偃蹇雷不惊”的,竹之所以能不为风雷所惊,是因为斌老画竹时把自己的品格、精神全都灌注渗透在他所画的竹上,与竹融化为一。

人有高尚的品格,才画得出高尚的画,这和作诗一样,“诗之等级不同,人到那一等地位,方看得那一等地位人诗出”,“人高则诗亦高,人俗则诗亦俗”(见徐增《而庵诗话》)。

因此这句诗也是双关,既歌颂了斌老艺术胸襟的阔大,也透露出了作者自己的创作思想和他的人品,竹不为雷霆所惊,正如他们处变不惊。

下面两句是叙斌老作画的情景,石松即石砚,在明朗的窗下,斌老用兔毫笔饱蘸松烟墨,画出了这幅优雅的横竹图,除画了横竹之外,还画了几块石头,让竹子盘根于其上,像这样处理,是考虑到竹子像龙一样夭矫、灵气,如果没有几块石头,把这些像龙一样夭矫的竹子蟠曲起来,它会像张僧繇画的龙一样,有朝一日把眼点了,就会乘雷霆破壁飞去。

这样便歌颂了斌老画技的高超。

古人多以龙比况竹子,这是用了费长房的故事,见《神仙传·壶公》,壶公以竹杖使费长房骑之到家,后弃于山坡上,竹杖化为青龙。

章惇诗:“种竹期龙至,栽桐待凤来。

”黄庭坚咏竹多爱用此典故,如《从斌老乞苦笋》:“南园苦笋味胜肉,箨龙称冤莫采录。

”《和师厚栽竹》:“葛化龙陂去,风吹阿阁鸣。

”用卧龙去描写横竹是最恰当不过的。

  这首诗是古体诗,前四句用庚韵和青韵,平声;

后四句用御韵和遇韵,仄韵;

平仄交替,增强了诗的音节美。

黄庭坚的诗以炼句著名,像“吐出苍竹岁峥嵘”的“吐”字,“卧龙偃蹇雷不惊”的“偃”字,“晴窗影落石泓处”的“落”字,“松煤浅染饱霜兔”的“饱”字,“中安三石使屈蟠”的“屈”字,都下得异常突兀,使人读起来有挺拔瘦劲之感,末尾说三石屈蟠,怕横竹飞去,尤为隽永有味。

参考资料: 1、 龙晦 等.宋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543-544

题子瞻枯木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苏轼摆出强大的阵势,在儒家和墨家之间驰突纵横。

他的书法,可跟颜真卿、杨凝式同列并行。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在他的胸中,本有着高山深谷般的境界,所以能画出老木盘屈在风霜之中的傲骨峥嵘。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97页 2、 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99页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折冲:原意为折退敌方的战车,即抵御敌人。

诗中有纵横驰骋之意。

儒墨:儒家、墨家。

阵堂堂:阵势强大。

颜杨:唐代颜真卿和五代杨凝式的并称。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名臣、书法家。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

五代书法家。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元:本来,原先。

丘壑(hè):山水幽深之处,比喻深远的意境。

蟠(pán):盘曲而伏。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97页 2、 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99页

折冲儒墨阵堂堂,书入颜杨鸿雁行。

苏轼摆出强大的阵势,在儒家和墨家之间驰突纵横。

他的书法,可跟颜真卿、杨凝式同列并行。

折冲:原意为折退敌方的战车,即抵御敌人。

诗中有纵横驰骋之意。

儒墨:儒家、墨家。

阵堂堂:阵势强大。

颜杨:唐代颜真卿和五代杨凝式的并称。

颜真卿:唐代书法家,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名臣、书法家。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

五代书法家。

胸中元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

在他的胸中,本有着高山深谷般的境界,所以能画出老木盘屈在风霜之中的傲骨峥嵘。

元:本来,原先。

丘壑(hè):山水幽深之处,比喻深远的意境。

蟠(pán):盘曲而伏。

参考资料: 1、 赵彩娟,郁慧娟,温斌编著.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补选: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05:第197页 2、 赵祖堃等选注.宋诗三百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7.03:第99页

病起荆江亭即事十首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闭门觅句陈无己,对客挥毫秦少游。

正字不知温饱未,西风吹泪古藤州。

减字木兰花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中秋无雨。

醉送月衔西岭去。

笑口须开。

几度中秋见月来。

前年江外。

儿女传杯兄弟会。

此夜登楼。

小谢清吟慰白头。

鹊桥仙(次东坡七夕韵)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八年不见,清都绛阙,望河汉、溶溶漾漾。

年年牛女恨风波,拚此事、人间天上。

野麋丰草,江鸥远水,老去惟便疏放。

百钱端欲问君平,早晚具、归田小舫。

满庭芳(妓女)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初绾云鬟,才胜罗绮,便嫌柳陌花街。

占春才子,容易托行媒。

其奈风情债负,烟花部、不免差排。

刘郎恨,桃花片片,随水染尘埃。

风流,贤太守,能笼翠羽,宜醉金钗。

且留取垂杨,掩映厅阶。

直待朱轓去后,从伊便、窄袜弓鞋。

知恩否,朝云暮雨,还向梦中来。

忆帝京(赠弹琵琶妓)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薄妆小靥闲情素。

抱著琵琶凝伫。

慢捻复轻拢,切切如私语。

转拨割朱弦,一段惊沙去。

万里嫁、乌孙公主。

对易水、明妃不渡。

泪粉行行,红颜片片,指下花落狂风雨。

借问本师谁,敛拨当心住。

采桑子(赠黄中行)

作者: 黄庭坚 朝代: 宋代

宗盟有妓能歌舞,宜醉尊罍。

待约新醅。

车上危坡尽要推。

西邻三弄争秋月,邀勒春回。

个里声催。

铁树枝头花也开。

1617181920 共213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