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新秋气肃。

此日仙翁曾诞育。

禀赋应遍。

绿□朱颜似少年。

阶庭兰玉。

行见儿孙俱曳绿。

更祝遐龄。

愿比庄椿过八千。

菩萨蛮·单于吹落山头月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单于吹落山头月。

漫漫江上沙如雪。

谁唱缕金衣。

水寒船舫稀。

芦花枫叶浦。

忆抱琵琶语。

身未发长沙。

梦魂先到家。

生查子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庆清朝慢·踏青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春神东君吩咐春回大地,细雨成酥,寒冰化水。

又是谁用轻暖赶走了尚未消尽的寒意?

还是穿着鞋面绣有双鸾的绣花鞋,一起结伴野外踏青去好。

在烟雾弥漫的郊野,看到的优美的景色均在若有若无中。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天一会儿晴,一会阴,晴晴阴阴间杂着,变化万端。

撩动花儿,拨弄柳丝,争先恐后。

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里,泥浆得罗袜斑斑点点,惹得姑娘们紧锁眉黛,恰是乖巧的春风,收尽满川翠绿,都吹到她们的眉毛上。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580-581页 2、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631页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东君:司春之神。

古亦称太阳为东君。

轻暖:微暖。

小双鸾:鞋面所绣之双鸾图案。

烟郊:月色朦胧或烟雾弥漫的郊野。

望中:视野之中。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则个:表示动作进行时之语助词,近于“着”或“者”。

全句意思相当于“有时晴,有时阴”。

饾饤(dòu dìng):原意指将食品混杂。

此处比喻天气杂乱,杂凑堆砌,含幽默语气。

镂花:一作“撩花”。

吴绫:吴地所产绫罗丝绸。

香泥:芳香的泥土。

眉山:女子秀丽的双眉。

《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580-581页 2、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631页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效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春神东君吩咐春回大地,细雨成酥,寒冰化水。

又是谁用轻暖赶走了尚未消尽的寒意?

还是穿着鞋面绣有双鸾的绣花鞋,一起结伴野外踏青去好。

在烟雾弥漫的郊野,看到的优美的景色均在若有若无中。

东君:司春之神。

古亦称太阳为东君。

轻暖:微暖。

小双鸾:鞋面所绣之双鸾图案。

烟郊:月色朦胧或烟雾弥漫的郊野。

望中:视野之中。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天一会儿晴,一会阴,晴晴阴阴间杂着,变化万端。

撩动花儿,拨弄柳丝,争先恐后。

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里,泥浆得罗袜斑斑点点,惹得姑娘们紧锁眉黛,恰是乖巧的春风,收尽满川翠绿,都吹到她们的眉毛上。

则个:表示动作进行时之语助词,近于“着”或“者”。

全句意思相当于“有时晴,有时阴”。

饾饤(dòu dìng):原意指将食品混杂。

此处比喻天气杂乱,杂凑堆砌,含幽默语气。

镂花:一作“撩花”。

吴绫:吴地所产绫罗丝绸。

香泥:芳香的泥土。

眉山:女子秀丽的双眉。

《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

”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580-581页 2、 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631页

清平乐·黄金殿里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黄金殿里,烛影双龙戏。劝得官家真个醉,进酒犹呼万岁。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整搔头。一夜御前宣住,六宫多少人愁。  词中以谐谑的语气,对帝王的享乐生活进行了描述,客观上相当大程度上暴露了帝王的淫佚、庸俗与丑恶,打掉了笼罩至高无上的封建帝王头上的神圣光环,暴露了他们的本来面貌。   词的上片,一开始就描绘皇帝与一嫔妃宴乐的情形。“金殿”是皇帝住的地方,从宴乐的情形推测,它应属宫中的便殿。作者不去正面描写皇帝与嫔妃的狎昵状态,而是侧面写殿里烛光辉煌,有人烛影下为其相戏。皇帝贵为天子,俗称官家,据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记载:宋真宗问:“何故谓天子为官家?”李侍读仲容对曰:“臣尝记蒋济《万机论》言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三、五之德,故曰官家。”这位嫔妃,能够讨得“官家”的欢喜,便施展出特有的本领将他灌醉了。她进献尊酒时还娇媚地祝颂万岁,使得官家只好一杯杯饮下去了。所谓“真个醉”,意即真的有了醉意,其中自然包含着对这位风流娇美的嫔妃之入迷。   下片将宴饮的欢乐之情推向高潮。“劝得官家真个醉”之后,这位宠妃又采用歌舞手段以争取皇帝最后的恩宠。《伊州》乃唐代边地伊州传入的西域舞曲,唐吴融《李周弹筝歌》:“只知《伊州》与《梁州》,尽是太平时歌舞。”词中的“折旋舞彻《伊州》”,说明宋时宫中犹传唐人伊州乐舞。这种精美的舞蹈热烈活泼,真使皇帝着迷了。他竟躬亲为舞者整理“搔头”。“搔头”即玉簪,为妇女头上饰物。“与整搔头”表示爱怜和亲近之意。这位嫔妃色艺超群,很有手段,终于得到君恩,初步达到了目的。至此,皇上兴致已经被逗引得浓厚极了。为她整理搔头,已暗示了隐秘的圣意。“御”乃古时对天子的敬称,御前即皇上之前:“宣”为传达皇上之命。“一夜御前宣住”,意即当晚皇上面前就传命这位妃嫔留宿侍寝,得以陪伴君王了。词的结尾“六宫多少人愁”,作者忽然跳出题外,为数千深锁宫中的女子之不幸命运而哀叹,她们将羡慕这位嫔妃“宣住”而被“幸”,又暗暗为自己虚掷青春而愁叹嗟怨。   这首词以轻狂、滑稽的语气对封建社会中位居万人之上的神圣君主进行揶揄嘲讽,使人读后隐隐发笑的同时获得深刻的感悟。正因为它的这种叛逆性色彩,王观作此词后,“高太后以为渎神宗,翌日罢职,世遂有‘逐客’之号”(《能改斋漫录》卷十七)。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雨中花令(夏词)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欹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

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多愁早老。

着甚由来闲烦恼。

休管浮名。

安乐身康似宝珍。

酒逢知已,好向尊前朝日醉。

满劝瑶觥。

祝寿如山岁岁青。

天香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早是寒少。

矮钉明窗,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

重阴未解,云共雪、商量不了。

青帐垂毡要密,红炉收围宜小。

呵梅弄妆试巧。

绣罗衣、瑞云芝草。

伴我语时同语,笑时同笑。

已被金尊劝倒。

又唱个新词故相恼。

尽道穷冬,元来恁好。

减字木兰花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才鸣□鼓。

曲奏仙时如乐府。

美似梨园。

一派箫韶列玳筵。

使人清耳。

满尘宾朋皆欢喜。

劝饮金荷。

祝寿延长福更多。

忆黄梅

作者: 王观 朝代: 宋代

枝上叶儿未展。

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

移在花业里面。

请君看。

惹清香,偎媚暖。

爱香爱暖金杯满。

问春怎管。

大家拚、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

犹肯自、轮我鸳鸯一半。

12345 共4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