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 文
杂言送黎六郎(寿阳公之子) 文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 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
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 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留别朋友兼示诸弟) 文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登途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甿. 皇恩倘岁月,归服厕群英。
月下会徐十一草堂 文
酬刘侍郎使君(刘太真) 文
琼树凌霜雪,葱茜如芳春。
英贤虽出守,本自玉阶人。
宿昔陪郎署,出入仰清尘。
孰云俱列郡,比德岂为邻。
风雨飘海气,清凉悦心神。
重门深夏昼,赋诗延众宾。
方以岁月旧,每蒙君子亲。
继作郡斋什,远赠荆山珍。
高闲庶务理,游眺景物新。
朋友亦远集,燕酌在佳辰。
始唱已惭拙,将酬益难伸。
濡毫意黾勉,一用写悁勤。
留别洛京亲友 文
握手出都门,驾言适京师。
岂不怀旧庐,惆怅与子辞。
丽日坐高阁,清觞宴华池。
昨游倏已过,后遇良未知。
念结路方永,岁阴野无晖。
单车我当前,暮雪子独归。
临流一相望,零泪忽沾衣。
秋夜寄邱员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文翻注译赏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属:正值,适逢,恰好。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怀念你竟在这深秋的夜晚,散步咏叹多么寒凉的霜天。
属:正值,适逢,恰好。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幽人:幽居隐逸的人,悠闲的人,此处指丘员外。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的五言绝句,一向为诗论家所推崇。
胡应麟在《诗薮》中说:“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
”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说:“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淡,并入化境。
”上面这首诗是他的五绝代表作之一。
它给予读者的艺术享受,首先就是这一古雅闲淡的风格美。
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曾称赞这首诗“清幽不减摩诘,皆五绝中之正法眼藏也”。
它不以强烈的语言打动读者,只是从容下笔,淡淡着墨,而语浅情深,言简意长,使人感到韵味悠永,玩绎不尽。
如果就构思和写法而言,这首诗还另有其值得拈出之处。
它是一首怀人诗。
前半部分写诗人自己,即怀念友人之人;
后半部分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诗人所怀念之人。
首句“怀君属秋夜”,点明季节是秋天,时间是夜晚,而这“秋夜”之景与“怀君”之情,正是彼此衬映的。
次句“散步咏凉天”,承接自然,全不着力,而紧扣上句。
“散步”是与“怀君”相照应的:“凉天”是与“秋夜”相绾合的。
这两句都是写实,写出了作者因怀人而在凉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来,作者不顺情抒写,就景描述,而把诗思飞驰到了远方,在三、四两句中,想象所怀念之人在此时、彼地的状况。
而这三、四两句又是紧扣一、二两句的。
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遥承“秋夜”、“凉天”,是从眼前的凉秋之夜,推想临平山中今夜的秋色。
第四句“幽人应未眠”,则遥承“怀君”、“散步”,是从自己正在怀念远人、徘徊不寐,推想对方应也未眠。
这两句出于想象,既是从前两句生发,而又是前两句诗情的深化。
从整首诗看,作者运用写实与虚构相结合的手法,使眼前景与意中景同时并列,使怀人之人与所怀之人两地相连,进而表达了异地相思的深情。
陆机在《文赋》中指出,作者在构思时,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也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
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这些话说明文思是最活跃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
因此,在诗人笔下,同一空间里,可以呈现不同的时间;
同一时间里,也可以呈现不同的空间。
像王播的《题木兰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就属于前者。
而这首韦应物的怀人诗,则属于后者。
现代的电影艺术,有时采用叠影手法来处理回忆与遥想的镜头,有时使银幕上映出两上或两个以上的画面,使观众同时看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间或时间里出现的不同场景。
这首诗运用的手法正与此相同。
它使读者在一首诗中看到两个空间,既看到怀人之人,也看到被怀之人,既看到作者身边之景,也看到作者遥想之景,从而把异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连在一起,说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对,故人虽远在天涯,而想思却近在咫尺。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闻雁 文翻注译赏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
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参考资料: 1、 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2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4 3、 赵海丽 于红景 赵永枫.中国教育文言文全解.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121
故园渺(miǎo)何处,归思方悠哉。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眇:仔细地察看。
方:刚开始。
悠:远。
淮南秋雨夜,高斋(zhāi)闻雁来。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
高斋:楼阁上的书房。
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参考资料: 1、 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2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4 3、 赵海丽 于红景 赵永枫.中国教育文言文全解.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121
故园渺(miǎo)何处,归思方悠哉。
故园远隔云山究竟在何处?
归思悠长上心头情满胸怀。
故园:指作者在长安的家。
眇:仔细地察看。
方:刚开始。
悠:远。
淮南秋雨夜,高斋(zhāi)闻雁来。
淮南秋雨绵绵的漫漫长夜,高斋独坐听雁声阵阵传来。
淮南:作者所在地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位于淮河南岸)。
高斋:楼阁上的书房。
闻雁:听到北来的雁叫声。
参考资料: 1、 汪正楚.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226 2、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404 3、 赵海丽 于红景 赵永枫.中国教育文言文全解.延边:延边人民出版社,2008:121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首二句言诗人雨夜思归。
秋天的雨夜漫长而又寂寥,诗人独坐在高斋之中,孤灯长伴,孤影为侣,静静地听着外面渐渐沥沥的秋雨。
窗外一片漆黑,只有雨打梧桐的声音。
孤清的夜,深秋的凄寒,还有空寂的高斋,在这样一种萧瑟凄寂的环境气氛之中,诗人不免要触动羁旅他乡、远游为宦的思乡情思。
诗人的家乡在长安,而此时却在远离家乡两千余里的滁州为官,“眇”字反映诗人内心的无奈情态,因为云山阻隔、归路迢递,即使在白天登楼引颈也无法看到故园,更何况是暗夜沉沉。
故园的渺远,本来就和归思的悠长构成正比,再加上这漫漫长夜、绵绵秋雨,就更使这“归思”无穷无已、悠然不尽了。
“方悠”二字表明清寂的氛围,加深了思乡之愁。
“哉”是诗人久恩难平的叹息,这个长长的叹息,道尽了无尽思念的深渊。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这两句言闻雁而归思愈浓。
“淮南”与第一句的“故园”相对,由思念中的故园回到今天为宦的淮南,落笔高妙。
“秋雨”交待独坐时的清凉环境,“夜”既是表明时间很晚,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从侧面显露诗人贬谪滁州的苦痛如同黑夜一般。
正当怀乡之情不能自控的时候,独坐高斋的诗人又听到了自远而近的雁叫声。
这声音在寂寥的秋雨之夜,显得分外凄清,撩动诗人无尽的乡愁,使因思乡而永夜不寐的诗人浮想联翩,触绪万端,更加悲怆万分。
诗写到这里,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下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结尾。
沈德潜《说诗晬语》云:“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
”“古澹”很好地概括了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
在这首诗中,体现了诗人古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是一幅清淡的思乡图,清冷的夜晚,清凄的秋风,清寒的秋雨,清寂的高斋和清孤的人影,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
此诗结构巧夺天工,含蓄委婉,先写“故园”,后写“淮南”,先托出“悠”思,后衬以“雁”鸣,就是在这样巧妙的安排中,使诗歌很短,但人的情思却句句深入,层层递进。
另外,诗歌的情思表面触发的是乡愁,但结合诗人被贬滁州的事实。
还可以从诗歌中体会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又完美地融入到萧瑟凄清的秋声秋意之中。
参考资料: 1、 谢真元.唐诗300首鉴赏 汉英对照.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296
寒食寄京师诸弟 文翻注译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七)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78-179 . 2、 陶敏 王友胜 .韦应物诗选 :中华书局 ,2005 :132-133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空斋:空荡的书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七)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78-179 . 2、 陶敏 王友胜 .韦应物诗选 :中华书局 ,2005 :132-133 .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雨中的寒食节更显得寒冷,我独自坐听江上黄莺的鸣叫。
空斋:空荡的书斋。
流莺:鸣声婉转的黄莺。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端着酒杯赏花时又想起了杜陵家几个弟弟,寒食时,杜陵这一带已是野草青青了。
把酒:手执酒杯,谓饮酒。
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
参考资料: 1、 吉林大学中文系 .唐诗鉴赏大典(七)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 :178-179 . 2、 陶敏 王友胜 .韦应物诗选 :中华书局 ,2005 :132-133 .
东郊 文翻注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嫩绿的杨柳伴随着春风荡漾,苍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涧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芳香的原野落着迷蒙的细雨,宁静的大地到处是春鸠鸣啼。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本爱长处清幽屡次不得如愿,只因公务缠身行迹十分匆促。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终有一日罢官归隐在此结庐,羡慕陶潜差不多能得到乐趣。
参考资料: 1、 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1-42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83-185 3、 沙灵娜 何年.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4-46
吏舍跼终年,出郊旷清曙。
跼:拘束。
旷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畅。
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澹吾虑:澹,澄净。
虑,思绪。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
依丛适自憩:丛,树林。
憩,休息。
缘涧还复去:缘,沿着。
涧,山沟。
还复去,徘徊往来。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霭:迷蒙貌。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意谓自己颇爱这地方的幽静,想住下来,却又几次终止,就因公事在身,形迹上还是显得很匆忙。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意谓终当辞官在此筑室,平生敬慕陶潜的愿望,到这时就可以接近了。
慕陶,指归隐。
直,或作真,就。
庶,庶几,差不多。
参考资料: 1、 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41-42 2、 吉林大学中文系.唐诗鉴赏大典: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83-185 3、 沙灵娜 何年.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