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华枝(大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

口儿里、道知张陈赵。

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

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

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

可惜许老了。

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

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

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

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愁蕊香引(小石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

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

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木兰花(四之一·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心娘自小能歌舞。

举意动容皆济楚。

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玲珑绣扇花藏语。

宛转香茵云衫步。

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木兰花(四之二·林钟商)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佳娘捧板花钿簇。

唱出新声群艳伏。

金鹅扇掩调累累,文杏梁高尘簌簌。

鸾吟凤啸清相续。

管裂弦焦争可逐。

何当夜召入连昌,飞上九天歌一曲。

离别难(中吕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花谢水流倏忽,嗟年少光阴。

有天然、蕙质兰心。

美韶容、何啻值千金。

便因甚、翠弱红衰,缠绵香体,都不胜任。

算神仙、五色灵丹无验,中路委瓶簪。

人悄悄,夜沈沈。

闭香闺、永弃鸳衾。

想娇魂媚魄非远,纵洪都方士也难寻。

最苦是、好景良天,尊前歌笑,空想遗音。

望断处,杳杳巫峰十二,千古暮云深。

玉蝴蝶(五之二·仙吕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

殷晴雷。

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徘徊。

隼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熙熙,下车成宴尽春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且追陪。

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渐觉芳郊明媚,夜来膏雨,一洒尘埃。

满目浅桃深杏,露染风裁。

银塘静、鱼鳞簟展,烟岫翠、龟甲屏开。

殷晴雷,云中鼓吹,游遍蓬莱。

春天来了,京郊的景色渐渐鲜妍悦目。

昨夜下了一场春雨,洒湿凡尘。

满眼都是浅色的桃花和深色的杏花,露水将它们染色,春风为它们裁衣。

安静的银白色的水塘,水面的波纹就像把卷着的竹席慢慢展开一样,从岸边一层推一层,形成如鱼鳞一样的水上画面。

云雾缭绕的山峰已然翠绿,像龟背一样的丘陵就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美丽。

权贵郊游的乐队吹起鼓乐,声音如雷,在云雾间环绕。

我游遍了山间美景。

徘徊。

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雅俗熙(xī)熙,下车成宴尽春台。

好雍容、东山妓女,堪笑傲、北海尊罍。

且追陪,凤池归去,那更重来。

遇到权贵的车仗,我徘徊在车仗周围观看。

权贵带了许多女眷和文人,他们下车摆设野餐,餐饮的场所都选择风景美好的地方。

权贵带来的妓女雍容华贵,他真有东晋谢安的儒雅之风。

而陪他饮酒之人都极善饮酒,可以和汉献帝时的孔融媲美。

姑且也追随他做个陪客,像他这么大的官郊游厌足回到京城了,哪能再来呢!

参考资料: 1、 《读点经典》编委会.《婉约词圣柳永·李清照名词名句》:凤凰出版社,2012年6月:192-198

剔银灯(仙吕调)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何事春工用意。

绣画出、万红千翠。

艳杏夭桃,垂杨芳草,各斗雨膏烟腻。

如斯佳致。

早晚是、读书天气。

渐渐园林明媚。

便好安排欢计。

论槛买花,盈车载酒,百琲千金邀妓。

何妨沈醉。

有人伴、日高春睡。

卜算子·江风渐老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

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

引疏砧、断续残阳里。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脉脉人千里。

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

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

尽无言、谁会凭高意。

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

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

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

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lán)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xiāo)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pín)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qiǎn)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lǚ)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àn)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潇湘:湘江的别称。

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lán)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xiāo)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pín)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qiǎn)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我悄悄地倚栏凝望,雨已停歇,云已散去,目送着秋色消逝于天边。

秋天的傍晚,景色萧瑟凄凉,真让人兴发宋玉悲秋之叹。

轻风拂过水面,白蘋花渐渐衰残,凉月使露水凝住,梧桐树也禁不住月夜寒露的侵袭,叶子已片片枯黄。

此情此景,不由人寂寞感伤。

我的故朋旧友,不知你们都在何方?

眼前所见只有一望无际的秋水,烟雾迷茫。

雨收云断:雨停云散。

萧疏:清冷疏散,稀稀落落。

堪:可以。

宋玉悲凉:指宋玉《九辩》,引申为悲秋。

宋玉《九辩》有“悲哉!

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蘋花:一种夏秋间开小白花的浮萍。

遣情伤:令人伤感。

遣:使得。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lǚ)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àn)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文人的雅集,纵情的欢宴,如今仍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离别后辜负了多少风月时光,斗转星移,都只为你我相距遥远,天各一方。

海是如此之遥,山是如此之遥,相逢相会不知何处何年?

让人感到凄苦彷徨。

想那双双飞去的燕子,难以靠它给故友传音送信;

企盼故友归来,遥指天际苍茫,辨识归来航船,谁知过尽千帆皆不是,也是枉自空等企望。

我默默伫立,黯然相望,只见斜阳已尽,孤雁哀鸣声仍在天际飘荡。

文期酒会:文人们相约饮酒赋诗的聚会。

期:约。

几孤风月:辜负了多少美好的风光景色。

几:多少回。

孤:通“辜”,辜负。

风月:美好的风光景色。

屡变星霜:经过了好几年。

星霜:星一年一周天,霜每年而降,因称一年为一星霜,亦以之喻年月也。

潇湘:湘江的别称。

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居住的地方。

暮天:傍晚时分。

空:白白地。

归航:返航的船。

立尽斜阳:在傍晚西斜的太阳下立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

参考资料: 1、 陆林编注.宋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20-21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

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遣情伤。

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

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

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这首词以抒情为主,把写景和叙事、忆旧和怀人、羁旅和离别、时间和空间,融汇为一个浑然的艺术整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

“悄悄”,忧愁的样子。

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种感受。

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

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西,作精细的描写。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叶地轻轻飘下。

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

“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

“苹花渐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的感慨。

“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象。

“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

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铺垫。

“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

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

“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

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华。

  换头“难忘”二字唤起回忆,写怀念故人之情,波澜起伏,错落有致。

词人回忆起与朋友一起时的“文期酒会”,那赏心乐事,至今难忘。

分离之后,已经物换星移、秋光几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无心观赏而白白地过去了。

“几孤”,“屡变”,言离别之久,旨加强别后的怅惘。

“海阔山遥”句,又从回忆转到眼前的思念。

“潇湘”这里指友人所之地,因不知故人何,故云“未知何处是潇湘”。

  “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写不能与思念中人相见而产生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眼前双双飞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传递消息的,以寓与友人欲通音讯,无人可托。

盼友人归来,却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识归航”。

这句词思念友人的深沉、诚挚的感情表现得娓娓入情。

看到天际的归舟,疑是故人归来,但到头来却是一场误会,归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嘲弄自己的痴情。

一个“空”字,把急盼友人归来的心情写活了。

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顶点。

词人这里替对方着想,从对方着笔,从而折射出自己长年羁旅、怅惘不堪的留滞之情。

  “黯相望”以下,笔锋转回自身。

词人用断鸿的哀鸣,来衬托自己的孤独怅惘,可谓妙合无垠,声情凄婉。

“立尽斜阳”四字,画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伫立夕阳残照之中,如呆如痴,感情完全沉浸回忆与思念之中。

“立尽”二字言凭栏伫立之久,念远怀人之深,从而使羁旅不堪之苦言外自现。

  柳永这首词层次分明,结构完整,脉络井然,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感情的律动。

同时修辞上既不雕琢,又不轻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见奇,隽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赏。

参考资料: 1、 刘文忠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357-359

曲玉管·陇首云飞

作者: 柳永 朝代: 宋代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

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

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

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

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

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

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今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凭阑:即凭栏,倚靠着楼台的栏杆。

关河:关塞河流,这里泛指山河。

忍:怎能忍受。

凝眸:目光凝聚在一起。

杳(yǎo)杳:遥远渺茫。

神京:帝京,京都,这里指汴京(今开封)。

盈盈:形容女子娇媚可爱的神态。

仙子:比喻美女,这里指词人所爱的歌女。

锦字:又称织绵回文。

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

名蕙,字若兰。

善属文。

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

难偶:难以相遇。

断雁:鸿雁传书,这里指雁没有担负起传书的任务。

冉冉:形容慢慢飞落的样子。

冉冉:慢慢,渐渐。

汀:水中或水边之平地。

思悠悠: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雨恨云愁:指两人的爱情不能成功,心头充满悔恨哀愁。

阻追游:被某种力量阻碍而不能自由追寻自己的所爱。

消黯:黯然销魂。

永日:长日。

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却下层楼: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高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山岭之上,黄昏的云彩纷飞,晚上江边, 暮霭沉沉。

眼前是一片烟波万里,我凭栏久久望去,只见山河是那么清冷萧条,清秋处处凄凉,让人心中不忍难受。

在那遥远的神京,有一位盈盈的如仙佳人。

自从分手以来,再也没有她的音信,令我思念悠悠。

我望断南飞的大雁,也未等到来任何的凭据,只能使我的愁思更长。

陇首:亦称陇坻、陇坂,为今陕西宝鸡与甘肃交界处险塞。

凭阑:即凭栏,倚靠着楼台的栏杆。

关河:关塞河流,这里泛指山河。

忍:怎能忍受。

凝眸:目光凝聚在一起。

杳(yǎo)杳:遥远渺茫。

神京:帝京,京都,这里指汴京(今开封)。

盈盈:形容女子娇媚可爱的神态。

仙子:比喻美女,这里指词人所爱的歌女。

锦字:又称织绵回文。

事见《晋书·窦滔妻苏氏传》,云“窦滔妻苏氏,始平人也。

名蕙,字若兰。

善属文。

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后用以指妻寄夫之书信。

难偶:难以相遇。

断雁:鸿雁传书,这里指雁没有担负起传书的任务。

冉冉:形容慢慢飞落的样子。

冉冉:慢慢,渐渐。

汀:水中或水边之平地。

思悠悠:思念之情绵绵不绝。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回想当初有多少相见的美好时光,谁知聚散不由人,当时的欢乐,反变成今日的无限愁怨。

千里之外我们无从相见,只有彼此思念。

每当我又见山水美景,都会勾起我的回忆,只好默默无语,独自下楼去。

雨恨云愁:指两人的爱情不能成功,心头充满悔恨哀愁。

阻追游:被某种力量阻碍而不能自由追寻自己的所爱。

消黯:黯然销魂。

永日:长日。

长,兼指时间或空间。

却下层楼:只得无精打采地走下高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

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

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阻追游。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此词抒写了羁旅中的怀旧伤离情绪。

词的第一叠写眼前所见,第二叠写所思之人,又将此平列的两段情景交织起来,使其成为有内联系的双头。

  此词首句化用梁柳恽的名句第一叠“陇首”三句,是当前景物和情况。

“云飞”、“日晚”,隐含下“凭阑久”。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陇首,犹言山头。

云、日、烟波、皆凭阑所见,而有远近方分。

“一望”是一眼望过去,由近及远,由实而虚,千里关河,可见而不尽可见,逼出“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

此段五句都是写景,却仅用“忍凝眸”三字,极写对景怀人、不堪久望之意。

此段五句都是写景,用“忍凝眸”三字,便将内心活动全部贯注到上写景物之中,做到了情景交融。

  第二叠则反过来,先写情,后写景。

“杳杳”三句,接上“忍凝眸”来。

“杳杳神京”,写所思之人汴京:“盈盈仙子”,则写所思之人的身分。

唐人诗中习惯上以仙女作为美女之代称,一般用来指娼妓或女道士。

这里大约是指汴京的一位妓女。

“锦字”化用窦滔、苏蕙夫妻之典。

作者和这位“仙子”,虽非正式夫妻,但其落第而出京,与窦滔之获罪远徙,有些近似之故。

此句是说,“仙子”虽想寄与锦字“,而终难相会。

鸿雁本可传书,而说”断“,说”无凭“,则是她终不曾负担起它的任务。

雁给人传书,无非是个传说或比喻,而雁”冉冉飞下汀洲“,则是眼前实事。

由虚而实,体现出既得不着信又见不了面的惆怅心情。

”思悠悠“三字,总结次段之意,与上”忍凝眸“遥应,而更深入一层。

  第三叠则是“思悠悠”的铺叙。

当日之惆怅,实缘于旧日之欢情,所以“暗想”四句,便概括往事,写其先相爱,后相离,既相离,难再见的愁恨心情。

  “阻追游”三字,横插上四句下五句中间,包括了多少难以言说的辛酸内。

回到当前之时,却又荡开一笔,平叙之中,略作波折,指出这种“忍凝眸”、“思悠悠”的情状,并不是这一次,而是许多次,每次“登山临水”就“惹起平生心事”。

这回依然如此,“黯然消魂”的心情之下,长久无话可说,走下楼来。

“却下层楼”,遥接“凭阑久”,使全词从头到尾,血脉流通。

参考资料: 1、 沈祖棻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318-319 .

12345 共27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