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

作者: 陆龟蒙 朝代: 唐代

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

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

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

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

倩人医病树,看仆补衡茅。

散发还同阮,无心敢慕巢。

简便书露竹,尊待破霜匏。

日好林间坐,烟萝近欲交。

倭僧留海纸,山匠制云床。

懒外应无敌,贫中直是王。

池平鸥思喜,花尽蝶情忙。

欲问新秋计,菱丝一亩强。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

只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

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

谩欲陈风俗,......更多

作者: 李峤 朝代: 唐代

清风时入燕,紫殿几含秋。

暧暧笼铃阁,纤纤上玉钩。

窗中翡翠动,户外水精浮。

巧作盘龙势,长迎飞燕游。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作者: 张说 朝代: 唐代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

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

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

扇逐仁风转,车随霖雨流。

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

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庄见贻之作

作者: 张说 朝代: 唐代

闻君汤井至,潇洒憩郊林。

拂曙携清赏,披云觏绿岑。

欢言游览意,款曲望归心。

是日期佳客,同山忽异寻。

桃花迂路转,杨柳间门深。

泛舟伊水涨,系马香树阴。

繁弦弄水族,娇吹狎沙禽。

春满汀色媚,景斜岚气侵。

怀仁殊未远,重德匪专临。

来藻敷幽思,连词报所钦。

秋夜同友人话旧

作者: 谭用之 朝代: 唐代

露下银河雁度频,囊中垆火几时真。

数茎白发生浮世, 一盏寒灯共故人。

云外簟凉吟峤月,岛边花暖钓江春。

何当归去重携手,依旧红霞作近邻。

井泥四十韵

作者: 李商隐 朝代: 唐代

皇都依仁里,西北有高斋。

昨日主人氏,治井堂西陲。

工人三五辈,辇出土与泥。

到水不数尺,积共庭树齐。

他日井甃毕,用土益作堤。

曲随林掩映,缭以池周回。

下去冥寞穴,上承雨露滋。

寄辞别地脉,因言谢泉扉。

升腾不自意,畴昔忽已乖。

伊余掉行鞅,行行来自西。

一日下马到,此时芳草萋。

四面多好树,旦暮云霞姿。

晚落花满地,幽鸟鸣何枝。

萝幄既已荐,山樽亦可开。

待得孤月上,如与佳人来。

因兹感物理,......更多

乐天少傅五月长斋,广延缁徒谢绝文友,坐成

作者: 刘禹锡 朝代: 唐代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

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

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

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

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

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

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

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

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

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九日龙山饮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60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zhú)臣。

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

见《太平府志》。

黄花:谓菊花。

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

逐臣:被贬斥、被驱逐的臣子,诗人自称。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风落帽:用晋孟嘉九日登高落帽事。

详见《九日登山》诗注。

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在重阳节登龙山,其部下参军孟嘉被风吹落帽,孟嘉仍浑然不觉,桓温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挥笔而就,一时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60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zhú)臣。

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

龙山:在当涂县南十里,蜿蜒如龙,蟠溪而卧,故名。

见《太平府志》。

黄花:谓菊花。

菊花有多种颜色,古人以黄菊为正色,故常以黄花代称。

逐臣:被贬斥、被驱逐的臣子,诗人自称。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

风落帽:用晋孟嘉九日登高落帽事。

详见《九日登山》诗注。

东晋大司马桓温曾在重阳节登龙山,其部下参军孟嘉被风吹落帽,孟嘉仍浑然不觉,桓温命人作文嘲之,孟嘉作答,挥笔而就,一时传为佳话。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60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

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在重阳节之际,诗人登上了当涂附近的名胜之地龙山,与好友痛饮菊花酒,借吟诗来倾泻胸中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地点,既写诗人的宴饮,也扣晋桓温同宾僚的宴饮,这样写就使以后的用典不仅自然吻合,且合情合理,亦即顺理成章。

次句“黄花笑逐臣”,着重写宴饮时菊花的神态。

“笑”,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菊花盛开时的美艳的容颜。

“逐臣”,追随诗人。

这是说菊花开得到处都是,无论诗人到了哪里,都能看到喷吐异香的黄花,同样,诗人无论到了哪里,都有朵朵怒绽的黄花向他微笑。

在登龙山之际,联想起这里曾经上演过的名士清流之事,以“逐臣”自比的李白,暂时忘却了政治上的不得意,把自己比作被风吹落帽的名士孟嘉,表达了对名士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三、四句“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前一句用典,重在“醉”字,后一句写实,重在“舞”字。

饮美酒赏黄花,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能舞人自舞,体现出饮酒赏花的乐趣,表现出诗人放旷的性格、浪漫的气质。

“陶然共忘机”,正是此情此景的真实描绘。

可见,后两句诗是前两句诗的深化。

诗的最后一句“舞爱月留人”,巧妙地将月亮拟人化,以“月留人”收尾,显得生动别致,表面上是说月亮挽留诗人,而实际上是诗人留恋这脱俗忘尘的自然之境,不愿割舍而去。

  孟嘉九日龙山落帽事,是魏晋名士飘逸风度的典型体现,历来文人多爱诵之。

李白在这里以孟嘉自比,临风醉酒落帽,对月起舞弄影,自有一分超放的情味。

但“逐臣”一语,也透出了他胸中的牢落不平,这就使本诗不仅仅是一篇吟赏前辈风流之作,同时也有其现实遭际的感慨在。

参考资料: 1、 葛世奇 杨春鼎编.历代咏花诗词三百首译析: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09月第1版:435-436 2、 蔡毅 胡有清.中国历代饮酒诗赏析: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06月第1版:77

雪谗诗赠友人

作者: 李白 朝代: 唐代

嗟予沉迷,猖獗已久。

五十知非,古人尝有。

立言补过, 庶存不朽。

包荒匿瑕,蓄此顽丑。

月出致讥,贻愧皓首。

感悟遂晚,事往日迁。

白璧何辜,青蝇屡前。

群轻折轴, 下沉黄泉。

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萋斐暗成,贝锦粲然。

泥沙聚埃,珠玉不鲜。

洪焰烁山,发自纤烟。

苍波荡日, 起于微涓。

交乱四国,播于八埏。

拾尘掇蜂,疑圣猜贤。

哀哉悲夫,谁察予之贞坚。

彼妇人之猖狂, 不如鹊之强强。

彼妇人之淫昏,不如鹑......更多

寒闺怨

作者: 白居易 朝代: 唐代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清冷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小屋,梧桐的树影映在屋门口的珍珠帘子上。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秋霜欲下,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寒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

参考资料: 1、 冯盈之,张艺著.服饰文学作品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7:269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清冷的月光洒向宁静的小屋,梧桐的树影映在屋门口的珍珠帘子上。

洞房:深屋,位于很多进房子的后边,在古代通常是女眷的居住处。

真珠帘:真珠即珍珠,形容帘子的华贵。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秋霜欲下,玉手已经预先感到寒冷。

寒灯下,她握着冰冷的剪刀为远方戍守的丈夫缝制着冬衣。

参考资料: 1、 冯盈之,张艺著.服饰文学作品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7:269

67891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