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王先辈湘中回惠示卷轴

作者: 齐己 朝代: 唐代

少小即怀风雅情,独能遗象琢淳精。

不教霜雪侵玄鬓, 便向云霄换好名。

携去湘江闻鼓瑟,袖来缑岭伴吹笙。

多君百首贻衰飒,留把吟行访竺卿。

咸阳值雨

作者: 温庭筠 朝代: 唐代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

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

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81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88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méng)隔钓船。

咸阳桥:又名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别。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还:一作“绝”。

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81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88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méng)隔钓船。

在咸阳桥上遇雨了,那牛毛细雨随风飘摇不定,宛如悬在空中的水晶帷帘;

那泊着的钓鱼船被这连绵的水晶帷帘阻隔,如烟如画。

咸阳桥:又名西渭桥,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南,古代多于此送别。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眼前这烟水空濛的景色多么像初春时节洞庭湖上那烟波浩渺的景致;

还有那沉沉的暮霭,好像正驮载着水气缓缓地向岳阳城的上空飘去,真是美极了。

还:一作“绝”。

将:携带。

岳阳天:岳阳楼在洞庭湖边,可俯瞰洞庭春色。

参考资料: 1、 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下)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481 . 2、 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388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这是一首对雨即景之作,明快、跳荡,意象绵渺,别具特色。

咸阳桥,又名便桥,在长安北门外的渭水之上,是通往西北的交通孔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悲欢离合、兴废存亡的历史在这里幕启幕落。

然而诗人此番雨中徜徉,却意度闲适,并无愁眉锁眼之态,笔墨染出,是一派清旷迷离的山水图景。

  首句入题。

“咸阳桥”点地,“雨”点景,皆直陈景物,用语质朴。

句末炼出一个“悬”字,便将一种雨脚绵延如帘箔之虚悬空际的质感,形象生动地传出,健捷而有气势,令人神往。

接下一句,诗人把观察点从桥头推向远处的水面,从广阔的空间来描写这茫茫雨色。

这是一种挺接密衔的手法。

“万点”言雨阵之密注。

“空蒙”二字最有分量,烘托出云行雨施、水气蒸薄的特殊氛围,点出这场春雨所引起的周围环境的色调变化来。

用笔很像国画家的晕染技法,淡墨抹出,便有无限清蔚的佳致。

这种烟雨霏霏的景象类似江南水乡的天气,是诗人着力刻画的意境,并因而逗出下文的联翩浮想,为一篇转换之关键。

“钓船”是诗中实景,诗人用一个“隔”字,便把它推到迷蒙的烟雨之外,若隐若现,似有似无,像是要溶化在设色清淡的画面里一样,有超于象外的远致。

  前两句一起一承,围绕眼前景物生发,第三句纵笔远扬,转身虚际,出人意外地从咸阳的雨景,一下转到了洞庭的春色。

论地域,天远地隔;

论景致,晴雨不侔。

实现这两幅毫不相干的水天图画的联结转化的媒介,乃是存在于二者之间的某种共同点—即上面提到的烟水空蒙的景色。

这在渭水关中也许是难得一见的雨中奇观,但在洞庭泽国,却是一种常见的色调。

诗人敏感地抓住这一点,发挥艺术的想象,利用“还似”二字作有力的兜转,就把它们巧妙在联到一起,描绘出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来。

洞庭湖为海内巨浸,气蒸波撼,吞天无际。

在诗人看来,湿漉的晓云好像是驮载着接天的水气飘进了岳阳古城的上空。

这是极其壮观的景象。

“将入”二字,可说是笔挟云涛。

  作者着意描写巴陵湖畔的云容水色,其目的在于用它来烘托咸阳的雨景,使它更为突出。

这是一种借助联想,以虚间实,因宾见主的借形之法,将两种似乎无关的景物,从空间上加以联系,构成了此诗在艺术上的特色。

参考资料: 1、 萧涤非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14-1115 .

谢亭送别

作者: 许浑 朝代: 唐代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唱完了一曲送别的歌儿,你便解开了那远别的行舟,两岸是青山,满山是红叶,水呀,在急急地东流。

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

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当暮色降临,我醒来了,才知道人已远去,而这时候,满天风雨,只有我一个人的身影独自离开了那西楼。

西楼即指送别的 谢亭 ,古代诗词中“南浦 ”、“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译赏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站务邮箱:service@gushiwen.org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蚕:农家养蚕女。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柴门一片寂静屋里米饭香喷喷,农家炊烟袅袅春雨过后天放晴。黍饭:黄米饭,唐人常以之待客。馨:香。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院内鲜花迷蒙山间流水清泠泠,小儿又哭又闹索要树上的黄莺。蒙蒙:形容雨点细小。泠泠:形容流水清脆的声音。 水香塘黑蒲森森,鸳鸯鸂鶒如家禽。池塘黑水飘香蒲草长得密森森,鸳鸯鸂鶒在水中嬉戏好像家禽。鸂(xī)鶒(chì):一种水鸟,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 前村后垄桑柘深,东邻西舍无相侵。村前村后田间地头桑柘多茂盛,东邻西舍界限分明彼此不相侵。桑柘(zhè):桑木与柘木。深:茂盛。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养蚕女在前面清澈的溪中洗茧,牧童吹着短笛穿衣在水中洗浴。蚕:农家养蚕女。渌(lù):水清而深的样子。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山翁好客热情挽留我一住在住,笑着指点西坡说瓜豆就要成熟。 参考资料: 1、 张国举.唐诗精华注译评.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859-860

大蜀皇帝寿春节进尧铭舜颂二首·尧铭

作者: 贯休 朝代: 唐代

金册昭昭,列圣孤标。

仲尼有言,巍巍帝尧。

承天眷命,罔厥矜骄。

四德炎炎,阶蓂不凋。

永孚于休,垂衣飘飖。

吾皇则之,小心翼翼。

秉阳亭毒,不遑暇食。

土阶苔绿,茅茨雪滴。

君既天赋,相亦天锡。

德輈金镜,以圣继圣。

汉高将将,太宗兵柄。

吾皇则之,日新德盛。

朽索六马,罔坠厥命。

熙熙蓼萧,块润风调。

舞擎干羽,囿入刍荛。

既玉其叶,亦金其枝。

叶叶枝枝,百工允釐。

享国如尧,不疑不疑。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作者: 韦庄 朝代: 唐代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今天晚上劝您务必要喝个一醉方休,酒桌前千万不要谈论明天的事情。

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的酒杯是深的,主人的情谊也是深的。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我忧愁的是像今晚这般欢饮的春夜太短暂了,我不再推辞说您又将我的酒杯斟得太满。

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样也得打起精神来,人生能有多长呢?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 2、 《唐宋词十七讲》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尊前:酒席前。

尊:同“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

《淮南子》:“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设樽耶,过者斟酌,各得其宜。

”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须愁”句:应愁时光短促。

漏:刻漏,指代时间。

莫诉:不要推辞。

呵呵(huōhuō):笑声。

这里是指“得过且过”,勉强作乐。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 2、 《唐宋词十七讲》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今天晚上劝您务必要喝个一醉方休,酒桌前千万不要谈论明天的事情。

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的酒杯是深的,主人的情谊也是深的。

尊前:酒席前。

尊:同“樽(zūn)”,古代盛酒器具。

《淮南子》:“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设樽耶,过者斟酌,各得其宜。

”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我忧愁的是像今晚这般欢饮的春夜太短暂了,我不再推辞说您又将我的酒杯斟得太满。

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样也得打起精神来,人生能有多长呢?

“须愁”句:应愁时光短促。

漏:刻漏,指代时间。

莫诉:不要推辞。

呵呵(huōhuō):笑声。

这里是指“得过且过”,勉强作乐。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 2、 《唐宋词十七讲》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

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

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这首词头两句说“劝君今夜须沈(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下半首又说“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四句之中竟有两个“须”字,两个“莫”字,口吻的重叠成为这首词的特色所在,也是佳处所在,下面写“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又表现得冷漠空泛。

有的选本因为这重叠和空泛而删去了这首词,叶嘉莹教授认为这实际上等于割裂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进程,都是未能体会出这首词真正好处的缘故。

  “劝君今夜须沈醉,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深情的主人的劝客之语,一个“今夜”,一个“明朝”具有沉痛的含义。

这两句是说:你今夜定要一醉方休,酒杯之前不要说起明天的事情。

人是要有明天才有希望的,明天是未来希望的寄托,可是他现在用了一个“莫”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的事千万别提起。

“莫话明朝事”,那必然是明天的事情有不可期望,不可以诉说的悲哀和痛苦,所以他这里反映了非常沉痛的悲哀。

这是主人劝客之词,如果联想到他的“红楼别夜”的美人劝他早归家,则当时他的希望原当在未来,在明天,明天回去可以见到他“绿窗人似花”的美人,而现在主人劝他“尊前莫话明朝事”,是明天绝无回去的希望了。

“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意思是说:纵然是对红楼别夜的美人还是这般的锺情和怀念,但是没有再见的希望,我就珍重现在热情的主人的心意吧,因为主人敬给我的酒杯是深的,主人对我的情谊也是深的。

李白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大意是:兰陵的美酒散发着郁金花的香气,白玉碗中的酒浆闪泛着琥珀般的光泽,只要主人能使我沉醉,我就忘记了什么地方是他乡。

一般人只知道欣赏李白诗潇洒飞扬的一面,其实李白诗也有非常沉痛的一面,李白写饮酒的诗最多,而且多与“悲愁”联系在一起,像“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都属此类。

在韦庄这二句写的主人劝酒之情中,也隐含了深重的悲哀。

  下半阕的“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叶嘉莹认为此处乃是客人自劝之词:我忧愁的是像今晚这般欢饮的春夜非常短暂,而不会以你把酒杯斟得太满作为推托之辞。

“遇酒且呵呵”,“呵呵”是笑声,如果读者认为是真的欢笑就错了。

因为“呵呵”两个字只是空洞的笑的声音,没有真正欢笑的感情,韦庄所写的正是强做欢笑的酸辛。

他说:如果你再不珍惜今天“春漏短”的光阴,今天的欢笑,今天这“酒深情亦深”的感情,明天也都不会再存在了。

唐朝灭亡,当时的韦庄已经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了,所以他说“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 2、 周汝昌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年4月版 .

赠友人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莫嫌谈笑与经过,却恐闲多病亦多。

若遣心中无一事,不知争奈日长何。

访同年虞部李郎中(天复四年二月,在湖南)

作者: 韩偓 朝代: 唐代

策蹇相寻犯雪泥,厨烟未动日平西。

门庭野水褵褷鹭, 邻里短墙咿喔鸡。

未入庆霄君择肉,畏逢华毂我吹齑。

地炉贳酒成狂醉,更觉襟怀得丧齐。

同刘给事城南宴集

作者: 张说 朝代: 唐代

水竹幽闲地,簪缨近侍臣。

雍容乘暇日,潇洒出嚣尘。

树对思朋鸟,池深入养鳞。

管弦高逐吹,歌舞妙含春。

老子叨专席,欢邀隔缙绅。

此中情不浅,遥寄赏心人。

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

作者: 张说 朝代: 唐代

虏地河冰合,边城备此时。

兵连紫塞路,将举白云司。

提剑荣中贵,衔珠盛出师。

日华光组练,风色焰旌旗。

投笔尊前起,横戈马上辞。

梅花吹别引,杨柳赋归诗。

678910 共363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