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反应(细菌污染反应)


拼音:shu

症状: 症状 突然发生寒战、高热、头痛、头胀、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甚至休克。严重者出现尿少、尿闭、酸中毒及急性肾功能衰竭。

治疗: 防治 疑有此项异常反应者可取剩余血样作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和细菌培养。治疗以抗休克、抗感染为主,及早静滴大量抗生素。在细菌种类未明确前可先用针对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同时保护心、肺、肾功能。

相关信息:

是少见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为1%-3%,但死亡率高达60%-。

70%。

(一)病因 输入有大量细菌繁殖的血。

垂体瘤


拼音:chui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表现为头痛;视野缺损,视神经乳头水肿或萎缩,70%-80%视力减退;下丘脑功能紊乱,肥胖、尿崩症、多食或厌食、性发育延迟或性早熟等;突眼、眼球运动障碍、三叉神经痛等垂体及其周围组织受压表现可有脑脊液鼻漏;有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症候群如巨人症、肢端肥大症、闭经溢乳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NeLson综合症等。

治疗: [治疗] 一、药物治疗 溴隐亭初始剂量每次1.25毫克,每日1次,睡前服,根据病情渐增加至每次2.5毫克,每日3次。赛庚啶每次8毫克,每日3-4次。生长抑素八肽Z或善得定开始剂量为每50微克,皮下注射,8-12小时1次,用4个月。 二、放射治疗 适用于瘤体小、对放射线敏感的患者。放射源有深部X线、钴60、钇90等,近年来应用γ-刀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三、手术治疗 开颅手术危险性较大,易于发生术后并发症,现已不多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是先进的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显效快、并发症较少等优点,为目前国内治疗垂体瘤的首选方法。

相关信息: 二、辅助检查 头颅X线摄片、CT及磁共振(MRl)检查可助诊断,必要时应作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泌乳激素(PRL)和生长激素(GH)测定。

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0%,以良性腺瘤占大多数,少数为增生或腺癌。

目前将垂体瘤分为有分泌功能和无分泌功能两种类型。

尿崩症


拼音:liao

症状: [诊断] 一、分类 尿崩症可分为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又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尿崩症。又可分为完全性尿崩症和部分性尿崩症。还可分为暂时性、永久性和二相性尿崩症。 二、症状 表现为多尿,每昼夜尿量大于3-4升,严重者达10-30升,夜尿增多,烦渴,饮水量和尿量相等。有脱水症状及高钠血症,头痛、视野缺损及视力减退。 三、辅助检查 尿比重、尿渗透压降低禁水加压素试验、高张盐水试验、简易高张盐水试验有助于诊断,血浆ADH降低,X线、CT、MRI检查可发现颅脑病变。

治疗: [治疗] 一、病因治疗 手术切除肿瘤。治疗肾脏病。 二、加压素替代治疗 去氨加压素(DDAVP)每次5-20毫克,滴鼻,每12小时1次,或每次0.05-0.2毫升,肌注,每日1次。加压素水剂每次5~10U,皮下注射,每日3-4次。鞣酸加压素油剂每次0.1-0.3毫升,渐增力口至0.5-0.77毫升,肌注,每周1次。赖氨酸加压素每4-6小时1次,鼻腔吸人。 三、其他药物 适宜于轻症患者。双氢克尿噻每次25-50毫克,每日3次,服药期适量补钾,忌饮咖啡、可可饮料。氯磺丙脲每次0.8克,每日1次。也可用卡马西平等。

相关信息: [预后] 轻度脑损伤或感染引起者可完全恢复,原发性尿崩症常属永久性。

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ADH反应缺陷所导致的疾病。

[病因] 原发性中枢性尿崩症是下丘脑视上核、室旁核退行性病变导致;

继发性中枢性尿崩症系脑肿瘤、感染。

手术、创伤及浸润性疾病等引起,少数患者为家族遗传。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


拼音:kang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原发疾病或用药史。 二、症状 表现特点为低钠血症,但无低血压、脱水等低血容量症状,限制饮水可使低血钠减轻。水潴留一般不大于3-4升,且部分转移至细胞内,故无浮肿、腹水,少数严重者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如延髓麻痹、惊厥、昏迷、甚至死亡。 三、辅助检查 尿钠、尿渗透压增高,血浆ADH值升高,必要时行酒精或苯妥英钠验。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限制摄水量,每日800-1000毫升。 二、药物治疗 去甲金霉素每次200-400毫克,每日3次,肝病者宜减量。严重低血钠及水潴留者可用5%氯化钠溶液100毫升于1小时内静滴,同时应用速尿排水。 [预后] 预后取决于基础疾病,因药物、肺部感染、脑脊髓可逆性疾病所致者常为一过性,预后良好;由恶性肿瘤如肺癌、胰腺癌等所致者预后较差。

相关信息: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症是在无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情况下,ADH分泌增多,导致体内水潴留、低血钠及尿钠增多。

[病因] 常见的原因有恶性肿瘤,以肺燕麦细胞癌为多见,其次为十二指肠癌、淋巴瘤、胰腺癌等组织产生ADH样的物质;

肺部疾患如重症肺炎、肺结核、肺真菌病等;

脑脊髓疾病如脑外伤、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脑肿瘤等;

药物如巴比妥、鸦片、氯磺丙脲、长春新碱、抗抑郁症药物等;

其他如甲状......更多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拼音:jia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代谢率增高如烦热、多汗、消瘦、乏力、易饥食亢、大便次数增多。神经过敏如烦躁、多虑、易于激动。多言多动等,常有心动过速。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两叶上、下极有震颤伴血管杂音。突眼有浸润性(恶性)和非浸润性(良性)突眼两型。良性突眼只有眼征而无自觉症状,突眼度小于18毫米;恶性突眼有眼球胀痛、畏光流泪,重者角膜穿孔失明,眼球突出度大于19毫米。局限性粘液性水肿,胫前或手足背面、踝部对称出现皮肤增厚,大小不等的棕红色、红褐色或暗紫红色。突起不平的斑块状结节,后期可呈橡皮腿。 二、辅助检查 甲状腺摄碘131率测定,T3抑制试验,血总T3、总T4、游离T3、游离T4测清定,TRH兴奋试验有助于诊断。 三、甲亢危象 系本病的严重表现,主要诱因为精神刺激、感染、甲状腺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甲亢未愈突然停药及碘131治疗后等。原有甲亢的症状恶化,伴高热,体温大于39度、心率大于每分钟160次,大汗,腹痛、腹泻,甚至谵妄、昏迷,T3明显增高。可发生急性甲亢性肌病,可见延髓麻痹,以第九对颅神经麻痹为主,伴说话和吞咽困难,可出现小脑功能障碍,神志不清、躁动、昏迷,故又称甲亢性脑病。慢性甲亢性肌病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以肩部、骨盆肌无力最为显著、手大小鱼际肌萎缩。

治疗: 治疗 一、抗甲状腺药物 适用于20岁以下、病情轻、病程短,甲状腺轻、中度肿大,孕妇、年迈体弱或合并心、肝、肾等病不宜手术者,术后复发而不宜用碘131治疗者,碘131治疗后的辅助治疗。丙基或甲基硫氧嘧啶每次100-150毫克,每日3次;或他巴唑、甲亢平每次10毫克,每曰3次。症状缓解,T3、T4恢复正常时减量,渐减至最小维持量,前二者50-100毫克,后二者为5-10毫克,维持1年半~2年。 二、131碘治疗 适用于30岁以上;对抗甲状腺药过敏或长期服用无效或治疗后复发;合并心、肝、肾等疾病不宜手术;某些结节性高功能性甲亢。禁忌症有:孕妇、哺乳期妇女;年龄20岁以下;有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或活动性肺结核;白细胞小于3.0X109/升,或中性粒细胞小于1.5X109/升;重度浸润性突眼;甲状腺危象者。治疗后2-4周症状减轻,甲状腺缩小,3-4个月后约60%完全缓解。主要并发症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其次为甲状腺炎,偶可诱发危象。 三、手术治疗 适用于中度以上的原发甲亢和任何继发性甲亢及高功能腺瘤;腺体肿大明显有呼吸道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复发;妊娠中期或哺乳期甲亢。浸润性突眼,有较重心、肝、肾、肺等合并症,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和妊娠早期及晚期及轻症患者忌行手术。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是治疗甲亢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疗法,治愈率为90%-95%,死亡率小于1%,缺点是有一定的并发症,4%-5%术后复发。主要并发症有术后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喉上神经损伤,手足抽搐及甲亢危象等。 四、甲亢危象的治疗 去除诱因。降温、吸氧,纠正水及电解质功能紊乱。首选丙基硫氧嘧啶600毫克,口服或胃管灌人,也可用等量甲基硫氧嘧啶,或他巴唑、甲亢平60毫克,以后前二者每次200毫克,后二者20毫克,每日3次,症状减轻后改用一般剂量。复方碘溶液首剂30-60滴,以后每6、8小时6-10滴,或碘化钠0.5-1克静滴,维持12-24小时,病情好转后减量。心功能不全者可用心得安,每次40-80毫克,每6-8小时1次,视病情需要可间歇给予几次。可给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静滴。必要时用腹膜透析或血浆置换疗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指甲状腺呈高功能状态,其特征有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高和自主神经系统的失常。

[病因] 本病可分为,甲状腺性甲亢如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或腺瘤、多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碘源性甲亢、甲状腺滤泡性癌肿;

垂体性甲亢;

异源性TSH综合症;

卵巢甲状腺肿;

仅有高代谢症(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实际上并不亢进者,包括甲状腺炎性甲亢、药源性甲状......更多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拼音:jia

症状: [诊断] 一、分型及其症状 根据起病年龄可分为呆小病(克汀病)、幼年型、成年型甲减。 (一)呆小病 始于胎儿或新生儿。 (二)幼年型 始于性发育前儿童,青春期延迟,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毛发增生,智力低下,预后较呆小病佳。 (三)成年型 中年女性多见。早期仅有乏力、畏寒、纳差、便秘、浮肿。粘液性水肿面容,表情淡漠呆板,面色苍黄,面颊虚肿,唇厚舌大等。皮肤粗糙增厚,非凹陷性水肿,指甲脆裂,毛发稀疏脱落,言语不清,嗜睡,记忆力减退,可有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也可出现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脉率慢、心音低钝,可发生心绞痛、心律紊乱,严重者有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动作迟钝,肌肉无力、疼痛、强直,可有阳萎、性欲减退、月经过多或闭经、溢乳、合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I型糖尿病时,称施米特综合症。甲状腺通常萎缩,如甲状腺肿大伴结节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粘液水肿性昏迷是本病最严重的急症,多为老年人,冬季多见,常在应激情况下出现,表现为嗜睡、四肢冷、体温可在35度以下,血压低,呼吸浅,心率慢,反射减退或 消失,重者昏迷,可伴有消化道出血、休克、心肾功能衰竭等。 二、辅助检查 贫血,血糖、糖耐量测定,甲状腺功能如基础代谢率、甲状腺摄碘131率、血清T4、T3、rT3、TSH测定,TSH兴奋试验和TRH兴奋试验,血TMA和TgA测定、X线、CT检查、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干甲状腺片开始每日15-30毫克,每两周增加15-30毫克,可达每日60-180毫克,终生用药。左旋T425微克,每日2次,以后每2周增加50微克,可至每日150-300微克,维持量为每日100~150微克。 二、对症治疗 贫血时可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纳差、胃酸缺乏时可用胃蛋白酶合剂。 三、粘液水肿性昏迷的治疗 补充能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但补液量每日不宜超过一千毫升。休克者加入适量升压药。无论有无感染均应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体温过低时要注意保温,以每小时提高0.5度为宜。吸氧并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补充甲状腺激素,立即以%25-50微克静注,每12小时1次;或左旋T4首次剂量200微克,静注,以后25~50微克,每6小时1次,直至神志清醒后改为口服。或鼻饲甲状腺片30~60毫克,每4~6小时1次。氢化可的松每日200-300毫克,静滴,清醒且血压稳定后再减量或停用。 四、病因治疗 及早防治可引起甲减的多种病因,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缺碘。放射治疗及手术等,合计对地方性缺碘者采用碘化盐并加强临床治疗,慎用可引起甲减的药物。

相关信息: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所致的全身性疾病。

[病因] 本病可分为甲状腺性(原发性)、垂体性和下丘脑性(继发性)、受体性(周围性)四类。

急性甲状腺炎


拼音:ji

症状: 急性甲状腺炎又称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有外伤、感染病史。甲状腺局部红肿、剧痛,伴吞咽困难、高热、白细胞增高,可导致喉头水肿,形成脓肿后局部有波动感。

治疗: 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经保守治疗无效,脓肿已形成时应行甲状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如为甲状腺腺瘤继发感染,则在炎症控制后行甲状腺叶部分切除术。

相关信息:

肾上腺疾病(皮质醇增多症)


拼音:shen

症状: [诊断] 一、症状 典型外貌有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紫纹、体毛增多,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肌肉萎缩、皮肤菲薄、紫斑、骨质疏松、高血糖、高脂蛋白血症、血钠增高,血钾减低及高血压。 二、辅助检查 尿17-羟、17-酮、游离皮 质醇增高,血浆皮质醇测定,地 塞米松抑制试验、ACTH兴奋试 验,蝶鞍拍片、腹膜后充气造影、 超声断层扫描、CT扫描、19-碘 胆固醇肾上腺同位素扫描及闪 烁γ照相摄影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手术和放射治疗 皮质腺瘤或癌均应尽早切 除。皮质增生的治疗,无明显垂 体肿瘤可采用'肾上腺次全切除 术,即一侧全切,一侧切除90%,术后加用垂体照射(60钴或深部X线),双侧肾上腺切除并加肾上腺自体缝匠肌移植。垂体有微腺瘤者可采用经蝶显微手术切除。 二、药物治疗 轻症尚不需手术,或重症不宜手术及癌瘤转移不能手术者可用药物治疗。双氯苯三氯乙烷开始用量每日2-6克,疗效欠佳者1个月后增至每日8-10克,分次口服,直至症状缓解。甲吡酮每日1-2克,分次口服,可根据病情增加至4-6克。氨基导B民官旨每日0.75-1克,分3-4次口眼。赛庚啶每次4毫克,每日3次。溴隐亭每日7.5-10毫克,分3次口服。酮康唑开始每日800-1000毫克,待肾上腺皮质功能正常后改为每日600-800毫克,分次口服。

相关信息: [预后] 取决于病因,腺瘤早期切除后预后良好,癌症则差,增生者疗效不一。有效治疗后可好转,病程较长者则有不可逆性损害。

皮质醇增多症又称库欣综合症,是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皮质激素所致。

[病因] 包括如下,下丘脑合成释放过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使垂体前叶合成释放ACTH过多,或垂体ACTH瘤,均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增生,又称库欣病,占库欣综合症的70%;

肾上腺腺瘤或腺癌;

异位ACTH综合症;

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疾病(醛固酮缺乏症)


拼音:shen

症状: [诊断] 一、分型 分为高肾素型(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低肾素型(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和假性醛固酮缺乏症。高血氯性酸中毒,可有高血压、高血糖发生。有两种类型,以高血钾为主者,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心动过缓、心律失常、心脏传导阻滞,甚至心源性晕厥、意识模糊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以缺钠为主者有体重减轻、头晕、直立低血压、软弱无力,严重者有恶心、呕吐、循环衰竭。 二、辅助检查 血钠降低,血钾、血氯增高,C02结合力偏低,血尿素氮升高,心电图显示高血钾图形。

治疗: [治疗] 首先应治疗原发病,去除病因,限制钾盐摄人。有体液潴留者应用速尿,每次20-40毫克,每日3-4次。应用潴钠激素30-氟氢可的松,每次0.1-0.2毫克,每日1次;或去氧皮质酮每次1-7毫克,肌注,每日1次。脱水、缺钠者需补充钠盐,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假性醛固酮缺乏症者应补充大量食盐。

相关信息:

根据病因,本症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原发性醛固酮缺乏症 见于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埃狄森病)、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障碍如3p-脱氢酶、21-羟化酶缺乏,单一性的肾皮质激素缺乏见于醛固酮合成酶缺乏、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球状带功能衰竭、重症病者及使用肝素或肾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者。

二、继发性醛固酮缺乏症 多见于肾脏疾病和肾外疾病如慢......更多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拼音:shen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多见于20岁以上女性,有家族倾向。有结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史,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同时存在。 二、症状 皮肤粘膜色素沉着,在暴露部位,受摩擦、受压部,指(趾)甲根部,瘢痕部,乳晕、外生殖器、牙龈、口腔粘膜、舌等处更明显,如在弥漫性色素增深中有白癜风更为典型。有乏力、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脏缩小,低血压、低血糖等。可有低热、虚汗、性功能减退,阴、腋毛脱落。抵抗力极低,常因各种应激使病情加重。如感染时可有高热、休克、昏迷,称肾上腺危象。 三、辅助检查 血浆皮质醇、尿17-羟、17-酮、尿游离皮质醇减少,血钠、氯化物、糖降低,血钾、钙、ACTH升高,ACTH兴奋试验、排泄水负荷能力减低。

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高盐饮食,每日10-15 克。 二、激素替代治疗 终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替代治疗。常用皮质醇(氢化可的松)每日10-30毫克;或皮质素(可的松)每日12.5-37.5毫克;或强的松每日2.5-7.5毫克。上午8时服2/3,下午服1/3,如用量较小可早晨1次服用。如同时有糖尿病、溃疡病、肺结核(活动期)等用量宜减少1/4。甘草流浸膏每次5-10毫升,每日2-3次,给予1:4稀释后服用,可替代去氧皮质酮调节水盐及电解质代谢。 三、肾上腺危象处理 病因治疗如抗结核治疗。积极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氢化可的松100毫克,静滴,以后每6-8小时滴人100毫克,第1日总量400毫克,第2-3日可减至300毫克,病情好转后渐减量,过渡到口服替代剂量。第1日补液量2500-3000千毫升,其中氯化钠不少于10-12克。

相关信息: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又称埃狄森病。

[病因] 该病是由于双侧肾上腺皮质萎缩、结核、全身性真菌感染、癌瘤转移或浸润、或双侧大部或全部切除所致。

自身免疫为主要原因之一,多见伴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称多腺性自身免疫综合症。

3637383940 共50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