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an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有坠人淡水、海水、粪坑、污水池和化学贮槽史及现场。 二、症状 常表现昏迷,皮肤粘膜苍白和紫绀,口鼻充满泡沫、污泥或杂草。腹部常隆起。呼吸停止、心跳微弱或完全停止。在复苏过程中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肺部感染等。
治疗: [治疗] 一、通畅呼吸道 出水后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倒出胃和呼吸道的水,将患者腹部置于抢救者屈膝的大腿上,头向下,随即按压背部迫使水倒出。倒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时间。 二、心肺复苏 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心肺复苏,尽快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此时吹气量要大,吹气后按压胸部加大呼出量,尽量增加呼吸道气量。若无效则尽早气管插管行辅助人工呼吸,间断正压呼吸或呼气末正压呼吸,改善供氧和气体交换。 三、处理并发症 密切观察患者,及时处理危及患者生命的主要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脑水肿、急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相关信息:
淹溺是指水或水中污泥、杂草而窒息。
等充满呼吸道和肺泡引起换气障碍。
[病因] 人淹没于水中,反射性喉、气管、支气管痉挛,或水中污泥、杂草堵塞呼吸道而发生窒息。
不慎跌人粪坑、污水池和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和粘膜损害及全身中毒。
拼音:dian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触电史与现场情况。 二、症状 轻度触电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呆滞和四肢软弱,全身乏力等,可有肌肉疼痛,短暂抽搐。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由低电流引起室颤时表现皮肤苍白,听不到心音,触不到脉搏,呼吸逐渐停止,进入"假死状态"。高压电流引起昏迷、呼吸停止,心搏仍存在,血压下降,若不立即行人工呼吸可于10分钟左右死亡。若电压高、电流强、心脏与呼吸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即死亡。可引起骨折。局部组织有电烧伤,常有两个以上的创面。触及部位表面表现轻微,或白色或黄色烧焦皮肤斑点,中心低陷,无肿痛,无炎症反应;而组织烧伤可深入肌肉、神经或血管,甚至深至骨骼,受伤当时不明显,在一周或数周后逐渐出现坏死感染、出血等。
治疗: [治疗] 一、轻型患者 卧床休息数天后即能恢复。必要时对症或给予支持治疗。 二、昏迷、心跳停止者 应立即抢救,分秒必争,要诊断治疗同时进行。 (一)现场急救 立即切断电源,用木棒或皮带等非导电物将患者脱离电器或电线,然后进行针对性抢救。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20次左右。心脏骤停者行心外心脏按压,每分钟70-80次。单人抢救时二者比例为15:2,即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双人抢救二者比例为4:1,要不停顿地坚持抢救。可同时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穴。可拉明0.25克,肌注,山梗菜碱3毫克,肌注;或苯甲酸钠咖啡因0.5克,肌注,以兴奋呼吸中枢。 (二)心室颤动的治疗 参见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有关章节。 (三)继续心肺复苏 转入医院后立即吸氧、气管插管辅助人工呼吸或开胸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与心脏按压有时需持续6-8小时以上,直至患者呼吸心跳恢复为止。 (四)脑复苏治疗 呼吸、心跳恢复,血压恢复正常仍有昏迷者行脑复苏治疗。 (五)筋膜松解术和截肢 以减轻灼伤部位周围压力,改善肢体远端血液循环。 (六)对症治疗 有头痛等中枢神经症状者可用20%甘露醇250毫升与50%葡萄糖100毫升静滴,每6-8小时交替或酌情应用。血压下降者输液,必要时酌用血管活性药。积极纠正水、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注意支持治疗,及时治疗外伤、骨折等并发症。
相关信息:
电击是指触电、电击伤或电损伤,系电流通过人体后所引起的损伤和功能障碍。
[病因] 通常包括触电、雷雨闪电的电击。
拼音:chang
症状:红斑、皮肤瘙痒,常有小疱、内有清亮液体;最终破裂。发热患者常有肿胀,严重疼痛部位有液体潴留。在足底或手掌有少许皮疹。
治疗: 治 疗 常规治疗 可用炉甘石洗剂或用如抗组织胺药,苯唑卡因,氢化可的松来治疗皮疹。可的松药膏能减轻瘙痒,尤其是在接触毒物20小时内,口服皮质类固醇或抗组织胺药也能减轻症状。但这两个药物都有副作用。如果用抗组织胺洗液,则不能同时口服该药,否则常使病情更严重。如因发热而出现并发症,则要就医。如果病情严重,医生可采用注射泼尼松龙,或其他类型皮质类固醇治疗。 辅助治疗 和常规治疗措施一样,各种可选择治疗也有助于减轻瘙痒和肿胀,除特异性治疗外,据说注射维生素C能减轻症状。 家庭治疗 ◆接触后15分钟内用肥皂和水冲洗接触的皮肤。 ◆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常用药减轻瘙痒。 ◆无菌纱布包扎水泡预防感染。 ◆用水和燕麦片、中烤苏打制成一种糊状物涂在皮疹上,也可用中烤苏打和榛子制成糊状物。 ◆用尽可能热的水洗皮疹,瘙痒将很快加重然后减轻,在几小时内无瘙痒。 预防 最好的预防办法是认识这些有毒的植物,不与他们接触。如怀疑和有毒的植物接触过,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衣物、皮肤、鞋子和工具等,把有毒的树脂冲洗掉。如果将去有毒植物的乡村可带一种保护性溶液。吃有毒常春藤的叶可以增加免疫力纯属无稽之谈。永远不能吃这些野生植物,许多植物可以引起人体严重的反应。
相关信息: 家庭治疗 ◆接触后15分钟内用肥皂和水冲洗接触的皮肤。 ◆用炉甘石洗剂或其他常用药减轻瘙痒。 ◆无菌纱布包扎水泡预防感染。 ◆用水和燕麦片、中烤苏打制成一种糊状物涂在皮疹上,也可用中烤苏打和榛子制成糊状物。 ◆用尽可能热的水洗皮疹,瘙痒将很快加重然后减轻,在几小时内无瘙痒。
毒性常春藤、橡树、漆树可引起死亡,尤其是以接触性皮炎为表现的过敏形式。
皮疹多在2天内、最多在5天后开始消退,约1周到10天左右消失。
对接触毒物而发病者,靠免疫是不行的,因为可能在某时某地有气疫,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是由受损而发病。
病 因 有毒的常春藤、橡树、漆树的叶、茎根中有树脂、漆酚,皮肤只要接触少量漆酚,就会引起过敏反应。
漆酚可被指甲、动物毛......更多
拼音:pi
症状:肌肉或关节痛伴头痛、疲劳、不适和发热。数月之前,可能曾在皮肤出现一圆形或卵圆形红色皮疹,直径达8厘米或以上,中心发白,是壁虱叮咬所致但可能没有被注意到。
治疗:◆蜱媒螺旋体 关节炎。该病的晚期阶段。 ◆蜱媒螺旋体 关节炎。该病的晚期阶段。 ◆蜱媒螺旋体关节炎以背痛和关节痛为其特征,在鹿壁虱叮咬后可能存在数月甚或数年。鹿壁虱叮咬是该病的病因。
相关信息:
拼音:xing
症状:鲜红或猩红色皮疹,常由颈、胸部开始。高热。咽痛。舌面被覆红斑。咽部扁桃体肿大。呕吐。
治疗: 诊断与检查 儿科医生将检查小儿的喉部,涂片以检查链球菌的存在。 治 疗 如果不以抗生素治疗,猩红热会有很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认为孩子患了该病,立即打电话给儿科医生,除了服用抗生素外,患儿应充分卧床休息,喝大量果汁,以减轻症状。冷水浴可以退热,醋氨酚可缓解疼痛。注意:不要用阿司匹林,因为他与一种有时是致命的原因不明的脑病--脑病脂肪肝综合征有关。 常规治疗 儿科医生会开出一些抗生素,如青霉素。如果患儿对青霉素过敏,则要换诸如红霉素等其他抗生素。即使症状会很快消失,抗生素也要至少连用10天。如果需要的话,其他家庭成员也要接受检查和治疗。在人类发现抗生素之前,猩红热病人的家属也要受到隔离,当然现在已不必要。 辅助治疗 猩红热患儿必须使用抗生素,以消除感染。其他治疗是辅助性的,用以促进恢复。 针灸治疗 可请教合格的针刺专家。针刺法可提高抗感染的免疫功能。 芳香疗法 芳香疗法专家推荐。桉树油蒸汽吸入可辅助抗生素,消除猩红热患儿的感染。滴几滴桉树油在手帕上,用鼻子吸入。 中药治疗 中医大夫会给开一个饮片处方以消除毒素,并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草药疗法 樟脑草被认为含有可退热的物质,草药专家推荐,每天饮3次滴有两三滴樟脑草提取物的水,每次一杯。 紫锥花有助于抗菌、消除皮疹和清肺。当患儿退热后,可以每日喝三次紫锥花茶。做法是:一杯水中加入二茶匙紫锥花根粉,加热15分钟。
相关信息: 营养及饮食 合理营养搭配,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对抗感染。一定要让患儿喝大量果汁以清除毒素,并预防脱水。橘汁或橙汁是很有益处的。 预防 ◆与猩红热患者隔离。 ◆平衡膳食,充足睡眠和锻炼。
猩红热是一种已经被抗生素控制的小儿疾病,曾经是一种常见而且危险的疾病,今天却已罕见并很容易治疗。
该病最常发生于2-10岁的儿童,在2-5天的潜伏期后,其典型症状由高达40℃的高热开始,其后12-48小时,出现典型的猩红色皮疹,首先在颈、胸部,然后遍及全身。
皮疹看上去像砂纸,在四肢凹部上方及腹股沟处相对较多,舌也变得肿起来,呈现鲜红色,3天后,皮疹和发热消失,但舌仍持续肿胀数天。
......更多
拼音:ji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较多见,气候突然变化时更甚。 二、类型和症状 主要表现为鼻炎、咽喉炎或扁桃体炎。可分为以下类型。 (一)普通感冒 也称为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俗称"伤风"。发病较急,早期有咽部干燥、瘙痒或烧灼感,接着可有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鼻涕起初呈清水样,2~3天后渐变稠厚。可伴咽痛、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及声音嘶哑,咳嗽次数较少,偶然出现听力减退等。一般没有发热,或只有低热、全身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约5~7天后痊愈。 (二)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患急性病毒性咽炎时有咽部发痒和灼热感,咽部疼痛较轻,咳嗽少见,可出现发热与全身乏力,颌下淋巴结肿大且伴有触痛。急性病毒性喉炎可表现为声音嘶哑、说话困难,咳嗽时喉部疼痛,多伴有发热或咳嗽,可听到喘息声,颌下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患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的病人可出现咳嗽、无痰或痰呈白色粘液性,伴发热和全身乏力,也常有声音嘶哑及胸前正中处疼痛等。 (三)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常见,多于夏季发作。常有咽部疼痛和发热。病程约一周。 (四)咽结膜热 多见于夏日,以儿童常见,多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及流泪等。一般经4-6日可痊愈。 (五)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发病较急,咽部显著疼痛、畏寒、发热高温可高达39度以上,伴颌下淋巴结肿大及触痛。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助诊断,细菌培养、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 四、并发症 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少数可继发风湿病、肾小球肾炎及心肌炎等。
治疗: [治疗] 一、对症治疗 忌烟,多喝水,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伴发热、年老体弱或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咽痛时可选用消炎喉片或草珊瑚含片含服,或进行局部雾化吸人治疗。发热或头痛时可服用解热镇痛类药物,如复方阿斯匹林或去痛片1-2片,每日3次。高热可给安痛定2毫升,肌注。可用2%麻黄素滴鼻液治疗鼻塞和流涕。干咳者可用必嗽平,每次16克,每日3次,或棕色合剂口服。可选用康泰克、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丽珠感乐,还有适于小儿的感冒冲剂。锌布颗粒等。 二、抗病毒或抗细菌治疗 聚肌胞每次2毫升,肌注,每日1次。吗淋肌每次0.1-0.2克,每日3次。阿糖腺苷、利福平也可选用。若存在细菌感染时可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红霉素类或氧氟沙星等。一般单纯病毒感染可不用抗生素。 三、物理治疗 红外线照射颈、胸及背部。用亚红斑量紫外线照射口腔粘膜、咽部和胸部,或穴位、足底部照射。 四、中医治疗 应用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冲剂等中成药或根据临床症状辩证施治是治疗本病有益的选择。风寒感冒可用桂枝汤,或桑菊感冒片每次2-3片,每日3次。风热感冒可用银翘散,或银翘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3次。
相关信息: [预防] 防止本病的最佳、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自身抵抗力。有规律地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常做冷水浴,以增加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避免受凉、淋雨和过度劳累等诱因。流行季节尽量少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以防感染。
鼻腔、咽和喉部的急性炎症统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病因] 约70-80%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常见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及风疹病毒等。
少数的病原为细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也可导致本病。
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可诱发此病,患有慢性扁桃体炎、鼻窦炎等慢......更多
拼音:ji
症状: [诊断] 一、发病 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易于发病。 二、症状 起病较急,多数病人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和咳痰。初期为干咳或少量粘液性痰,以后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并转变成粘液脓性,偶见痰中带血。可伴有气促、胸骨后发紧的感觉。可有肺内散在的干、湿罗音。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可出现发热,体温在38度左右,常于3-5天内恢复正常。咳嗽和咳痰可持续2~3周。若迁延不愈,可逐渐转变成慢性支气管炎。 三、辅助检查 x线摄片、白细胞计数、痰涂片或培养、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可助诊断。
治疗: [治疗] 一、一般疗法 适当休息、保暖和供给水分。 二、控制感染 发热、脓痰、血白细胞增高者可选用红霉素,每次o.3克,每日4次。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螺旋霉素每次0.2克,每日3次。病情较重者可选用青霉素,每次80万U,肌注,每日2次。 三、对症疗法 干咳而无痰时,可选咳必清,每次25毫克,每日3次。剧咳者可临时用磷酸可待因,每次15到30毫克。痰稠不易咳出时可用复方氯化铵,每次0.3-0.6克,每日3次。必嗽平每次16毫克,每日3次。也可用热蒸汽吸人法协助祛疾。喘息者加用氨茶碱、舒喘灵等。也可应用止咳或平喘的中药制剂。
相关信息: [预防] 开展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人群的抵抗力。防止空气污染,改善劳动条件和卫生环境。预防感冒,避免吸入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
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称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病因] 一、感染 在机体气管-支气管防御功能下降时,本病可由病毒或细菌直接感染气管一支气管引起,也可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细菌蔓延播散而来。
多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奴卡菌等。
二、物理和化学因素 吸人粉尘、刺激性气体、过冷空气或二......更多
拼音:man
症状: [诊断] 一、病史 具有引起肺气肿原发疾病的病史和相应表现,尤其以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 二、症状 胸闷、气急是肺气肿的突出症状。轻症患者疾步或上楼梯时出现气短,病情稍重者平地常速走路即感气急,严重者日常活动如洗脸、穿衣、吃饭、排便也感到呼吸困难。若发生呼吸道感染时,则常出现肺、心功能衰竭的表现。典型的体征有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叩诊呈过清音、呼吸音减低等。 三、辅助检查 血常规X线、肺功能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 一、防治感染 由于原发病存在和气道防御功能下降,故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此时可适当应用抗菌药和对症治疗。 二、改善呼吸功能 缩唇呼吸,即用口呼气,口唇收拢呈吹口哨样缓慢呼出。腹式呼吸,即吸气鼓腹、呼气收腹。一般每次10-15分钟,每日数次。 三、医疗体育 如晨间散步、定量步行、登梯练习、气功、呼吸操和打太极拳等。 四、家庭氧疗 对缺氧明显者,每日12-15小时吸氧,可减轻症状,改善体质,预防或延缓肺心病的发生。
相关信息: [预后]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尽管有些病人开始第一秒用力肺活量(PEV,)值非常低,仍可存活12-15年。然而,一般FEV,在1.2升以上者,生存年限为10年;FEV,在1升时,生存年限为5年;FEV:低于700毫升者生存期为2年。 [预防] 方法同慢性支气管炎。四、分型 将肺气肿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气肿型又称红喘型,肺气肿体征及喘息明显,而低氧和发钳常不显著,病程长而发生肺心病较晚。 支气管炎型又称紫肿型,肺气肿征象和喘息常较轻,而慢支表现咳嗽、咳痰及缺氧、发绀较显著,易早期发生肺心病和肺、心功能衰竭。 混合型为上述两型合并存在者。 五、并发症 易并发自发性气胸、急性肺部感染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而使病情加剧。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简称肺气肿,由多种肺脏疾病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支气管狭窄、气管壁结构破坏及肺容积增大的疾病。
[病因]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各种因素如感染、吸烟、大气污染、职业性粉尘和有害气体的长期吸人、过敏等,均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拼音:zhi
症状: 症状 哮喘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部憋闷,常为哮鸣性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发或经治疗后缓解。哮喘发作时,表现为胸廓饱满、叩过清音和肺内广泛哮鸣音等。 (一)外源性哮喘 常在童年、青少年时发病,多有家族过敏史。前驱期,发作前多有鼻咽发痒、流涕、流泪、喷嚏和干咳等前驱症状。发作期,以喘鸣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伴胸闷和平卧困难。缓解期,喘息好转,咳出多量粘液痰后哮喘缓解。 (二)内源性哮喘 在成年发病,为非致敏原引起,以呼吸道感染诱发最常见。先有咳嗽、咳痰,而后逐渐出现哮喘症状。 (三)混合性哮喘 外源性哮喘过程中可兼有感染因素参与,常使喘息旷日持久而长期发作,称为混合性哮喘。 (四)其他类型哮喘 职业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神经精神性哮喘、药物性哮喘和胃、食道反流性哮喘等均有相应病史。 (五)哮喘持续状态 严重哮喘发作、常规治疗不能缓解,持续24小时以上者,称哮喘持续状态。多表现张口耸肩呼吸、发绀多汗、被迫端坐,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三、辅助检查 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嗜酸粒细胞检查、致敏原皮肤试验有助于确诊。 四、并发症 发作时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和感染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和肺原性心脏病。
治疗: [治疗] 一、控制发作 (一)选用平喘药物 1.肾上腺素能p:受体激动 剂 雾化吸人沙丁胺醇(舒喘 灵)或瑞康速气雾剂,均每次2 揿,每日3-4次;或口服剂沙丁 胺醇,每次2-4毫克,每日3 次;或博利康尼1.25-2.5毫 克,每日3次;或美喘清(盐酸普 鲁卡地鲁)每次25微克,每日3 次。严重哮喘可用沙丁胺醇注射 液,每次0.5毫克,静滴,每日 1-2次。 2.茶碱类 氨茶碱每次0.1克,每日3 次,茶碱控释片有助于控制夜间 发作。重症哮喘可用氨茶碱注射 液,首剂4~6毫克/千克,稀释 后缓慢静注,继而以0.8-1毫 克/千克静滴。也可用二羟丙茶 碱(喘定)。 3.糖皮质激素(激素) 严重哮喘常用氢化可的松 (每日200毫克)或地塞米松(每 日5-10毫克)静滴,待病情初 步缓解后或慢性哮喘者可口服 强的松30-40毫克,哮喘控制 后渐减量。目前提倡吸人气雾剂 如丙酸倍氯米松和丁地去炎松, 每次2片,每日3-4次。 4.抗胆碱能药物 如溴化异丙托品、溴化氧托 品气雾剂。东茛菪碱、654-2静 滴也有较好疗效。 5.钙阻滞剂 常用硝苯吡啶每次10毫 克,每日3次,或异搏定静滴。 6.其他药物 硫酸镁或酚妥拉明静滴,小 剂量肝素及色甘酸二钠吸人均 有一定疗效。速尿雾化吸入可获 显效。抗组胺药酮替芬、息斯敏、 特非那丁等有辅助平喘作用。 (二)去除诱因和病因 呼吸道感染为哮喘的最常见诱因,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应针对性选用抗病原体制剂给予消除。积极寻找致敏原和非致敏原,并脱离或避免接触。 (三)对症治疗 祛痰、止咳、排痰、补充液体、纠正酸中毒和酌情吸氧。 二、严重哮喘包括哮喘持续状态的治疗 积极供氧。联合应用平喘药,吸人和口服制剂常难奏效,多需激素及几类药物联合静脉给予。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重症哮喘易有脱水酸中毒,应酌情补液及适当应用碱性药。选用有效广谱抗菌药,迅速控制感染。致命性哮喘可窒息猝死,应用人工呼吸机可望挽救患者生命。应用指征是病情进行性恶化、意识障碍,出现Ⅱ型呼吸衰竭及呼吸微弱者。警惕合并症如气胸、纵隔气肿、肺不张等,应及时发现并迅速处理。 三、缓解期治疗 主要是巩固疗效及预防发作。脱敏疗法,经皮试查得过敏原并制成浸出液进行皮内注射,每周四次递增剂量,15-20次为一疗程。注射哮喘(气管炎)菌苗。色甘酸二钠喷雾剂可预防哮喘发作。加强锻炼,避免接触巳知的致喘原。
相关信息: [预后] 合理治疗可减轻发作或减少发作次数,部分病人可以治愈。据统计约有25-78%的儿童经过治疗或到成年期可完全缓解。如诱发因素未能消除,哮喘反复发作而加重,可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不全则预后较差。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发作性、可逆性、支气管广泛阻塞性疾病。
世界各地患病率约为1%-5%,国内哮喘发病率接近1%,半数以上在12岁前发病,约20%有家族史。
[病因] 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某些抗原而引起的过敏反应。
[诊断] 一、分型 根据由致敏原及非致敏原作可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还有混合性哮喘、职业性哮喘、运动性哮喘、神经精神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胃、食道反流性哮喘及哮喘持续状态等。